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读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 B、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与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同 C、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 D、浙江省太阳辐射总量冬季多于夏季(2)、浙南地区出现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位于低纬度 B、丘陵云雾多 C、季风影响弱 D、城市密度小2. 读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A、P沿岸降水增多 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 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2)、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洋流、洋流 B、纬度、洋流 C、径流、纬度 D、洋流、径流3. 八美石林是世界罕见的石林奇观,位于雅砻江支流卡玛河上游地区,由断裂破碎的千枚岩及千枚状板岩组成,具有显著的脆弱性。左图为八美石林景观图,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八美石林岩体的成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2)、MN分立沟谷两侧,导致其石林坡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差异 B、岩石组成 C、上覆植被 D、地质构造4.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处洼地内发现了高达 72.4米的望天树(下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我国同纬度多数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雨林主要得益于( )A、冬季气温较高 B、夏季气温较高 C、冬季降水较多 D、夏季降水较多(2)、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土层薄 C、降水少 D、土壤黏重(3)、图中所示“最高树”出现的必备条件是该峰丛洼地( )
①生物多样性高 ②地形相对封闭 ③太阳辐射强 ④相对高差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 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6.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发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村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下图示意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形式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1)、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线路增多 B、老旧民房改造 C、外来人口流入 D、生态乡村建设(2)、80年代至今,沈巷村经营组织形式自发演变主要得益于( )A、治安管理水平提升 B、出租屋租金便宜 C、政府规划调整 D、市场活力增强7. 2023年11月4日,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古堰位于高堤河宽阔地带的河道基岩上,古堰坝并不与河流垂直,而是斜向布置,堰坝底部设有一底孔,宽约1.5米,高约2米,底孔春闭秋开,独具特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底孔的主要功能是( )A、汛期泄洪 B、汛末排沙 C、枯期灌溉 D、鱼洄通道(2)、与垂向布置相比,古堰坝设置成斜向布置的优势是( )A、提高溢洪力,减小洪水冲击 B、减少工程量,降低修建难度 C、增加蓄水量,利于灌溉农田 D、提高美观度,增加观赏效果8. A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体育运动品牌企业,最近几年在我国的网上销售业务迅猛发展。目前A公司在我国范围内仅在上海市郊有一处电商仓库,计划在北京、广州、武汉3个城市建新仓库。如图示意近年A公司电商平台销售前16省份占比累计。完成下面小题。(1)、A公司新建仓库选址主要考虑的是( )①人工成本②地租水平③销售量④交通通达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若再增加一个电商仓库,当前优先选址于( )A、济南 B、郑州 C、合肥 D、西安9. 一架从上海(31°N,121°E)飞往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飞机,于日落时正好飞越日界线(18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是16点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此时,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之比为( )A、3:1 B、2:1 C、5:1 D、5:310. 2023年国庆期间某日上午,家住成都的小明同学通过手机导航软件查询出行交通信息如下图所示(我国驾驶汽车遵循靠右行驶规则)。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在手机上查到图示交通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0月1日 B、10月3日 C、10月5日 D、10月7日(2)、小明乘坐汽车时发现太阳光照从右前方照射过来。此时,车辆行驶的位置最有可能为( )A、甲 B、乙 C、丙 D、丁(3)、推测造成该时城市主要道路东、西部拥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道路东密西疏 B、地形条件差异 C、天气东雨西晴 D、出行意愿不同11. 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省抚远市(48°N,134°E)。下图示意2024年1月1日6时51分“第一缕阳光”洒向抚远市东极广场的瞬间。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抚远市新年“第一缕阳光”,镜头需要朝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2)、与抚远市相比,该日海南最早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地区( )A、白昼时间较短 B、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日出位置偏北 D、日出时间较早12. 林奈(Linnaeus, Carolus)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在其居住的城市(约59.9°N,17.6°E)培植了一座“花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下图分别示意“花钟”和“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夏季正午开花),“林奈花钟”上正在开花的是( )A、龙葵花 B、鹅肠菜 C、野蔷薇 D、紫茉莉(2)、甜万寿菊是一种短日照花卉,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每天低于10.5小时,适宜温度是18-20℃,如果北京引种该花卉,自然状态下,下列节气中最可能欣赏到花开的是( )A、立春 B、寒露 C、小满 D、立秋13. 下图为某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示意图,该地志留纪地层中存在某类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志留纪地层出露处难以抵达,下列地点中更适合开采该类志留纪生物化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据图推测,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外力侵蚀 B、固结成岩-褶皱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褶皱作用-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14. 我国南海的众多岛屿中,绝大部分为珊瑚岛。其中有植被、土壤覆盖,适合人类和鸟类等动物生存的岛屿被称为“灰沙岛”,永兴岛是其中之一,它是发育在珊瑚礁坪上,经一系列沉积、固结和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下图示意灰沙岛的发育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灰沙岛的发育条件有( )①丰富的生物碎屑②较宽的礁坪③季风和台风④潮流和海浪⑤地壳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2)、永兴岛( )A、附近海域水温年较差大 B、土壤富含磷和碳酸钙 C、海域水温自北向南递减 D、地形地质结构较复杂二、综合题(共55分)
-
15. 景迈山位于云南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林下种茶的起源地,至今已有1000多年种茶史,造就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茶林文化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景迈山茶属于大叶种,是耐阴、喜温、喜湿的作物,古茶林采用独特的林下种茶技术,构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的立体群落结构,茶叶无需人工施肥除虫,并带有山野的自然香韵。
(1)、说明景迈山林下种茶的优势。(2)、“围着火塘,共品烤茶”是普洱少数民族传统的饮茶习俗。饮用烤茶具有解热、除湿、除疫、醒脑提神等作用。说出普洱少数民族饮用烤茶习俗形成的原因。
(3)、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了文旅融合、茶旅融合,为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简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16.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该岛全年高温多雨,河流短促,植被覆盖率高。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2)、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甲河谷的形成过程。(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4)、为什么A河没有形成三角洲?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到:“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在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