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下图所反映的时代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
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公有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政治发展史,没有哪个政治力量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这说明(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章进行了九次修改,党章修改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愿。中国共产党及时对党章进行修改( )①体现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表明党不断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束缚
③彰显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的使命担当
④确立党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地位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4.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党员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收集鲜活且接地气的意见建议;会议召开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职,审议二十大报告及相关章程;大会闭幕后,代表们返回基层,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带头宣传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表明党代表们( )①不辱使命,牢记服务人民宗旨
②不负重托,积极行使国家权力
③不怠于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不忘初心,坚持科学民主执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具有重要意义。此举( )①是党坚持依法执政、巩固执政基础的前提
②助力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掌握历史主动
③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④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主要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 针对2024年“3.15”晚会曝光的伪劣防火玻璃、伪劣非标灭火器、梅菜扣肉、听花酒、婚介网站虚假宣传等6个方面问题,浙江市场监管部门日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举一反三,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这表明( )A、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B、我国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 C、国家履行对内职能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 D、专政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始终坚持的理念7.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推进这一改革旨在( )①优化部门职能配置,践行党的宗旨
②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树立政府权威
③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
④整合优化各机构资源,强化管理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2024年3月2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浙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聚焦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以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为在浙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提供重要参考和实践依据。省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基于人大代表具有( )A、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有关议案的义务 B、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的职权 C、帮助人民政府推进其工作的职权 D、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义务9. 2023年,浙江省政协聚焦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召集企业界委员座谈,召开专题会议,访百家民企,纳千家真言,综合提出了11条对策建议,精准破题、高效解题。这表明浙江省政协( )①健全社会联络机制,参与决定国家事务
②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③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④聚焦社会热点,积极组织经济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S 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 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举措的作用在于(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创新基层组织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2012-2022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极大增强,仅铁路一项,民族八省区增加了1.58万公里。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以上材料说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基本前提和基础
②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③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最重要特点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这表明( )A、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我国的国家机关能有效贯彻落实 C、健全涉外法治体系能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D、健全涉外法治体系是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保证13.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该片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唤醒了“沉睡条款”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彰显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这对我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启示是( )①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使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②应尊重社会公众良知,体现司法温度,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
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要积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更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为了解法治中国建设实际情况,某中学小记者社团深入基层,收集了以下资料,假如该小记者社团要综合这些资料写一个报道,下列最适合作为报道标题的是( )S市公安局联合宣传部、网信办和妇联深入某中学向学生解读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通过真实案例以案普法,加深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
Z镇司法所、人民法庭、平安办等部门将巡回审判与法制宣传结合,进入村寨,以开庭审理真实案例的形式,提升群众维权意识。
A、多方聚力联动,推进严格执法 B、找准普法重点,弘扬法治精神 C、以例释法弘法,伸张公平正义 D、下沉法律服务,营造法治氛围15.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称为“管法的法”。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订完善《立法法》有利于( )①实现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②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③坚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④严格执法捍卫法律尊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治政府、国家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法治社会建设 B、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C、法治政府建设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和依托 D、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17. 狭义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基于该定义,以下属于文化活动的有( )①参观丰子恺故居
②在直播间购买鲜花
③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
④观看影片《麻辣滚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 2023年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村超”“杭州亚运会”“神州十七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词语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 )①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②是这一年的集体记忆,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勾勒当年大事小情
④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上世纪30年代,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 曲的《黄河大合唱》初登舞台,就星火燎原般地在中华大地传唱,鼓舞着中华儿女的抗战士气。时至今日,《黄河大合唱》依旧是许多重要大型演出的压轴曲目,依旧让人心潮澎湃、充满力量。由此可见,《黄河大合唱》( )①能够起到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重要作用
②能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全面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认同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绍兴诸暨以西施为文脉推出《遇见西施》浣纱江夜游项目,该项目结合戏剧、电影手法,将真人演出与视觉艺术、水景特效、装置艺术融为一体。游客坐在游船上,就可以欣赏水上舞台实景演出,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文化与艺术共生,助力夜经济蓬勃发展。这告诉我们( )①当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②文化在现代生产力格局中的作用越加明显
③文化与经济交融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④只有为旅游注入文化因素才能实现其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奖牌——“湖山”,首次将方形玉琮和圆形奖章融为一体,奖牌设计意象汇聚了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打破了亚运会标志放在奖牌中心的常规版式。“湖山”的设计( )A、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优秀典范 B、展现了面向世界,吸收外来的创意 C、体现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 D、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22.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它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 给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中国考古博物馆( )①依托文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②借助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能够提升人们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④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 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以下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①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②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③天高任鸟飞千里,道路崎岖意志强
④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龙视为祥瑞象征、精神图腾。2024年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音同“沓(dá)”,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龙年春节的这一生僻字瞬间火爆全网,一跃成为2024春节祝福语中的“扛把子”。生僻字“龘”爆火表明( )①文化一经产生都具有生生不息的传承性
②人们的猎奇心理是其出圈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自信和追求
④龙文化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 以“舞动梦想,和美丝路”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艺术家会聚天山脚下,以舞为媒、以舞会友,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的中国气派。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举办体现了( )①应该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认同世界文化有利于文化繁荣
④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①求同存异、改革创新、惠民利民等中华时代精神
②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道德
③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
④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民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两国将携手合作,举办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推广等多领域的中法文化旅游年活动。该活动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扩大中法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②增强对中法两国彼此文化的尊重和趋同
③有助于不同文明间对话,推动相知相亲
④有利于推动中法两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②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承和发展的最终理论成果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标志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 我国是世界上法治文明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最早发轫于西周,持续演进,代有兴革。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世代相传的中华法典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法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这启示我们应( )①赓续中华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②秉承开放包容,加强法治文化交流
③实现全面传承,推进中华法治文化源远流长
④坚持守正创新,创造中华法治文化新的辉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 源于古代百戏中一种技艺性表演的金庭高跷,被列入浙江嵊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动高跷进入课堂,在学校进行技艺展示、教学训练等。高跷进课堂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金庭高跷的保护和传承
②有利于坚定对革命文化的高度自信
③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
④助力该市发展文化产业,夯实自信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
法治政府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H 市政府坚持科技引领,评选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对获奖的企业项目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整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坚持问题导向,参与研究编制本市《产业规划与政策》《人才政策》《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不断助力企业“减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再建新功。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H 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的相关做法。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S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的行动方案;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三农”干部“进村入户走基层”活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行党员户挂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回村报到服务等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谈谈S市是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最高法报告提出,严厉惩治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最高检报告提出,积极参与打击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深挖严打组织者、领导者及幕后“金主”,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1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14.7万人、网络赌博犯罪1.9万人。两高报告彰显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担当,回应社会关切,体现法治建设与时俱进。
材料二 自《反诈法》实施以来,各地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反诈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用行动切实保障“天下无诈”。专家表示,反诈法立足源头治理,我们应织密反诈网,推动构建“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犯罪专项行动的依据。(2)、某校为响应“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打算在校内开展一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题宣传活动,请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语言精炼,通俗易懂)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个时代课题。国潮,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起来的一种消费潮流,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潮流的有机融合。近年来,国潮旋风席卷年轻人市场:融入故宫、敦煌、三星堆等元素的诸多产品备受追捧,“冰墩墩”“雪容融”圈粉无数,老字号纷纷跨界联名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活水”,也赋予了国潮产品更好看的皮囊和更有趣的灵魂。但在国潮热风中,不少国潮品牌存在着不注重深耕品质、品牌等核心价值,盲目跟风模仿等问题,很多品牌把“国风”设计理解为对传统文化元素简单复刻,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阐发与重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推动国潮旋风经久不息。(2)、文化强,民族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必须承担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任。请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撰写一份演讲提纲。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③正确使用政治学科术语;④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