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三中学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2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初心、光荣、梦想,交织延伸;过去、现在、未来,时空壮阔,从一百年前建党到70多年前建国、到40多年前开启改革开放,再到推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奋进,在险滩激流中开辟出崭新航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下列标语最符合材料的是(   )
    A、道路自信在增强,中国梦想已实现 B、中国制度优势显,世界第一齐点赞 C、中华文化源流长,历久弥新留芬芳 D、不忘初心肩使命,党的领导是保证
  • 2. 小涛同学在班会课上进行演讲并展示了下边四幅漫画,请你推断他演讲的主题是(     )

    A、关心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B、规范权力运行,构建法治中国 C、规则意识要增强,遵法守德讲文明 D、服务和奉献社会,实现生命价值
  • 3. 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能够压实监管责任,坚持社会共治,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是《条例》的最大亮点。该条例的实施(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②能够杜绝未成年人在网上受到非法伤害

    ③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④旨在增强未成年人的民主意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4. 刘某在小区微信群中辱骂乱丢垃圾不讲卫生的住户。李某在群里提醒刘某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刘某情绪失控,随后在群里发表了李某就是不讲卫生的住户,并使用侮辱性 语言贬损李某。完成下面小题。
    (1)、刘某应有的反思包括(     )

    ①合理调控情绪,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做人诚信有礼,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③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权利④应依法维权,遇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双方在协商无果情况下选择了打官司。法院判决刘某在小区微信群向李某赔礼道歉。经过执行法官审定,刘某在小区微信群向李某赔礼道歉。至此,小区微信群里的风波平息。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李某的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③法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了公正司法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担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5.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尽显“科技范儿”,云控平台、AR服务、机器人战队、数字火炬人等等众多创新科技融入亚运、不仅极大提升了办会质量,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亚运会观感。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亚运会结束后关于“如何利用好场馆?”这一问题,杭州给出的答案是采取"向市民开放+青少年业余训练+承办大型赛事活动"的模式。曾经星光闪耀的亚运赛场,正在转化成承载各种功能的场所,各种体育赛事、公益培训、惠民开放等安排层出不穷,真正成为市民们触手可及的便利和财富。这一举措(     )

    ①体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②有助于补齐民生短板,协调城乡发展

    ③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亚运惠民④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本届亚运会积极践行绿色办会理念,提出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目标。从个人角度看,下列有利于实现亚运会碳中和目标的举措是(     )
    A、亚运会65个场馆和相关设施全部使用绿色电能供应 B、通过选择电子门票、绿色出行等方式去观赛,减少碳排放 C、45家企事业单位捐赠碳配额用于碳抵消 D、尽量减少新建场馆的数量,减少场馆运营期的碳排放
  • 6. 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国潮表演将陕派说唱、创意水袖、鼓乐交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大唐不夜城"李白"与观众齐颂《将进酒》豪放洒脱、荡气回肠。真人与动画的融合,将长安城中的浪漫具象化,激发无数人的自豪与共鸣。这些节目之所以令人赞叹和感动,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魅力

    ②该节目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

    ③这种创造性转化让中华文化焕发生机,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④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推动中外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7. 2024年2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刚友好历久弥坚。建交60年来,任凭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两国始终真诚合作、携手发展,成为政治上彼此信赖的好朋友,经济上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以上体现(     )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两国人民能守望相助④两国之间做到毫无分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牝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回答下列小题。
    (1)、以上事实表明(     )

    ①各族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②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各民族注重特色发展④各民族实现了绝对平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体现尊重民族差异的是(     )

    ①内蒙古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②国家成立藏族古籍出版研究机构

    ③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④宁夏回族乐器演奏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对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一则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

    案例

    赵某是一名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出卖科研进展情况,严重危害我国国家安全,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四条: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结合案例及法律链接,概括赵某欠缺的“法”与“德”。
    (2)、从法律常识视角,解释为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法对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维护国家安全途径。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先后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小伟认真观看了两会直播,并做了摘录,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助他解答这些问题。

    摘录

    探究问题

    摘录一: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肩负职责使命,带着殷殷重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赴春天的盛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1)从国家机关关系角度,指出画线部分这样做的理论依据。

    摘录二:两会中多位部长列出我们“幸福清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青海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优秀国风文艺作品频频“出圈”,数字技术助力“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2)结合摘录二,概括我们的“幸福清单”。

    摘录三:“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词,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其中,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3)结合摘录三,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向好发展,我国应坚持哪些战略?

  • 11.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开展了以“宪法是根本法”为议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图说宪法价值】第一组同学制作了宪法宣传展板: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解说词:(示例)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解说词:

    解说词:

    【任务二共话宪法模样】第二组同学针对宪法展开讨论:

    微微:现行宪法经历5次修改,每次都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每次代表们将凝聚人民意志的表决票一张张郑重投下,都见证着党心与民心进一步凝聚。

    轩轩:宪法是母法,为国家的法制体系铸就牢固基石,不断推进法治体系现代化。

    明明:宪法很“轻”,轻到只有4章143条;宪法又很“重”,重于千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是每个人都不能违背的行为准则。

    【任务三弘扬宪法精神】第三组同学针对是否了解宪法做了调研统计:

    调研结果:对1197人的调查显示,只有15.7%的受访者完整读过《宪法》,33.2%的人从未读过宪法,51.1%的人读过但未读完。

    (1)、结合所学知识和示例,请你为材料三的任务一中图片二和图片三配上对应的解说词。
    (2)、结合任务二中第二组同学的讨论,请你依次描述三位同学眼中宪法的模样。
    (3)、结合任务三调研结果及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为弘扬宪法精神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