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管理区三校2024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史料最能印证我国是世界重要原始农业发源地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使用火的遗迹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骨针 D、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琮2. 人们常以“李唐” “赵宋” “朱明”等词汇表示我国历史上的某一王朝,这能反映出( )A、“废分封”的统治要求 B、“明君臣”的礼制规范 C、“行仁政”的统治策略 D、“家天下”的统治模式3. 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A、经济发展 B、民族交融 C、艺术繁荣 D、国力强盛4. 泉州考古发现的一艘南宋远洋货船,长达二十几米,容积巨大。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强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可以一次载重200吨货物。据此可知,南宋( )A、指南针普遍使用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外贸交易量很大 D、交往国家数量很多5. 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上书康熙帝:“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该提议( )A、肯定了郑氏收复台湾的功绩 B、明确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思路 C、揭露了日本侵略台湾的阴谋 D、强调了台湾在海防上的意义6.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1918年《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这些有利于( )A、巩固民主共和 B、传播新思想 C、清除封建制度 D、变革旧习俗7. 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了下面示意图,该图的标题应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D、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8.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 中记录:“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两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过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亡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9.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B、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0. 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导致1958年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1.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歌词中“MACAU”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 历史遗迹和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是( )A、帕特农神庙遗址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文献13. “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世纪和17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世纪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据此可知,可可树被移植到其他大洲开始于( )A、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4. 贝多芬曾为拿破仑创作《第三交响曲》,并题词为“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完成时,他听到一个消息,愤然将题词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他听到的这个“消息”是(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 C、拿破仑称帝 D、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15. “18世纪,英国兴起了农业革命。许多地主圈占土地,开垦荒滩,兴修水利,改良农业和畜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迫使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这段史料可用于研究工业革命的( )A、背景 B、经过 C、意义 D、性质16.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社会信息化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二、非选择题(大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南方河渠交错,水利灌溉自来比较方便。东晋南朝时期水利事业又有发展。寿春的芍陂,会稽的镜湖,都曾修复使用。南方湖泊很多决湖泄水,就可以开辟良田。三吴(长江下游一带)是南方粮食的主要产区,史载南方“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主要就是指三吴地区而言。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摘自杜甫《忆昔二首》
材料三 到宋代,都城开封的布局不再沿袭唐代前期都城的封闭式坊市制度,商人可以随处开设店铺,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街道和场所,夜市营业时间也允许延长到三更甚至四更。此外,北宋铜钱每年铸造额要比唐代多几倍到十几倍,这些事实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罗盘的发明和海船制造技术的提高,使宋代海上交通比前代更为发达,海外贸易更加兴盛。
——摘编自涂耀军、张洪春《浅论宋代商业的兴盛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这一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材料二描绘的是历史上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历史上把他统治的治世局面称为什么?他统治后期出现的使国家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朝都城的坊市制度与唐朝相比有何新变化。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哪一机构加以管理?(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8. 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都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现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摘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名称。
(2)、材料二 本厂购用官机,己亥(1899年)开始只二万锭,甲寅(1904年)增二万锭……自甲寅(1914年)起……每日纱数增至百一十箱。乙卯(1915年)以后,六万六百锭,纱数同时递增,到本届增至百九十箱。——摘编自张謇《大生纺织公司二十年纪念开会词》(1917年)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大生纺织公司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与扩张,加之国内各派军间又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混战,企业集团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张謇急于建立庞大的企业体系,陷入欲速则不达之窘境,民国十四年(1925年)仅一厂债务即高达900万两以上。——摘编自曹琳《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材料四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行业
53年农轻重比例(%)
57年农轻重比例(%)
53—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根据材料四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5)、材料五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7%上升到17%左下。——摘编自戢广南主编《中华民族大团结》
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19.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瞻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以牛顿、达尔文等为代表的科学巨匠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知识,为工业革命和其他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前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西方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因素。
(2)、材料二 1913年英、美、德、法实力对比表英
美
德
法
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1
2
4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5
4
3
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导致了什么严重结果?
(3)、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冷战结束的标志事件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是指什么?
(4)、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