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摸底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当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天灾”和“人祸”时,城市的脆弱性便难以掩饰。基于公共安全体系框架构建的安全韧性城市,使城市能有效地抵御内外部风险对城市运行的冲击和压力,在遭受重大灾害后仍然维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在灾后迅速恢复和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全韧性城市是指在逆变环境中具备耐受、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其构建的理论基础是公共安全体系(图1),基于公共安全体系理论,结合安全韧性城市的承受、适应、恢复等关键特征,可提炼公共安全事件、城市承灾系统、安全韧性管理三个维度构成“城市安全韧性三角形分析模型”(图2),进而延伸出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的研究框架,其包含风险识别、状态评估、规划响应、策略制定四个方面内容。在风险识别中对影响城市系统的公共安全事件风险进行判断,通过分析实现对风险的识别和预警;随后对城市受灾系统的脆弱性和韧性程度进行状态评估,测度城市面临的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类型、强度、范围和空间分布;再通过规划响应在安全韧性管理中突出强调应急能力评估、业务可持续性和韧性资源的合理分配,编制出面向不确定性事件的规划,最后制定出可以提高城市韧性的策略,实现安全韧性城市在公共安全事件前后“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学习”的响应流程闭环。

    图1 公共安全体系框架图 图2 城市安全韧性三角形分析模型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融合新兴科技手段的“智慧安全韧性城市”理念值得被进一步推广。“智慧安全韧性城市”运用先进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城市的全方位物联网监测、评估与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对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治理能力,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网,保障城市安全发展。

    (摘编自范维澄《以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推进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

    材料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包括极端高温、极端暴雨、极端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呈现持续性、破纪录、复合性和群发性的新特征。极端天气可能引发一系列灾害风险,而城市固有的热岛效应和密集效应,使得城市地区,尤其是大城市、超大城市更容易遭受极端天气的威胁和影响。极端天气的形成,是一个多要素互动关联的复杂因果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韧性城市系统能增强城市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迅速恢复的能力。因此,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因地制宜、因灾制宜,不断提高城市应对极端高温、极端严寒、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治理能力,是摆在全球各大城市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城市政府依靠扎实有效的数据分析、风险排查、调查研究、综合评估,做到对极端天气知己知彼,是提高城市韧性应对极端天气的首要基础。城市政府要着眼于历史、现在、未来,对数百年以来自己城市发生过的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异常或极端天气的历史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灾害发生的频度、强度等数据落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科学分析、总结归纳和系统掌握城市极端天气或异常气候发生演变的时空规律,对城市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类型、可能造成的各项损失,以及应对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估,针对最有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最可能受损的地理单元和社会群体,制定最高效的物资储备方案和应急预案等各类治理方案。

    提高城市建筑、生命线工程系统、灾害防御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防灾安全性能,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硬实力”。大中城市政府一方面要优化布局城市绿地、公园和生态环境系统,全方位打造亲自然的绿色经济体系,加大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从根源上减少污染、脱碳化、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气候融资”建设,加大城市各类道路桥梁隧道、老旧建筑物、老旧小区、地下管网等生命线设施的更新改造,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中使用抗风、抗洪、抗旱、抗震等技术,提高硬件设施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综合利用遥感、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等,加大城市数字动态感知体系的布局和建构,平时就要及时感知、掌握重大设施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在遭受极端天气灾害袭击时保持“铜墙铁壁”。

    科技支撑、动态监测、精准预报、及时预警,是应对各种极端天气灾害的不二法门。有效防范极端高温、极端严寒、特大暴雨等,离不开“高精尖”的灾害信息数据分析和动态模拟以及预警预报。城市政府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城市的应变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如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测,及时预警预报极端天气。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广播电视等渠道将警报信息全面传递给市民,让市民第一时间获得可能发生极端天气灾害的关键信息,为企事业单位和民众个体的防灾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摘编自陶希东《建设韧性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重要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全韧性城市以公共安全体系为理论基础,具备承受、适应、恢复的能力,能有效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天灾”和“人祸”。 B、“智慧安全韧性城市”利用新兴数字技术强化城市韧性,使公共安全网络覆盖整个城市,对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具有更强的治理能力。 C、极端天气可能引发一系列灾害风险,带来热岛效应和密集效应,使城市受到威胁和影响,建设韧性城市是应对极端天气的重要策略。 D、提高城市韧性以应对极端天气,城市政府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风险排查、调查研究、综合评估,制定各类高效的治理方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论述韧性城市建设,材料一指向公共安全事件,材料二则聚焦极端天气,前者涉及范围更广。 B、风险识别、状态评估、规划响应、策略制定四项内容前后承接,应按顺序进行,不可颠倒。 C、建设韧性城市,城市政府要考虑自己城市和所受灾害的独特性,制定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方案。 D、优化布局城市绿地、公园和生态环境系统能解决根源问题,其重要性高于“气候融资”建设。
    (3)、下列选项,不属于建设“韧性城市”做法的一项是( )
    A、上海电信通过“千兆光网+5G专网、超大流量套餐”等品质网络与优质服务入驻校园,赋能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为高校学生们带来各种新奇丰富的体验。 B、伦敦于2021年发布伦敦风险登记册,通过背景分析、灾害识别和定位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应对方法、监测和回顾等步骤对伦敦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 C、北京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与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共同组成的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以及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组成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智慧化防洪指挥调度体系。 D、纽约政府制定新的建筑韧性设计指南,对全市5个行政区的老建筑进行加固系统、抬高房屋、置换空间、易地搬迁等多方式改造,同时提高新建建筑的防洪标准和防风韧性。
    (4)、下列对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物或系统带来灾害性破坏。 B、应急管理有多种人为干预手段,在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减轻灾害的影响和危害。 C、城市承灾系统是在“承灾载体”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体现了安全韧性城市适应、恢复的关键特征。 D、“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学习”是安全韧性城市响应公共安全事件的全过程,贯穿事件始终。
    (5)、数字技术在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城市建设中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结合材料二加以概括。(6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黛共读《西厢记》

    ①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奈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②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 , 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③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④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⑤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⑥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⑦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会真记》,唐代元稹作传奇,名《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后来金元人把这个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称为《西厢记》。也有仍借用唐传奇《会真记》旧名去称杂剧剧本的。②《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汤显祖《牡丹亭》。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宝玉将茗烟买来的书藏起来看,说明他对封建礼教并不完全认同,具有一定的反抗的意识。 B、宝玉将《会真记》藏起来,说“不过是《中庸》《大学》”,他内心慌张,极力掩饰,表明他对林黛玉还不完全信任。 C、林黛玉对落花处置的见解和葬花的行为,可以见出其爱花惜花之心,体现出她敏感细腻的性情和纯净高洁的品格。 D、宝黛二人都对《会真记》爱不释手,也反映了两人思想情趣相投,也为小说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B、本文虽然情节没有太大起伏,但作者笔触细腻,尤其是对林黛玉心理描写细致,颇能吸引读者。 C、小说前面写宝玉在身边时,黛玉多是“笑”,后面写“见宝玉去了”之后,黛玉尽是“愁”,这样安排情节巧妙而有深意。 D、小说多次引用《牡丹亭》戏文,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戏文本身的缱绻缠绵、典雅隽永也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
    (3)、结合文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概括其形象特点并加以分析。
    (4)、小说第②段对落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自新传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哉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枚,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资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答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侍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轻儇:轻薄浮滑。②归子:作者自称。③俦人:伴侣,朋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输A纳B无C所D出E每F岁G终H官I府J催K科L搒M掠N无O完P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的官服(古代按官职品级高低对官服颜色有规定),借指高官显贵。 B、“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吾妻归宁”(《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宁”字含义不同。 C、“未尝视人颜色”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 D、“殊不为意”与“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殊”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自新自幼聪明,他背诵古代经书的内容,过目不忘,同时,他不修边幅也遭到嘲笑;他家庭生活困难,母亲想让他中断学业,他没有接受。 B、张自新对吴中轻浮讲究穿戴的学生视而不见,他谈论古今,意气慷慨;学官向张自新索要礼金,他拿不出钱来,遭受辱骂,郁郁不乐,不久得病而终。 C、本文歌颂了张自新的高尚品格,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件,其中几个细节很感人,如用灯檠投掷睡着的同窗、涕泣长跪求母亲、为兄代过受责等。 D、这篇人物传记,通过作者的描写,一个正气凛然、自信满满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张自新怀才不遇的痛惜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

    ②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

    (5)、“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这一句写张自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张自新的文章的什么特点?
  • 4.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渔 家 傲

    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词人时任参知政事。②九门:都城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④衢鼓:街上的更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以轻快之笔写青年男女暖日游春的喜人场面,下阕以沉重之笔写京城的景象与年华易老之叹。 B、“暖日迟迟花袅袅”句中“迟迟”形容阳光温暖,白昼日长;“袅袅”形容花枝摇曳、香气散发之状。 C、“花不能言惟解笑”这句将花当作人来写,花儿不会说话,任人品评,而绽开的花瓣恰似美人的笑靥。 D、“长安城里人先老”与“花开未老人年少”构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在京都谋生立业艰难,使人未老先衰。
    (2)、“车马九门来扰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都运用了叠词。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者的表达效果。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以尽忠时间长和尽孝时间短进行对比,表达作者希望留下来尽孝的心愿。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和“”一句运用叠词,分别形容宫殿里面音乐和舞蹈的效果。
    (3)、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美人”或“佳人”这个意象,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一代代传下的山水画里,莽莽苍苍翳翳垒垒,是 A_ 的群山和山上不绝的石头。石头①载土,载水,载风,载云 , 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

    陕北的石头是一种粗犷霸气的美。它们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黄土层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②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除了天才画家石鲁,没有人能够描绘出来。那几笔确是 B_,画出了陕北石头的真魂,恢宏磅礴。

    宝塔山山根的石头,就是如此。这石头上的面和块,没有笔墨和宣纸之气,是铁打钢铸,是史前洪水的凝固。在这里,我多次赏读范仲淹题刻的八字隶书:“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是他对这些石头的讴歌。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

    延安的城墙也是用石头砌的。我最先看到的世界 , 是炕头上宠物一样陪着我的小石狮,然后是石床、石桌、石凳……上学时,我常走到清凉山下,遍布山川的是大大小小、高高

    低低的石头。当地人 C_,将一块块的好石头实锤细雕,镶满了延安街道的路面,砌出了延安城的朴拙和诗意。

    (1)、请在材料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世界”与文中加点的“世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 B、陶渊明生活在自己田园世界里,“善万物之得时”。 C、现在这样和平、安宁的世界,我们怎能不珍惜? D、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伟大的母亲。
    (3)、材料中①②处都是并列的短语,而①处用逗号,②处用顿号,请说明原因。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急性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多发生在花粉季节。患有雷暴哮喘的病人会突然出现喘息、气促或咳嗽等症状。

    为什么雷电天气易引发哮喘?雷雨天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空气中花粉浓度快速升高,花粉会因巨大的湿度差而吸水、溶胀、崩裂,释放出大量具有变应原性且直径更小的颗粒或碎片,这些颗粒或碎片会随下降气流或雨滴返回地表,更易进入人的呼吸道, A_。

    ①有花粉症、过敏性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是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②9月初是北方秋天高峰期的花粉季,③空气中飘散的主要是蒿属、藿草属等杂草植物的花粉致敏,④秋季是这些植物的盛花期,⑤它们的花粉量大体轻,易于播散。

    B ____,不必恐慌。雷暴哮喘与其他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式相似,包括口服抗过敏药、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后,C    。在明确患者过敏原后,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法,采取少量递增法进行脱敏治疗,以提高患者对该过敏原的耐受力,使患者的过敏症状减轻甚至不再发病,这也可以有效预防雷暴哮喘的发生。

    (1)、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材料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愿意。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的郊外,花桃、果桃竞相绽放,游人如织。果桃羡慕地对花桃说:“同是桃花,你花朵硕繁,娇艳无比,而我的花朵却浅浅淡淡,无人问津,真是惭愧啊!”花桃枝叶低沉:“可是你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我只会消散在风中……”看花人停下脚步,认真说道:“无论如何,你们都对得起这个春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以此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