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下面两图为隋朝人口及垦田数增长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交通发达文化昌盛 B、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C、隋朝科举制度创立 D、用人唯贤吏治清明2. 有学者曾经用“3+4+5=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形容隋朝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三个端点,“寓意大运河四段,“5”,寓意大运河沟通了中国五大水系。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四段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淮水 C、隋文帝在位时期开始修建 D、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3.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以上这些话主要说明了穷困子弟“跃登上第”,他们获得功名的主要途径是( )A、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B、得到地方推荐 C、出身门第高低 D、战场立功4.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A、方升 B、楼车 C、筒车 D、铁犁牛耕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表中对武则天的不同的评价反映出( )唐朝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制礼作乐”、“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郭沫若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人物评价受诸多因素影响 B、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 C、上述评价毫无参考的价值 D、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7.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张九龄和韩休都是敢言直谏的宰相,经常“怼”唐玄宗。张九龄罢相也成为开元盛世的拐点之一,此后危机出现,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据此可知(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盛极而衰是唐朝整体发展的大趋势 C、张九龄罢相是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 D、善于纳谏与重用人才关系国家兴衰8. 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9. 下列图片可用于佐证唐朝( )彩绘打马球女们
彩绘狩猎骑马们
《弈棋仕女图》(局部)
A、社会风气开放 B、商品经济发达 C、对外交流频繁 D、生活水平提升10. 唐代两位高僧不忘“西行”和“东渡”的初心,在历史上各自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通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11. 如果我们想了解唐朝时期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翻阅的历史书籍是( )A、《西游记》 B、《史记》 C、《大唐西域记》 D、《金刚经》12. 唐代的皇帝多好书法。李渊已认识欧阳询,很欣赏他的字。后世在科举取士中,常以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朝廷选官时,“书法道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练字成了读书人的必修课,书法名家辈出。这反映了( )A、科举推动文学艺术发展 B、文教发展导致重文轻武 C、科举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书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13. 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14.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本抑末 B、和亲会盟 C、重文轻武 D、闭关锁国15.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似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16. 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家军纪律严明,作战积极勇敢 B、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惨遭杀害 C、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意愿17. 某班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地是( )A、 B、 C、 D、18.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闻见”。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文化的昌盛 D、商业贸易的繁荣19. 下表是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情况。能对表中反映的史实进行准确解释的是(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1045年(北宋)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1196年(南宋)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B、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C、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20. 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21.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活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之一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22. 北宋时期为了节制地方知州的权力没置通判一职,但早期通判并非知州的副贰或属官,经常与知州争权,“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双方不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消弭了地方矛盾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完善了地方制度23.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加之南北学风的不同,异致南方士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为改变这种状况,哲宗时科举采取了南北分卷制度,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方士人在科举中的劣势状况。这一举措( )A、导致了科举僵化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加速了人口增长 D、造成了冗官现象24. 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杨万里
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
陈造
半夜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曹勋
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
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商业经济繁荣 B、农业技术进步 C、诗歌文化昌盛 D、耕地面积扩大25. 白塔桥位于杭州西湖旁边,去往都城临安的人经常在此地购买地图,为此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反映了( )A、宋代重文轻武 B、南宋偏安江南 C、商品经济发展 D、政治制度完备26. 北京作为都城始于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通过兵变夺得皇位后,下令迁都燕京(今北京),名中都,下令拆毁上京宫殿及贵族府第,改上京为会宁府。从此,女真人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居相处。这一举措( )A、加速民族交融 B、促进对外交流 C、推动科技进步 D、实现富国强兵27.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巨大,为了将南方的粮食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和延长了大运河航线。“承相伯颜献海运之言,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其目的是( )A、提高了南方粮食产量 B、促进了经济重心北移 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加剧了农民徭役负担28. 唐末五代时,道教典籍《真元妙道要略》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这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29. 《岛夷志略》中记载:“(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材料中元朝设立机构管理的区域是(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30. 根据目前所学七年级历史知识,下图方框中的朝代应当是( )A、北魏 B、陈朝 C、隋朝 D、宋朝二、综合题(本题共40分、其中第81、82题各14分,第33题12分)
-
31. 国家安定社会稳定是交通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安西都护府和武则天时期北庭都护府的先后建立,不仅使隋朝丝绸之路的主线西移,又形成众多支线、唐太宗时期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从长安出发可到西藏再到印度。海上丝绸之也有新发展。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南北,还河沿岸的扬州面对出海口,连接陆路丝绸之路,沟通南北往来、成为国际交往的门户、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以下是宋元时期的贸易交通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说出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从宋朝到元朝对外交通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32. 时空观念要求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事件,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材料二:唐朝前期的社会现象(部分)
序号
社会现象
①
发明曲辕犁和筒车并推广。
②
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
文成公主入藏。
④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⑤
出现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名家。
⑥
丝织工艺、制瓷工艺等水平很高。
⑦
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⑧
出现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
⑨
西域传入的胡旋舞十分流行。
⑩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2)、从材料二表格中找出反映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至少两项、写出相应的序号和社会现象)。(3)、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至少两个至相关联的社会现象。提炼一个观点。并综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本: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33. 古代中国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成为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世界科技发明(件)
中国
件
占世界科技发明百分比
公元400年
45
28
62%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公元1001—公元1500年
67
38
57%
公元1501—公元1840年
472
19
4%
材料二: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便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第二项发手是在进行战争方面,推动欧洲的政治变革;而第三项是在辨别方位方面,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朝西斯·培根《新工具》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世界地位的变化特点,并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科技成就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阐述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