重庆育才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四)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 以下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C、外力对物体做功代数和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 2.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A球速度是6m/s,B球速度是4m/s,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
    A、vA=5.5m/svB=4.5m/s B、vA=4.5m/svB=5.5m/s C、vA=3.8m/svB=6.2m/s D、vA=2m/svB=12m/s
  • 3. 一弹簧振子沿水平方向振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s时振幅为零 B、t=1st=3s时,振子所受的回复力相同 C、3s5s内,振子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任意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20cm
  • 4. 2022年11月9日发生了天王星冲日现象,即天王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在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最佳时间。已知此时地球到天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分别为r1r2 ,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则天王星公转周期约为(  )
    A、r13r23T B、r1r2T C、r1+r23r23T D、r13r1+r23T
  • 5. 汽车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P0启动做直线运动,如图反应了汽车的加速度关于速度倒数的变化规律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中标出的量均为已知量。设汽车在启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车的质量大小为dP0c B、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1c C、阻力大小为P0c D、汽车从启动到速度达到最大所需的时间为1cd
  • 6. 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A、0.15Pa B、0.54Pa C、1.5Pa D、5.4Pa
  • 7. 如图所示,小木块m=1kg与长木板M=2kg之间光滑,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劲度系数k=100N/m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M的左端,右端与m连接,开始时m和M都静止,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同时对m、M施加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 , 且F1=F2=10N,两物体开始运动后,对m、M、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整个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

    A、从开始运动,到弹簧被拉到最长的过程中,F1对物体做正功,F2对物体做负功 B、从开始运动,到弹簧被拉到最长的过程中,F2对物体做功1J C、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4J D、从开始运动,到弹簧被拉到最长的过程中,M运动的最大速度为66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0分)

  • 8.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向上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 9. 如图所示,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逆时针运动,卫星1、卫星2分别沿圆轨道、椭圆轨道运动,圆的半径与椭圆的半长轴相等,两轨道相交于A、B两点。某时刻两卫星与地球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卫星在图示位置的速度v2<v1 B、两卫星可能有相撞风险 C、两卫星在A处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D、卫星1在A处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2在A处的向心加速度
  • 10.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细杆上穿着一个小球B,小球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物块A相连,用手将物块A竖直向上托起至定滑轮左侧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现突然松手,物块A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小球最高能到达M点.已知定滑轮到细杆的距离为d,Q点和定滑轮的高度相同,OMOPsinθ=0.6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定滑轮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为0 B、小球的质量为m5 C、绳中的最小张力为3mg7 D、该系统的最大总动能为7265mg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 11题6分,12题9分,共15分)

  • 11. 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 直径为d

    (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

    (2)为方便操作并记录小球此次下落和反弹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t2 , 应(填“A”或“B”);

    A.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

    B.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

    (3)用测量结果计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的机械能损失,其表达式为ΔE=(用字母mdt1t2表示);

    (4)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实验误差。

  • 12.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先调整斜槽轨道,使其末端的切线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③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和C;

    ④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y3

    (1)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白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A.木板向右移动的距离L

    B.小球a和小球b的质量mamb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Δh

    D.小球a和小球b的半径r

    (2)两小球的质量关系:mamb(填“>”“<”或“=”)。

    (3)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b所示,图中圆弧为圆心在斜槽末端的14圆弧。使小球a仍从斜槽上原固定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开始的实验,得到两球落在圆弧上的平均位置为M'、P'、N'。测得斜槽末端与M'、P'、N'三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α3 , 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8分)

  • 13.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足够长木板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0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t=0时,质量为2kg的小铁块(可以当成质点)A以v2=2.0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木板,若铁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0.2 , 求:

    (1)开始时两者的加速度;

    (2)两者的最终速度;

    (3)木板最少需要多长,铁块才不能掉下来。

    (本题要求用高一上学期知识解答)

  • 14. 下图是某公园设计的一种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的简化图,除倾斜轨道AB段粗糙外,娱乐设施的其余轨道均光滑。根据设计要求,在竖直圆形轨道最高点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挑战者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一质量m=60kg的挑战者由静止沿倾斜轨道滑下,然后无机械能损失地经水平轨道进入竖直圆形轨道,测得挑战者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时刚好对轨道无压力,离开圆形轨道后继续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到D点,之后挑战越过壕沟。已知挑战者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 图中α=37° , R=0.32m,h=1.25m,s=1.50m,sin37°=0.6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通过计算判断挑战者能否越过壕沟;

    (2)求挑战者在倾斜轨道上滑行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5. 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光滑14圆弧形槽A,B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两槽相对放置,处于静止状态,圆弧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两槽的高度均为R,A槽的质量为2m,B槽的质量为M。另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A槽P点的正上方Q处由静止释放,恰可无碰撞切入槽A,PQ=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槽A和小球的速度大小;

    (2)若要使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距离地面h=109R , M和m应满足怎样的质量关系;

    (3)若小球从B上滑下后还能追上A,求M,m所满足的质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