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2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
1. 看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经过雨水的洗礼,这处被青草fù gài的山坡绿得愈发nóng chóu。鲜艳的花儿yī wēi在一起,纤细的腰肢轻摆。坡下小河里的水fèn wàichéng bì , 在阳光映照下,河面上wēi bō lín lín。微风吹来,水波一层层dàng yàng开去,又被点水的蜻蜓zhòu rán搅乱。漫步在yōu jìng的山间小道上,两边如画的景致令人liú lián wàng fǎn。
2. 丁丁梳理了一些常见的同音字,看看你是否都能写对。①bàn
搅
陪
装
脚石
②bō
打
璃
浪
音员
③jiǎo
子
洁
诈
刑
3. 请用积累的知识填一填。(1)、六一班开展诗词主题班会,这是主持人写的主持词,请将其补充完整:诗词是传承古今的歌唱。她是滋养万物的情操,“ , 润物细无声”。她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何当金络脑,”。她是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 明月何时照我还”。她也告诫我们,时间虽如流水般匆匆走过,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悲叹,正如“谁道人生无再少?!。”(2)、当下少年将时间多用于了玩手机,而忽略了学习。我们应该有所警醒: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 被微风吹散了,如 , 被初阳蒸融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提醒我们要 ;关于学习,《学弈》中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告诉我们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明媚 偏僻 通霄达旦 重见天日 B、迁移 徘徊 信手拈来 威风凛凛 C、援助 袭击 千锤万凿 有版有眼 D、恢复 喧闹 万像更新 心平气和5. 下列依次形容伯牙的琴声、王羲之的书法、戴嵩的画作、纪伯伦的《花之歌》的用词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笔走龙蛇 画龙点睛 余音绕梁 B、余音绕梁 画龙点睛 栩栩如生 引人入胜 C、惟妙惟肖 妙笔生花 笔走龙蛇 高山流水 D、余音绕梁 笔走龙蛇 栩栩如生 妙笔生花6.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一些标语、广告词会运用修辞手法。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发三千丈,健康新开始。
②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
③读书放飞梦想,拼搏成就未来。
④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夸张 ④比喻 B、①夸张 ②拟人 ③对偶 ④比喻 C、①夸张 ②拟人 ③反问 ④对偶 D、①拟人 ②排比 ③对偶 ④夸张7.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 B、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C、多积累背诵古诗词,是能否在飞花令比赛活动中获胜的关键。 D、通过制作《成长册》,使我们回忆起了小学六年美好的时光。8. 下列选项中,不是书法家的是哪一位?( )A、柳公权 B、颜真卿 C、吴道子 D、王羲之9. 判断。(1)、我国古代对男女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豆蔻年华,男子四十岁被称为不惑,“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左右的年纪。(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司马光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明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重于泰山。(3)、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二、阅读理解(41分)
-
10. 自从人类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书籍就成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籍是如何演变的呢?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续文明的重要媒介。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发展时期 早期 商周时期 两晋南北朝 宋至清代 形式演变 用甲骨、青铜、石头记录文字 简牍 古代写本书 印本图书 材料二
①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刀把文字刻在削平的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春秋战国时期,简牍盛行。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②近年来,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奇妙的新型图书,“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再通过阅读器放大到原来大小。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们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千克。
材料三
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但是,这种新的阅读方式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电子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视力的下降……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A、“缩微胶卷”是一种奇妙的新型图书。 B、东汉时期的东方朔用3000片竹简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 C、古往今来,人类通过书获取知识、传承经验、延续文明。 D、现代的书籍比古时候的书籍体积更小,文字容量更大。(2)、简牍出现在 ____ 时期。A、商周时期 B、两晋南北朝 C、宋代 D、清代(3)、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新的阅读方式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形成很大冲击。你认为电子阅读可以取代纸质阅读吗?请结合材料和读书经验谈谈你的观点。11. 阅读理解。别字秀才
一秀才嗜书,而别字良多。一日,读《水浒》,适友人造访,见而问之曰:“君读何书?”答曰:“《水许》。”友人怪之,曰:“书亦多矣,《水许》一书未之见也。”又曰:“书中所载,均为何人?”秀才曰:“有一李达,绰号‘及时雨’,手持大斧二柄,有万夫不当之勇。”友人曰:“更有何人?”“有和尚鲁智沉。”友人愕然,既而哑然失笑。
(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字间。①秀才嗜书
②别字良多
③友人愕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友人怪之,曰:“书亦多矣。《水许》一书未之见也。”
(3)、秀才说了很多别字,还犯了常识错误,例如(水许)(水浒)。他还弄错作品中人物名字。“李达”应为 , 他的绰号是 , “及时雨”是的绰号;“鲁智沉”应为。(4)、针对秀才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呢?请简明扼要地告诉秀才。12. 课外阅读。少年书架
①我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②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我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手里捧着书,我的心里有份说不出的满足。学期末,新书变旧书,我便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起来,放到纸箱里。等到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我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看到老师家里立着个宽宽大大的书架,那是老师自己用木板、木条做成的。书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书。我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我深深地迷恋着老师家的书架的样子。于是,我也把书一本本地立在书桌上,两侧还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看上去真像一个小书架!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我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在哪里?”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书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爸爸的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⑤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
⑥那是一个秋日,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片白云。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一进院子,连声喊道:“这下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感到很惊奇,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料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地说。原来,爸爸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去包装厂的废料中挑选能做书架的木料。看到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我的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我仿佛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⑦爸爸准备好钢锯、钉子等工具后,开始用砂纸打磨起那些木料……放了学的我一溜烟儿地跑回家,蹲在爸爸身边,眼巴巴地盯着爸爸在木屑中忙活。
⑧天静静的,阳光暖暖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小小的书架终于做成了!
⑨爸爸给小书架刷上了黄色的漆,那是秋天稻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我抱起书架,轻轻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幸福的感觉,如同一朵莲花在心里一点点绽开。那放满书的架子,就像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⑩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去,小小的书架始终在我身边,不离不弃。家里也早已拥有了大大的书架,那是从大商场选购的。那个小书架早已变得笨拙而苍老,可即便如此,它依然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似一位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⑪如果有一天,让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那个小小的少年书架。
(1)、理清文章脉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少年书架
第一个书架
第二个书架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第三个书架
第四个书架
家里拥有了从商场买来的书架
(2)、通过梳理,我发现:作者详写了第 个书架。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的“天静静的,阳光暖暖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通过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衬托出 , 这样写的目的是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的“爸爸的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这是 描写,“难以名状”在句中的意思是 。从这处语句中你可以读出爸爸 的心理。(5)、文中的爸爸把小书架涂成了 色,这是 的颜色。如果是你,你想把小书架涂成 色,这是 的颜色。(6)、文章第⑪自然段中写道:“如果有一天,让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那个小小的少年书架。”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小学阶段你最想要什么物品陪伴你?为什么?13. [持鲜明观点,展辩驳风采]小林写字不好看,妈妈催促他每天跟着字帖练练字。小林说:“哎呀,都电脑时代了,还练什么字?”你同意小林的说法吗?写明理由。
三、写作(30分)
-
14. 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一幕吧!这一幕或许是温馨的,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欣喜激动的,或许是感人的……请你以“记忆中,那 的一幕”为题,写下生活中难忘的场景。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注意细节描写要生动,语言流畅;⑶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