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8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与我国yuán( )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数量相比,目前的55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体系。让考古遗产焕发____的光彩,如( )月当空,还需要持续发力、善作善成,确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应在保护上下功夫。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1)、给文中括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 ) ②( )

    (2)、请在下列成语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添加到文段画横线处( )
    A、历久弥新 B、厚积薄发 C、海枯石烂 D、目空一切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一项是( )
    A、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它的前提。 B、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是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C、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D、利用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能否保护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前提。
  •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的其中一个标准是“是否具有真情实感”。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作时激发你的真情实感,调动你的语言运用,呈现生动的细节,你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①但真情实感很容易被虚假情感带动,当我们没有信心的时候,就会把虚假的情感当成真实的情感。

    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反思。

    ③真实的情感是跟你的生命、经历、情感发生直接的联系的感受。

    ④当你再写一篇文章时,就要注意到情感的流露、语言的准确运用、细节的生动呈现这三个方面。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注释】①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②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③凌波:喻美秀人步履的飘逸。④香断:指所恋亡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 B、“离亭”一句,写春草掩映离亭,被雨丝笼罩,仿佛是处在一重秋烟里。 C、下阕追忆往事,因不忍忆起往事,故劝自己“莫过西园”。 D、全词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明快,富有艺术魅力。
    (2)、本词善以景语写情语,试以其中一句为例,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咫尺,或倍尺,其长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 , 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潭名。②泓:水深的样子。③倏:迅速,极快。④睨:斜着看。⑤诡:奇异。⑥庥:同“休”。⑦韵:和谐悦耳的声音。

    (1)、解释文中加点词。

     可 卒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3)、结合全文,谈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明送别地点及朋友去向的一联是“ ,  ”。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 6. 按课文内容解释加点字词。

    ①芳草鲜美        ②如外人

    ③便还家        ④太守

    ⑤水清冽        ⑥尝余核舟一

    听茶声      ⑧钩画了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甘寂寞的病毒

    方陵生

    许多不为人知的病毒并非永远甘于默默无闻。正像捕食动物有着它们惯常的捕食目标,病毒也是如此。也正像狮子偶尔会换换口味,捕食一个人而不是一匹斑马,病原体的目标有时也会转移,而环境的变化也会给它们以新的机会。一种病原体从非人类的动物成功地转移到人类身上,感染了人类,由此引起的疾病就叫做“人畜共患病”,也叫“动物寄生物病”,即能传染给人类的动物疾病,例如狂犬病和鹦鹉热。“人畜共患病”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澄清在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可怕字眼构成的大字标题后面的生物学事实。有人预测,“人畜共患病”在21世纪将成为被大量使用的一个词汇。

    病毒最不为人注意的一种策略是,隐藏在宿主身上。带有病毒的生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某种疾病爆发过后突然销声匿迹,也许它真的在某个地区消失了,也许并没有真正消失,它的幽灵还飘荡在附近,隐藏在某种宿主身上,比如某种啮齿动物、鸟类、蝴蝶或者蝙蝠身上。一般情况下,它们可能安安静静地潜伏不动,但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专家认为,病毒引起疾病传染的关键是接触,接触有时是致命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接触,对于寄生在某种物种的病原体来说,是给了它们一种横向发展的机会。病原体也许会安于在原先宿主体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但是,如果有机会转移到另一个物种,这就给了它们一个增加种群数量以及扩大地理分布的机会。当然,这样做同时也存在风险,如果它们转移后,迅速杀死了新的宿主,那么病原体本身面临的也是死亡。进化理论表明,在某种情况下,某些病原体会欣然接受这种风险,这种冒险会给它们换来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大的种族利益。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一种病原体从非人类的动物成功地感染了人类而引起的疾病就叫做“人畜共患病”。 B、有人预测,“人畜共患病”在21世纪将会成为一个经常被人们提起的疾病名称。 C、某种疾病爆发过后突然销声匿迹,可能并没有真正消失,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或者病毒的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就一定会卷土重来。 D、两个物种之间的接触是疾病传染的关键,这种接触有时是致命的。
    (2)、下面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对说明起什么作用?

    “比如晃动了某棵树,就有可能将病毒“恶魔”释放出来。”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建设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之一。外形恰如一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镶嵌于茫茫林海雪原。其中一大亮点是中国首例变角度斜行电梯。电梯整体提升高度107.3米,运行斜长244.206米。单程时长不到两分钟。乘坐这部电梯,跳台滑雪运动员可以快速完成交通转换,从地面到达赛道起点。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3月19日05版)

    【材料二】

    在运动员更衣室外,常常能见到机械臂智能消毒机器人忙碌着。该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研发,可对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杀菌。机器人消毒杀菌高效。精准。仅需3-5秒的照射,90%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就被消灭。研发团队还将智能机器人与对人体无害的准分子消毒灯结合到了一起,共同筑起“防疫墙”。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3月19日05版)

    【材料三】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分布在3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在3个赛区内,各场馆之间均有高等级道路连接。北京赛区从奥运村到各竞赛场馆车程均在15分钟内,延庆赛区从奥运村到各竞赛场馆车程均在10分钟内,张家口赛区从奥运村到各竞赛场馆车程均在5分钟内,能够保证运动员便利参赛。

    【材料四】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绿色能源的广泛运用倍受关注。一大批氢燃料车承担了赛区的交通和物流保障任务。在张家口赛区,357台氢燃料大巴车、50台氢燃料中巴车每日穿梭往返,负责涉奥人员在冬奥村和场馆间的接驳。除氢能发电外,张家口的风光电能也为北京冬奥会提供重要能源保障。张家口市张北县的山区,一架架风机的叶轮不停旋转。风机不远处,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开,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这种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模式。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通过电网输送至上层调配中心,为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的运转供应电力。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9日第07版)

    (1)、阅读材料,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建设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外形恰如一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 B、2022年冬奥会上的机械臂智能消毒机器人消毒杀菌高效、精准,它还与准分子消毒灯结合到了一起,共同筑起“防疫墙”。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分布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在3个赛区内,各场馆之间均有高等级道路连接,便利的交通保证了运动员便利参赛。 D、除氢能发电外,张家口的风光电能也为北京冬奥会提供重要能源保障。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模式,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
    (2)、请从说明方法或说明语言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机器人消毒杀菌高效,精准,仅需3-5秒的照射,90%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就被消灭。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地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红楼梦》《毛泽东的晚年生活》《慈禧与我》《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等。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大约一月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鸮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的,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④“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要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地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要’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进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

    ⑥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

    ⑧“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⑨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1)、文章叙述了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请依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母亲和“我”聊康有为,认为做人要有仁义。

    ④母亲观赏获奖电影,感悟好的艺术作品却少人问津。

    (2)、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3)、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⑦段画线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的原因。
    (4)、文章的结尾作者说“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该如何理解?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0分)

  • 10.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B、《昆虫记》里记录的萤火虫是狠毒的捕猎者,它的主要猎物是蚯蚓。 C、《经典常谈》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在知识上简洁精辟,在文字上通俗流畅,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D、《海底两万里》以种种险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
  • 11. 《经典常谈》里介绍了诗经“六义”,请列举出来。
  • 12. 读了《经典常谈》后,你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你打算把它推荐给好友,请你说说推荐理由。

五、写作(50分)

  • 13. 成长就是这样,有欢笑就有哭泣,有欢聚也有别离。岁月匆匆,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胜利的微笑,委屈的哭泣……都使我们懂得了好多好多。请以“成长让我懂得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写记叙性文章。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