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天来了,湖水变绿,这是因为( )A、湖水本色 B、岸边的绿树倒映在水里 C、藻类大量繁殖 D、苔藓植物浮在水面
-
2.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鳃 肺和皮肤 B、肺 皮肤和肺 C、鳃 皮肤 D、鳃 气管
-
3.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生物进行下图的分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类群1 B、蘑菇和酵母菌属于类群2 C、大肠杆菌属于类群3 D、类群1、2、3的共同特点是: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
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下列有关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B、个体微小,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结构简单,由单细胞构成 D、会导致果树患病,从而使得果树减产
-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主要是它们没有( )A、成形的细胞核 B、DNA C、叶绿体 D、荚膜
-
6. 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菌在空间站舱外的生存状况。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
7. 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变温动物 C、有脊柱 D、胎生哺乳
-
8. 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级的主要特征有( )
①体温恒定 ②胎生 ③体表被毛 ④哺乳 ⑤牙齿有分化 ⑥用肺呼吸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
9. 小王同学在调查校园内的植物种类时,把记录的植物归为两类:①枇杷树、桂花树、月季等;②银杏、马尾松、铁树等。则该同学的归类依据是( )A、是否产生种子 B、是否生活在陆地上 C、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D、是否有输导组织
-
10. 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
11. 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A、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界 B、种、 属、 科、 门、 纲、 目、 界 C、种、 科、 属、 目、 纲、 门、 界 D、种、 属、 科、 目、 纲、 门、 界
-
12.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1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某些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里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
14. 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B、原始大气中有氧气、水蒸气、氢、 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C、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
15.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间接证据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16.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缝制兽皮衣的分别是( )A、南方古猿和直立人阶段 B、直立人和智人阶段 C、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D、智人和直立人阶段
-
17.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脑容量增加 B、群居生活 C、奔跑飞快 D、后肢粗壮
-
18.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来 B、人体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关节囊对关节起保护作用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
19.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猴王称霸 B、蜂群分工 C、蚂蚁通讯 D、乌贼喷墨
-
20. 黑猩猩能够用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并举起树枝舔食上面的白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黑猩猩与白蚁都具有社会行为 B、黑猩猩使用树枝是后天学习行为 C、黑猩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D、黑猩猩举起树枝舔食白蚁时,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配合完成动作
-
21. 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A、节律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
22.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
23.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七星岩风景区湿地公园 B、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 C、我们的校园 D、美丽的贺江流域
-
24. 如果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鸟又以该树上的昆虫为食。那么树、昆虫和鸟的能量金字塔应是( )(每个图的最下一层表示为树的能量)A、
B、
C、
D、
-
25. 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A、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26. 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DDT,但曾在南极企鹅血液中检测出 DDT成分。说明( )A、DDT 挥发性极强 B、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C、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D、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
27. 自然界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是依靠(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 C、扩散作用和燃烧作用 D、分解作用和吸收作用 -
28.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能调节碳循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
29.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整个地球 B、海平面以上20千米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
30. 保护生物圈应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环保袋购物,少用手帕纸 B、分类处理垃圾,尽量少开车 C、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 D、使用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
3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 青蛙属于 ,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和。(2)、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最短的 条食物链:。(3)、图中7种生物中,数量最少的是。(4)、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定的能力。(5)、在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蛙属于第营养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蝗虫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将会(选填“减少”或“增多”) 。
-
32. 资料分析
资料一: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百秘境”,园内有一千多种植物,如花色金黄的金茶花、孢子囊群沿主脉两侧小脉着生的苏铁蕨、种子裸露的马尾松等。
资料二:2021年1月,广东珠海、深圳、惠州和汕尾海域,相继出现规模不等的赤潮。在出现赤潮的海域中,监测到了红色赤潮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等。
资料三:凤眼蓝(水葫芦)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青饲料,还可当绿肥、生产沼气、作为造纸原料等,在原产地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零散分布于水体。凤眼蓝被作为青饲料引入我国后逃逸为野生,泛滥成灾。凤眼蓝腋芽较多,每个芽都能发育为新的植株;匍匐枝较长,嫩脆易断,断离后亦成为独立的新株;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请回答问题:
(1)、资料提及的金茶花、苏铁蕨、马尾松、夜光藻、凤眼蓝五种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有 , 属于裸子植物的有。(2)、夜光藻等藻类(填“有”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赤潮将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数量。(3)、苏铁蕨属于植物,根、茎、叶内有专门运输物质的组织,靠产生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 , 必须生活在环境中。(4)、凤眼蓝由芽直接发育成新植株,繁殖速度快,因而快速扩散至多个省市,严重影响了当地物种的生长,这属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中的。 -
33.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引起镉污染水、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①实验过程: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 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 组, 雌雄各半, 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
组别
灌胃液体镉浓度
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小时死亡率
A
0 mg/mL
1 mL
10只
0
B
0.015 mg/mL
1 mL
10只
10%
C
0.025 mg/mL
1 mL
10 只
20%
D
0.035 mg/mL
1 mL
10 只
30%
E
0.045 mg/mL
1 mL
10 只
40%
(1)、实验分析:设置A组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2)、实验用的小鼠胎生、哺乳,属于动物。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选填“相同”或“不同”)。ABCDE 组各用 10 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 , 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4)、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 , 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5)、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 -
34. 麻雀是常见的杂食性鸟。夏、秋季节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育雏期则主要以危害禾本科植物的鳞翅目昆虫,如玉米螟、水稻螟等为食。鹰、隼等猛禽是其主要天敌,威胁它们的安全。在地面觅食时,有些鸟类如喜鹊等能利用双足在地面上交替行走,而麻雀却只能利用双足“一起蹦跳”。这是为什么呢? 麻雀后肢细、短,足小且细,单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小,支撑性较差; 此外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关节角度固定(如图1),无法向前伸直,所以很难完成单足行走的动作。但是双足能继续向后弯曲带来的冲力,使麻雀可以轻松地跳跃。麻雀在地面觅食的风险性较高,这样的蹦跳方式也使得麻雀可以较快起飞,逃离被捕食的危险。
为躲避天敌捕食,动物有多种多样的反捕食策略,逃逸是鸟类最常用的反捕食手段。逃逸距离包括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和飞逃距离(如图2) ,其中惊飞距离是指捕食者(包括人类) 接近目标个体并导致其逃避时,捕食者与目标个体之间的距离。
研究人员测量了分布在城区及郊区麻雀的惊飞距离,结果发现二者有较明显差异。这对于鸟类的生存来说是有利的,可以使得它们在城市地区更容易获得食物,同时也减少因频繁逃逸造成的能量消耗。
研究动物的逃逸距离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如生态旅游区的景观规划需要考虑到野生动物的逃逸距离,以确保野生动物安全的活动空间。
(1)、麻雀在我国境内分布广泛,属于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型,前肢变成 , 体表被覆 , 骨骼轻便等。(2)、麻雀育雏期主要以危害禾本科植物的鳞翅目昆虫,如玉米螟、水稻螟等为食。玉米螟、水稻螟有对翅,对足。(3)、麻雀在地面觅食时,双足不能交替行走,只能采用“双足蹦”的活动方式,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4)、自然状态下麻雀遇到干扰会惊飞逃逸,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这是 种行为,但这种行为会受到环境影响。根据文中信息推测,北京城区麻雀的惊飞距离比郊区(填“远”或“近”)。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反捕食策略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