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楚初中联盟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乡村研学之旅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编织草席 B、移栽秧苗 C、嫁接果树 D、生火煮饭
  • 2.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预防甲流,可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D、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
  • 3.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下列活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活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活性炭处理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液氧用于发射火箭

    氧气可做燃料

    C

    铁制品表面刷.上油漆

    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铁生锈

    D

    6000L氧气加压装入到40L的钢瓶

    加压时氧气分子间隔变小

    A、A B、B C、C D、D
  • 5. 氙气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填充光电管、闪光灯和氙气高压灯。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氙气属于稀有气体 B、氙的中子数为54 C、氙的元素符号为xe D、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3g
  • 6. 猜化学灯谜时,三位同学对一个化学符号做如下描述。甲:表示一种物质;乙:表示一个分子;丙: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描述的可能是下列符号中的(  )
    A、H2 B、H2O2 C、SO2 D、3N
  • 7.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碳酸钠 B、生锈的铁钉、糖水 C、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D、盐水、锌粒
  • 8.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往稀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由无色变成红色
  • 9.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为CO2和H2 B、碳化钼在反应后质量减少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 10. 如图是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 B、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C、40℃时,KNO3的饱和溶液比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10℃时,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
  • 11.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将铜丝和银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

    B

    鉴别K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NO3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D

    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

    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 1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油脂氧化能产生很多能量,所以人每天都要摄入较多的油脂
  • 13. 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温。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 14. 湖北省内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旅游常识:
    (1)、湖北省博物馆明确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下列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填序号)。

    ①烟花爆竹     ②汽油     ③汽水      ④酒精   ⑤火药

    (2)、在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将大山与大山之间的树木砍伐,形成防火隔离带,其原理是
    (3)、湖北麻城的映山红盛开时,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微观解释是
    (4)、游览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时,禁止丢弃塑料类垃圾,塑料是(填“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
  • 15.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在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中存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为0.97g/cm3 , 熔点为97.8℃,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Ti)、锆(Zr)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例如,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氯化锆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锆。

    (1)、写出钠的一条物理性质
    (2)、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合金的熔点一般(填“高于”、“低于”或“无法判断”)组成合金的纯金属。
    (3)、钠比锆的金属活动性(填“强”、“弱”或“无法判断”)。
    (4)、写出钠与氧气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6. 工业上可利用物料循环的方法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CaSO3的名称是亚硫酸钙,难溶于水。

    (1)、含二氧化硫的烟气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2)、Ca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操作Ⅰ的名称是
    (4)、吸收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钠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室发生的反应类型为反应。
    (6)、理论上只需不断加入(填化学式)便可持续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
  • 17.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经过多年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其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1)、“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X+NaCl+NaHCO3=NH4Cl+Na2CO3 , X的化学式是
    (2)、理论上用117tNaCl能生成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 18.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3)、如果利用装置F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导管口(填“m”或“n”)端通入。
    (4)、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则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

    【探究实验一】:用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五氧化二磷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1)、使用这两套装置,在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将导气管放入水中,打开弹簧夹,用手握住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气密性好。
    (2)、图Ⅱ实验过程中,先打开弹簧夹,然后对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可以观察到注射器塞来回移动,待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将停留在15mL刻度(填“左”或“右”)侧。
    (3)、图Ⅱ装置和图Ⅰ装置对比,其优点是:
    (4)、【探究实验二】:为了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值、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

    图1为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5)、图2中DE段对应图1中的实验操作是:
  • 20.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回答下列有关氢能的问题。
    (1)、科学上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称为一次能源,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只能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后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则氢能属于(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2)、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电解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氢气在A极被分解成氢离子和电子,同时,氧气在B极接受电子和氢离子,此反应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这个过程中,电子会流动到外部电路形成电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则外部电路中的A极为(“正”或“负”)极。

    (3)、根据以上信息,写出氢燃料电池的用途(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