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 1. 船舶发展史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这四个时代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体积 B、船体材料 C、动力 D、美观程度
  • 2. “五一”放假,小马回到爷爷家,发现黑暗的粮仓里存放着许多水稻种子,爷爷说这些是去年秋收的稻谷,主要用来碾米食用的,但是过去了一年都没有发芽,主要的原因是缺少( )。

     

    A、土壤 B、阳光 C、水分 D、空气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中的“青山”,有着丰富的植物,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 )。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 4. 小马发现自己种的绿豆苗茎细细的,叶片泛黄,而同伴种的绿豆苗茎是粗大的,叶片嫩绿色。小马的绿豆种植的环境可能是( )。
    A、黑暗中 B、阳光下 C、干燥地 D、营养液
  • 5.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烂泥。”这句谚语所描述的食物链是( )。
    A、大鱼→小鱼→虾米→烂泥 B、烂泥→虾米→小鱼→大鱼 C、大鱼→小鱼→虾米→浮游植物 D、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 6. 假如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下降后上升
  • 7. 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与重力的大小、方向比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浮力大于重力,方向相反 B、浮力大于重力,方向相同 C、浮力等于重力,方向相反 D、浮力等于重力,方向相同
  • 8. 我们猜测古代的船也可能很大,否则不可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巧妙地利用小小的石头称出沉重的大象的质量,理由是( )。
    A、在同一水面上完成实验 B、石块的体积和大象的体积相同 C、在同一艘船上完成实验 D、两次实验中船排开的水量相同
  • 9. 我们在课堂上做竹筏模型,首先要做的是( )。
    A、准备好竹竿和绳子 B、设计并讨论制作方案 C、用绳子和小棒将竹竿绑定 D、寻找测试载重量用的螺母
  • 10. 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会经历的过程是( )。
    A、设计、问题、测试、制作、改进 B、问题、制作、改进、设计、测试 C、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D、制作、问题、测试、设计、改进
  • 11. 某小组测试小船的性能时发现他们小船前进时总是偏向一侧,调整船舵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物放置不均匀导致船倾斜 B、船的动力不够 C、船体的形状不够对称 D、船体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导致重心偏移
  • 12. 一个量杯中装有200mL 的水,放入一块橡皮泥后,橡皮泥沉入水中,水面刻度变为250mL;放入一个两端密封的吸管,吸管浮于水面,水面刻度变为210mL,能用于造船的材料是( )。
    A、只有橡皮泥,因为它排水量大 B、只有吸管,因为它能浮于水面 C、两者都可以,只要将它们做成合适的形状 D、两者都不可以,都比较容易损坏
  • 13. “五一”期间,小马参加了红色之旅,在嘉兴南湖,观察到“红船”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关于“红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时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两者大小相等 B、船首是尖的,船身是流线型,以便在行驶中减小水的阻力 C、船底的龙骨结构是为了使船更加坚固 D、船底分舱结构是方便会议的秘密进行
  • 14. 小刚将一块橡皮切成了大小不一的三块,把这三块橡皮完全浸入水中,哪块橡皮受到的浮力最大?( )
    A、中橡皮 B、大橡皮 C、小橡皮 D、一样大
  • 15. 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小船分隔成6个船舱,假如②号船舱漏水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船一定会沉入水中 B、②号船舱进水会导致小船向右倾斜,但小船仍可能漂浮在水面上 C、②号船舱进水会导致小船向左倾斜,但小船仍可能漂浮在水面上 D、一切正常
  • 16. 小强也想制作一艘小船,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 ③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 17. 打算自己动手煮饺子,他发现:饺子刚放下锅时是沉的,煮了一段时间后浮上来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饺子变软了 B、饺子变重了 C、饺子体积变大了 D、饺子变轻了
  • 18. 绿豆种子发芽时不需要施肥,主要是因为( )。
    A、种子发芽不需要营养物质 B、种子本身储藏有营养物质 C、种子自己能制造营养物质 D、种子自己能吸收营养物质

二、判断题。(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 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马世骏是一位生态学家。( )
  • 20.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表达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
  • 21. 仙山湖景区中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 22. 测试用蒸汽做动力的小船时,点燃蜡烛后,小船就马上运动起来了。( )
  • 23. 独木舟虽然很容易侧翻,但是在船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
  • 24. 龙舟狭长,稳定性差,选手并排坐可以提高稳定性。( )
  • 25. 要保持独木舟平稳,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增加货物。( )
  • 26.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完成上浮下潜的。( )
  • 27. 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时,若结果和预测不一致,则说明实验失败了。( )
  • 28.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蝴蝶、蝗虫等过冬的方式是将卵产在土中。 ( )

三、连线题。

  • 29. 将一团橡皮泥做成下面的形状和它在水中所占空间的变化连接起来。

    做成实心的球形

    做成实心的长方形 在水中所占空间变大

    做成船形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所占空间不变

    做成空心球形沉在水底

四、实验探究题。

  • 30. 西瓜种子发芽后,兴趣小组将强壮的幼苗移植到阳光充沛的种植园,在组员们的浇水、施肥、松土等精心照料下,西瓜藤长势喜人,已蔓延到2米长。有一天清晨,早到的小马发现叶子上出现了一些小洞,惊慌失色,赶紧跑回教室,和组员带着放大镜一探究竟。发现是一种绿色的小虫在吃叶子,有趣的是旁边还有一种淡绿色的虫子在捕捉绿色小虫子。课间,经过查询:绿色的小虫子是蚜虫,而淡绿色的虫子叫草蛉虫。

    (1)、组员们为西瓜种子浇水、施肥、松土,分别为西瓜苗生长提供了水,矿物质和;除材料中提及的条件之外,西瓜苗的生长还需要
    (2)、组员还发现旁边种的秋葵,枝叶一边茂盛,枝头是向东南方弯曲,而花坛中的栀子花树却直立生长。引起秋葵枝头弯曲的原因是(填“阳光”“水分”或“肥料”,下同)分布不均匀,栀子花树直立生长是因为得到四面八方均匀的。这一现象告诉我们植物生长具有
    (3)、西瓜、秋葵、栀子花树的生长养料来源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消化作用
    (4)、写出关于西瓜叶出现小洞的一条食物链:
    (5)、查资料发现草蛉虫的体色夏天一般是绿色,很少能过冬,幸存者体色变成黄色,天气转暖变为嫩绿色。其作用不是为了( )。
    A、躲避天敌 B、伪装自己 C、捕捉猎物 D、寻找配偶
    (6)、种植园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的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
    (7)、西瓜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空气干燥以及土壤通透性好。冬天,我们也能吃到口感很好的西瓜,据悉是在阳光房里生长的,这是因为( )。
    A、西瓜的生长不受环境影响 B、阳光房给西瓜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 C、西瓜受环境影响产生了变异 D、西瓜在寒冷的环境中适应的结果
  • 31. 为了比较铝箔船的载重量,小刚分别用边长为12 厘米的三张正方形铝箔纸,设计并制作了三艘小船甲、乙、丙,下列分别是三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船的载重量是否与( )有关。
    A、船体形状 B、船体结构 C、船体体积 D、船的材料
    (2)、在该实验中,必须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
    A、铝箔纸的大小 B、船的底面积 C、船舷的高度 D、船的载重量
    (3)、在测试船的载重量时,往铝箔船上放垫圈最好的方法是( )。
    A、叠放在船的中间 B、叠放在船的一侧 C、均匀平铺在船底 D、以上都可以
    (4)、请计算乙设计方案所造小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括号中。

    设计方案

    船的体积/立方厘米

    承受的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8

    18

    19

    19

    ( )

    15

    14

    14

    64

    9

    8

    9

    (5)、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来判断船的载重量大小。
    (6)、实验中每种设计方案都测试3次的目的是
    (7)、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
    (8)、向小船中添加垫圈时,小船会(填“上浮一点”“下沉一点”或“不变”),小船排开的水量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 32. 小亮的科学兴趣小组研究“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小课题时,记录了以下数据,请你帮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5个带盖的2升可乐瓶、10条小鱼(杂食性鱼类)、10条蝾螈(以小动物为食)、若干水罗兰(易活、长势好)、洗净的沙子、经纱布滤过的池塘水。

    实验设计如下表:

    小鱼/条

    蝾螈/条

    水罗兰/棵

    小动物存活情况

    ①号生态瓶

    2

    2

    12

    存活10天

    ②号生态瓶

    2

    2

    8

    存活7天

    ③号生态瓶

    2

    2

    4

    存活5.5天

    ④号生态瓶

    2

    2

    2

    存活2天

    ⑤号生态瓶

    2

    2

    0

    只存活半天全部死亡

    (1)、在制作生态瓶的步骤上,正确的方案是( )。
    A、准备大可乐瓶——种水草——放小鱼——放蝾螈 B、准备大可乐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小鱼——放蝾螈 C、准备大可乐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小鱼——放蝾螈 D、准备大可乐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蝾螈——放小鱼
    (2)、五个生态瓶中,号不能形成生态系统,其余的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环境因素有。(至少写2个)
    (3)、⑤号生态瓶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①号生态瓶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还是死亡了,结合本次实验,若想生态瓶中的动物存活更久,你的建议是(至少写1个建议)。
  • 33. 最初的龙舟是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传统龙舟用坤甸木来做,可以浸在水里长年不腐,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赛龙舟也已经逐渐更换为玻璃钢化合物材质。登舟比赛队员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以及划手多人。

    (1)、现代龙舟登舟比赛队员高达20人,体积大大增加,比赛时利用的动力系统是( )。
    A、人力系统 B、风力系统 C、机械系统 D、核能系统
    (2)、当队员陆续登舟时,龙舟会向下沉一些,此时浮力增大,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是( )。
    A、龙舟和人的重力 B、龙舟的体积 C、龙舟浸入水中的体积 D、所有人的总体积
    (3)、龙舟在行驶过程中,总是向左偏离航向,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舵手应使船舵( )。
    A、向左偏转 B、保持正向 C、向右偏转 D、随意偏转
    (4)、为了验证以上现象,小马和组员研究了如何增加“龙舟”的稳定性。他们找到的材料有:一根黄瓜、一把刻刀、一把勺子。

    (a)设计“龙舟”。

    我的黄瓜小龙舟:(图文结合)



     

    龙舟利用的科学知识(至少两点)



     

    (b)测试“龙舟”。

    将“龙舟”放入水槽中,将一个钩码放在“龙舟”中,调整在“龙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将两个钩码同时放入“龙舟”中,调整“龙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

    ①本实验研究的是对“龙舟”稳定性的影响。

    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放置的位置

    钩码/个

    一端

    中间

    两端

    1

    不稳定

    稳定

    2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分析数据:当一个钩码放置在“龙舟”位置时,“龙舟”稳定,不侧翻。当两个钩码放置在“龙舟”位置时,“龙舟”稳定,不侧翻。由此得出结论:“龙舟”受力 , 不易侧翻。

    (c)改进“龙舟”。

    ①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增大“龙舟”载重量的方法有。(至少写出2点)

    ②龙舟比赛的主要标准是:速度快。这和载重量有没有冲突?若有冲突,该怎么协调?若没有冲突,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