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所示,平面内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M点位于两点电荷的连线上,N点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M点、N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用、表示。关于M、N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方向相同 B、 , 方向不同 C、 , 方向相同 D、 , 方向不同2.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距离地面1.6m时,速度为8m/s,返回舱的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此过程可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该减速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3. 体育课上,某同学将铅球斜向上推出,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A、在最高点时,速率为零 B、速率最小时,加速度为零 C、向上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 D、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4. 骑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一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分别是大齿轮、小齿轮以及后轮边缘上的点,已知其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之比为。匀速骑行该自行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B、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C、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D、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时至今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东方红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如图所示,轨道上A点为近地点,B、C两点关于椭圆中心O对称。卫星在B、C两点时的速率分别为、 , 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6. 如图甲所示是用刀具切硬物的情景,将刀刃放在硬物上,右手握住刀柄控制右侧刀面始终保持竖直,左手用力按压刀背使刀刃缓慢竖直切入硬物,刀刃切入硬物的横截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刀具左侧对硬物的压力小于右侧对硬物的压力 B、刀具左侧对硬物的压力大于右侧对硬物的压力 C、刀具对硬物的作用力小于硬物对刀具的作用力 D、刀具对硬物的作用力大于硬物对刀具的作用力7. 如图所示,xOy坐标平面内原点O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A,电荷量为q,若将电荷量为4q的负点电荷B放入xOy平面内的某一位置,P(a,a)点的场强恰好为零。则点电荷B的位置坐标为( )A、(0,2a) B、(3a,3a) C、(-a,-a) D、(-2a,-2a)8.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固定放置,O为圆心,M为最高点,N为最低点,P为圆环上与圆心O等高的点,一小球套在圆环上可自由滑动。静止在最高点M的小球受到一微小扰动沿圆环下滑依次通过P点和N点,经过P点和N点时,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
9. 图甲是“独竹漂”表演的一幕,此项目已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某次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从岸边沿一直线划向河中心,该过程中表演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表演者( )A、时间内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时间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时间内静止在处 D、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0. 某架飞机在进行一定距离的航空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从南到北的航线飞行。在无风时飞机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恒为100m/s,飞行过程中航路上有持续东风(风向从东向西),要确保完成航空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的飞行朝向为北偏东方向 B、飞机的飞行朝向为北偏西方向 C、风速越大,飞机完成航空测量的时间越短 D、风速越大,飞机完成航空测量的时间越长11. 一质量为m的汽车沿倾角为的足够长的斜坡做直线运动。下坡时若关掉油门,汽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启动上坡,经过时间t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值。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恒定,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斜坡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 B、汽车上坡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C、汽车整个加速上坡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为 D、汽车整个加速上坡过程中增加的机械能为1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质量的足够长的木板,质量的物块放置在木板上面并通过水平轻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初始时刻,系统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现用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视为相等,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取。物块滑离木板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的加速度先减小后不变 B、物块与木板刚发生相对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块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刚发生相对滑动时运动的距离为0.03m D、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06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13. 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已知小车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1)、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用砂和砂桶的重力替代细线的拉力,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为了减小此误差,在对M、m进行选取时,以下几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
A. , 、60g、80g、100g、120g、140g
B. , 、25g、30g、35g、40g、45g
C. , 、60g、80g、100g、120g、140g
D. , 、25g、30g、35g、40g、45g
(2)、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2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4. 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力学实验装置——阿特伍德机。实验小组将其改装成如图乙所示装置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滑轮和细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细线不可伸长,重力加速度g取。部分实验步骤如下:(1)用细线跨过定滑轮将质量均为M的重物a、b连接,a和b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的上表面与O点等高。
(2)零时刻,将质量为m的砝码无初速度地放于b上表面,a、b和砝码组成的系统开始运动,用手机录像功能记录上述过程,从视频中获取数据。
(3)t时刻,a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通过悬挂的竖直刻度尺测得O、P两点高度差为h,a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时,a的速度大小为。(用字母h、t表示)
(4)测得: , , , , a从上表面与O点等高运动到上表面与P点等高的过程中,a、b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J,动能增加量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 系统机械能守恒。(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实验小组仅改变P点的位置,多次重复实验,得到多组h和t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图像,若图像为过原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也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用字母M、m、g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
15.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0g的小球从阶梯顶部(第1级平台)以垂直于平台边缘的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恰好落在第6级平台边缘。已知相邻两平台的高度差均为16cm、每一级平台的宽度均为40cm,小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求:
(1)小球抛出瞬间速度v0的大小;
(2)小球落到第6级平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
16. 如图所示,质量、长、高的矩形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 , 板上表面光滑,中央位置放置了一个质量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将板从静止拉动,在小球离开板上表面时撤去恒力F。重力加速度。求:(1)小球离开板瞬间,板的速度大小;
(2)小球第一次落到地面瞬间,小球与板左侧面之间的距离。
17. 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倾角 , 斜面底端有与斜面垂直的挡板P,与斜面平行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P上,另一端与物块b连接,物块a与b不粘连。初始时,a、b静止在斜面上,a到斜面顶端的距离。现对a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恒力F,当b运动到最低点时撤去F。已知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 , 弹簧的劲度系数 , 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取。求:(1)未施加恒力F时弹簧的压缩量;
(2)若b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的最大值为20N,恒力F的大小;
(3)要使a不滑离斜面,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