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图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看出原始农耕文明分布的特征是( )

    A、有多源性 B、集中分布 C、均匀分布 D、有随机性
  • 2. 某同学在完成春秋战国历史学习后,对该时期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整理正确的是( )
    A、列国纷争——设郡县制 B、变法图强——商鞅变法 C、社会转型——建奴隶制 D、思想碰撞——焚书坑儒
  • 3.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说到:读者可能因秦始皇和他的随从的野蛮行径而感到困恼,……又为他不断地努力企图实现他超过匹夫匹妇所敢于想象的计谋,甚至冒着无限的危险,不折不挠地执行而感动。材料中“超过匹夫匹妇所敢于想象的计谋”是指( )
    A、实行暴政统治 B、实施焚书坑儒 C、建立郡县制度 D、完成中国统一
  • 4. 汉武帝曾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罪己诏——《轮台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正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说明汉武帝认识到( )
    A、要重视发展农业 B、要重视军备建设 C、应加强严刑苛法 D、应提高赋税增收
  • 5.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是黄帝、大禹等圣王的后裔。以上情况反映了该时期( )
    A、民族矛盾得到化解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华夏传统逐渐弱化 D、少数民族完全汉化
  • 6. 某校组织编写题为“繁荣开放、恢弘大气的唐朝 (人物篇)”的校本课程,其中有一章介绍了玄奘、鉴真、晁衡、空海等人物的故事,请为这一章选取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
    A、铁血丹心御外侮 B、战火硝烟忆英烈 C、开放互鉴树传奇 D、励精图治赏明君
  • 7. 某历史学者在研究了《辽史》后分析到:辽朝历史上虽然颁布过羊马入宋的禁令,但不是有辽一朝都是这样,也不是所有的榷场都限制羊马进入宋境。一般而言,宋辽关系紧张,或辽朝马匹短缺时才颁布此禁令。由此可知( )
    A、辽宋两国长期处于敌对关系 B、辽国一直限制马匹进入宋境 C、辽宋长期保持密切经济往来 D、辽宋政治关系影响经济交往
  • 8. 下图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一座根据原始实物复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它就是由宋代科学家苏颂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这座受到国际上高度评价、蜚声中外的“水运仪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宋代科技有较高的世界地位 B、宋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巨大 C、宋代科技注重总结传统经验 D、宋代科技注重自然科学研究
  • 9.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到清代《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明清时期内阁地位的变化说明了( )
    A、内阁掌控国家 B、皇权逐渐衰弱 C、内阁地位提高 D、君主集权加强
  • 10.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说:“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在目前条件下,扩大对华贸易,就是扩大鸦片贸易;而增加鸦片贸易是和发展合法贸易不相容的。”为解决该矛盾,英国( )
    A、缩减对华的鸦片贸易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扩大中英的合法贸易 D、摧毁中国的自然经济
  • 11. 1894年,张之洞为了大力扩充湖北织布局的资本,允许给任何新的投资者以每年“官利”15%,此举取得了部分成效。由此可见,湖北织布局( )
    A、属于民办性质的企业 B、带有官商合办的属性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完全实行股份制经营
  • 12.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经历。由此可知,孙中山( )

    A、从拥护清廷到反对清廷 B、从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 C、从依赖外国到反对外国 D、从改良救国到革命救国
  • 13. 到清末民初,随着社会文化的新旧碰撞,汉语词汇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衍生出了不少新的词语。由下图数据可知( )

    A、西源外来词影响最大 B、新词只受外来的影响 C、新词汇来源丰富多样 D、新词汇改变汉语形式
  • 14. 林语堂说:“西装之所以成为一时风气而为摩登女士所乐从者,唯一的理由是,一般人士震于西洋文物之名而好为效颦。”下列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民国提倡洋为中用 B、西装符合国人审美 C、民国崇尚西洋文化 D、民国新旧服饰并举
  • 15. 有学者认为:“革命不能输入,亦不能输出,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能佐证这个观点的事件是( )
    A、实施百日维新 B、成立中华民国 C、国民革命运动 D、工农武装割据
  • 16. 某新闻报道:1938年至1942年,来自芷江、会同、长沙等14个县的5万多名民工,在缺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拓展出一个拥有1600米长、50米宽跑道的军用机场。材料旨在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胜的保证 C、中国共产党发动民众积极抗日 D、修建军用机场对抗日军的侵略
  • 17. 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而唱响全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之后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对这个“新”字的理解准确的是( )
    A、新的国家名称 B、新的执政党派 C、新的国家性质 D、新的发展阶段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为以下哪一制度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 )
    A、土地改革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计划经济体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 下图反映了1978-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这说明,我国( )

    A、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B、市场经济体制初见成效 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 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 20. 2024年3月,台北自行车展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总部在浙江的骑行装备跨境电商“洛克兄弟”,连续多年参加台北自行车展;来自苏州的八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车展觅得商机。这反映了( )
    A、海峡两岸打破隔绝状态 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海峡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D、海峡两岸加强政治合作
  • 21. 随着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吸收和借鉴了旧法成果 B、强调平等和公正的原则 C、追求刑罚与罪行的相称 D、旨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
  • 22. 西欧城市多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遭受压迫的农奴经常采取逃亡的方式反抗领主。特别是逃亡农奴中的手艺人,他们逃进城里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摆脱领主的追捕,成为一个自由人。这表明( )
    A、城市兴起于教会的土地上 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兴起 C、阶级冲突推动了城市兴起 D、西欧城市来源于幸存的罗马城市
  • 23. 13-14世纪的欧洲,在外包生产制度下,付给工人的计件工资并不怎么高,受生活所迫的工人常常克扣材料而暗地出售,商人虽然了解这一点,但由于缺少材料消耗的客观标准而无法证实工人克扣材料。材料旨在说明( )
    A、租地农场实行外包制 B、分散手工工场的弊端 C、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 D、商人剥削雇佣劳动者
  • 24.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还通过了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人权宣言》,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誉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文化孕育新制 B、制宪议会废除旧制 C、政治运动改变观念 D、启蒙运动批判特权
  • 25. 19世纪初,俄国有不少文学家反对沙皇的反动统治。如平民诗人柯里佐夫写了反映农奴疾苦的纯朴诗篇。果戈里用讽刺的武器和卓越的艺术描写,揭发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上述文学家的作品,可以用来研究( )
    A、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B、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条件 D、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成因
  • 26.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处于产业结构的金字塔顶层的石油工业受益的同时,其所产生的剩余财富也流入处于底层的其他小型产业和工人手中,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该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
    A、引发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B、提高了石油的经济效益 C、创造财富惠及社会底层 D、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27. 《大国崛起:俄罗斯》:“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 )
    A、集体农庄损害农民利益 B、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 C、发生了粮食的收购问题 D、苏联工业化高速推进
  • 28. 下图是对《农业调整法》与《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的概括。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 )

    缩减种植面积 限制生产规模

    严控农业产出 规定价格水平

    销毁过剩产品 调节市场分配

    补助受损农民 维护劳工权益

    A、通过立法等手段干预经济 B、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贸易立国”的口号下,“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获得巨大的成功,国力明显增强。据此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A、实行民主化改革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美国的大力扶持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30.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
    A、人口爆炸问题 B、生态环境恶化 C、资源短缺问题 D、全球气候变暖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 第31小题12分, 第32、33小题各 14分, 共40分。

  • 31. 画作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题

    相关画作

    说明

    A

    唐代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客使图》(局部)

    壁画描绘的是鸿胪寺(唐朝的外交机构)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画面左侧三位为唐朝鸿胪寺官员,可以看到唐朝的朝服……后面三位为外国使节,神态各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B

    《出使北疆图》(局部,又名《聘金图》)

    金代.杨邦基,约1150年

    画面中间一组四人,全在马上,着宋朝文臣官服,正是出使金国的使者。马头前方有两个骑士,窄袖、束腰、紧腿。一人背负轴筒,为金国信差,马已进入奔跑状态;另一人立马回头,像是正跟宋使交谈。右侧一组五人,着宽松袍服,戴锥形白毡笠, 皆为金兵服制。

    社会风貌

    《盛世滋生图》(局部,又名《姑苏繁华图》)清.徐扬


    画面描绘了乾隆时期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将“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呈现在后世观者的眼前。

    (1)、根据材料中“相关画作”及“说明”,为上表的A、B处补充合适的主题。
    (2)、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主题的画作,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折射的时代特征。
    (3)、在材料所示的任一主题,选择一幅材料之外你熟悉的画作,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 32. 桥梁是历史见证,反映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

    彰显中国精神

    精神内涵

    汀泗桥、贺胜桥

    铁军精神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坚韧不拔、敢打必胜、攻无不克。

    泸定桥

    长征精神

    救国救民; 不怕苦不怕累; 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严守纪律。

    卢沟桥

    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摘编自《中国铁路桥梁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中国桥梁数量为12万座,如今公路、铁路、城市等桥梁总数已超过110万座,也就是说,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新增桥梁近100万座,平均每年建成桥梁2.5万座,且在世界跨径处于前十的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中,中国桥梁超过1/2。中国桥梁不但数量最多,桥梁设计理论、建造技术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中国桥梁标准、技术开始走向世界,有中国设计、制造、施工、提供咨询的桥梁遍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中国正在迈入世界桥梁强国行列。

    ——摘自向中富《天堑变通途:中国桥梁 70年》

    (1)、请你从材料一中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依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桥梁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 33.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研读目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27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第28章 俄国

    ……

    第35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三章 摆脱专制:英国、美国与法国

    经济起飞的条件,专制王权的束缚作用

    摆脱专制的首次尝试:英国革命和光荣革命

    美洲的特殊性:美国独立与美国宪法

    法国强大的专制制度,推翻专制的革命大风暴

    第四章 摆脱专制:德国、日本和俄国

    德意志滞后;统一与专制的悖论:1848年德国革命

    沙皇专制:“各民族的监狱”;推翻沙皇制度:1917年革命

    日本幕府制;1868年明治维新;建立统一的日本

    ——摘编自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的目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选择其中一个原因,列举相应的史实。 
    (2)、围绕材料二的目录主题,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表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