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C20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5 类型:水平会考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国家一级文物何尊铭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铭文反映的战役为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阪泉之战2. 《汉书·食货志》载:“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反映出( )A、盐铁官营增加汉政府税收 B、“推恩令”强化了中央权力 C、西汉初年社会的残破荒凉 D、文景之治的盛世繁华景象3. 龙门石窟的装饰纹样中,多有西域乃至欧洲的图案造型。如古阳洞北魏龛楣常见的联珠纹、葡萄纹、忍冬卷草纹雕刻等。据此可知( )A、龙门石窟吸收了印度佛教造型的特点 B、丝绸之路把西域的物产运到中原地区 C、龙门石窟继承了秦汉雕塑艺术的传统 D、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4. 《清史稿》载:“乾隆二十五年,始议于新疆设兵驻守。”《清高宗实录》载:“因与回部相通,……当勘定之初,为新疆总汇”。基于这些认识,清政府设置( )A、宣政院 B、西域都护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5.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民主共和 B、宣传排满革命 C、缅怀人文始祖 D、反对西方列强6. 孙中山于1919年10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这句话强调了 ( )A、罢市风潮席卷了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B、北洋军阀的长期割据纷争导致了社会动乱 C、列强胁迫北洋政府取缔了学生的爱国行动 D、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爱国运动的广泛性7. 图1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新增厂家数量变化,其最高峰到来的主要原因( )A、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B、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进步 C、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击压迫8.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这一状况提供政治保障的是( )A、“一国两制”方针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会议制度9. 在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 )A、开始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C、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D、宣告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10. 古代雅典农民终年忙于耕耘收获,没有闲暇参与政治,而工匠、商贩或雇工却乐于如此,因为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这一做法形成制度( )A、使广大农民失去了公民资格 B、说明雅典有健全的法律体系 C、是为促进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D、标志着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11. 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校任教。这反映了明治维新(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倡“文明开化” C、实行“殖产兴业” D、结束了幕府统治12. 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放弃将印度基督教化的政策,尊重印度人的宗教信仰。逐步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权,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这说明( )A、英国殖民者调整了统治政策 B、印度士兵的优厚待遇被取消 C、章西女王领导军民抗击英军 D、甘地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13.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苏维埃政府以“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红军,红军的斗争( )A、取得十月革命胜利 B、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C、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14. 图2海报是1942年苏联画家库克尼茨基绘制的,其创作的背景是(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C、《波茨坦公告》发表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5. 世界贸易组织于2022年12月21日裁定,美国就香港商品实施的产地来源标记新规定不符合世贸规则。这反映出世贸组织的任务之一是( )A、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C、保障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D、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二、辨析改错(8分)
-
16.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北宋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国家对工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4)、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社会保障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学者估算,唐朝耕地面积最多时约为5至6.6亿亩,北宋则达到7至7.5亿亩。唐代粮食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约合今每亩51.5公斤)。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高至六、七石,这个水平在当时世界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等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据[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在农业生产领域进步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生产领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3)、综合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等,在中央政府的权力受到严重限制的前提下,各州实质上就是独立国家。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1787年宪法的制定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据《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在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宪法颁布的背景。联系所学知识阐释1787年宪法将“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2)、结合材料二,指出13世纪以后法国法律建设的特点。分析《法国民法典》与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内在联系。(3)、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四、活动与探究(12分)
-
19. 阅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图3中①、②两处分别为 , 。(2)、从图3理论与政权两行中选择相关联的内容,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释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