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凸透镜成像定理--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5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 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A、a端变细,b端变细 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 D、a端变粗,b端变细3. 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4. 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爸爸的眼镜片进行探究。使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爸爸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为35cm B、乙图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乙图中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D、乙图中小明将镜片上移,窗户的像将向下移动5. 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烛焰成正立、放大、实像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3厘米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则像的大小一直变小 D、只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到60厘米刻度处,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下列图片中符合近视矫正前后的成像情况的组合是(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7.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光的反射 C、投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8. 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9. 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0. 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10cm 小于 20cm B、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10cm 小于 20cm C、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10cm D、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0cm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小柯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光屏至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2)、此时水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A、5.8cm B、14.3cm C、25.5cm(3)、小科想要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景,应该把图中的光屏远离水透镜或者对水透镜(选填”注水”或”抽水”)。12. 人类对凸透镜的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0多年前,人们把透明的水晶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
材料二:约在1280年,意大利科学家阿马迪用水晶磨成一对凸透镜,制成世界上第一副矫正视力的眼镜。
材料三:1609年,伽利略发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化学家达盖尔利用该规律发明了第一台照相机。
(1)、阿马迪用水晶磨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图甲中哪种视力缺陷(填写字母)。(2)、图乙,小科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60cm处,当蜡烛在光具座×处,所成像的性质与照相机成像性质相同,则×的范围可以是______.A、0<×≤30cm B、0≤×<30cm C、30<×<45cm D、90<×≤100cm13. 如图是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图。据图作答:(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2)、小红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医生诊断为近视眼,并画出了有关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是(选填序号)。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2)、按图1中正确的操作,让镜面垂直于阳光,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单位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单位min),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3)、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4)、如图3,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的置时,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实像。三、实验探究题
-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cm;(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或者“下方”);(3)、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选填“1”、“2”或“3”)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4)、实验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丙中蜡烛A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选填“B”、“C”、“D”或“E”)。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安用发光的“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F的实像,光屏在 选填“ 0 -10cm”、“10-20cm”、“ 20-30cm”或“30-50cm” 范围内移动。(2)、若要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小安应在步骤(1)的基础上将F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后,直接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用眼睛观察像。小安从40刻度线处移动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图乙中小安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4)、下列对此实验装置的评价,正确的有。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如果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能更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17. 有关光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一个光具座上,却发现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侧,原因是小明没有使它们的中心处于。为了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填字母)。A.将光屏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小明在学习光的色散时,知道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受此启发,猜想:不同颜色的平行光,经同一个玻璃凸透镜后的会聚点(焦点)的位置应该不同,即同一个凸透镜,(填“红光”或“紫光”)的焦距大一些。(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字母)。(选填:A、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B、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C、保持不变)
(4)、淘气的小明把大拇指放在凸透镜上,则__________(填字母)。A、在光屏上仍能成像,但比原来的喑一些 B、在光屏上不能成像 C、在光屏上能成像,像比原来的小一些 D、需适当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四、解答题
-
18.(1)、在图中,F1为凸透镜焦点,F2为凹透镜焦点。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再由凹透镜射出的完整光路。
(2)、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标出光源S的位置及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9.(1)、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途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上,通过二次折射回到空气中,请画出完整的折射光路图;(3)、请将凹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20.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平时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1)、我们人眼能根据观察对象,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 )(填字母)。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2)、由图乙得出:减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大,此时眼睛能看清处的物体,我们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面,此时应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