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知识展示台 (每空1分,共计20分)

  •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
  • 2. 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体现。
  • 3. 过于爱面子, , 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 4.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 , 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 5. 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时,就是在反思自己。
  • 6. 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的一种方式。
  • 7.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需求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无节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等,地球出现了等问题。
  • 8. 人与自然是。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
  • 9. 具备的意识、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二、对错审判厅(每题2分,共计20分)

  • 10. 小红是班长,在班上素来有威信。小敏有次当着全班学生指出小红工作中的失误,小红心里不太舒服,觉得小敏太不尊重人了。
  • 11. 宽容是有原则的,并不是一味迁就,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 12. 反思就是回忆自己犯过的错误。
  • 13. 失败以后,我们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取得成功以后,就不需要反思了。
  • 14.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之一。
  • 15.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 16.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都是清洁能源。
  • 17.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中的蓝色表示灾害特别严重。
  • 18. 生态环境恶化只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 )
  •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三、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计20分)

  • 20. 下列能体现出对他人尊重的是(    )。

    ①在校园里主动向老师问好   

    ②在家里遇见父母的朋友能主动打招呼

    ③在学习、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   

    ④不愿与学习差的同学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由此可见( )。

    ①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2. 下列不是尊重自己的表现的是( )。
    A、维护自己的形象 B、爱惜自己的名誉 C、信守自己的承诺 D、否认自己的价值
  • 23. 一声“对不起”既表示了你对自己行为的歉意,又表达了希望对方谅解自己的心情,以此来求得彼此心灵的和谐。反之,当你的言行妨碍、影响或伤害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争端就会因此而起。这告诉我们( )。

    ①尊重就要彼此奉承,互相吹捧

    ②要认真对待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③尊重能减少摩擦,使社会和谐融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24. 以下典故中的名人不善于反思的人是( )。
    A、纸上谈兵的赵括 B、负荆请罪的廉颇 C、在课桌上刻上“早”字的鲁迅 D、卧薪尝胆的勾践
  • 25. 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下列反思的做法,恰当的是( )。

    ①小红晚饭后和父母散步,聊聊一天各自的见闻

    ②悦悦完成作业后,躺在床上把当天的事情在眼前“过电影”

    ③李明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认为写日记的过程就是在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26.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通过观察《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六年级的几位同学有不同的发现。其中有误的是( )。
    A、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 B、台风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C、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 D、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
  • 27.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 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 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 28. 在验证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实验中,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灌同样多的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不同。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大规模开垦草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B、草地保持水土的作用较小 C、大规模开垦草地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D、人类行为不会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造成影响
  • 29. 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多种作用,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森林的作用正确的是( )。

    ①可以调节和改善小区域的气候 
    ②净化空气,防止粉尘扩散和迁移

    ③净化污水,减弱噪声 
    ④吸收放射性物质,减少细菌和美化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四、我会连 (8分)

  • 30. 请将下列保护环境的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全国生态日2月2日
    世界湿地日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6月5日
    世界环境日8月15日

五、请你写出下列自然灾害避险自护自救常识(每空2分,共计10分)

  • 31. 遇雷雨天气时,我们应该选择在躲避。
  • 32. 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我们应选择在扎营。
  • 33.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应及时撤到;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我们应暂时躲在 , 护住头部。
  • 34. 当泥石流发生时,我们要向跑。

六、材料分析(22分)

  • 35. 材料一:爸爸送给张明一双新的运动鞋,走起路来很轻盈,外形也很好看,张明非常喜欢。但是今天张明的同桌王华不小心踩了一脚,把张明新买的运动鞋踩脏了,张明擦了半天也没有擦干净,非常生气,不想原谅他,而且也想踩他一脚。我们都知道,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要宽容大度。可是张明非常生气,而且不愿意原谅同桌,甚至很想踩同桌一脚。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想想办法帮一帮张明。

    材料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请你帮张明同学找出隐藏在他心中的“虫子”。
    (2)、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虫子”后,该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呢?
    (3)、本案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4)、你知道我国在保护地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至少写出两条。
    (5)、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哪些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