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水袖是对古代服饰衣袖的夸张展现,戏曲演员经常通过对水袖的运用来刻画人物。假设某段时间里水袖波形可视为简谐波,如图甲所示为演员水袖表演过程中某时刻的波形,此时刻记为t=0M是平衡位置x=2m的质点,如图乙为质点M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为0.25m/s C、质点M5s内通过的路程为200cm D、质点M5s内沿x轴方向移动了5m
  • 2. 某住宅小区变压器给住户供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视为理想电表,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压,图中R为输电线的总电阻。在用电高峰期,住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示数不变 B、电压表V1示数增大 C、电压表V2示数减小 D、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
  • 3. 2024年1月1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云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班满成功。已知“云遥一号”在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 , 地球的半径为R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为gR2G B、“云遥一号”的轨道半径为gR24π2T23 C、“云遥一号”的线速度可能大于gR D、“云遥一号”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 4. 如图所示是指纹识别原理图,其原理是利用光学棱镜的全反射特性、在指纹谷线(凹部),入射光在棱镜界面发生全反射,在指纹脊线(凸部),入射光的某些部分被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地方,这样,指纹模块可接收到明暗相间的指纹图像、已知水的折射率约为1.33,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纹模块接收光线较亮的部位是指纹脊线 B、指纹模块接收光线较暗的部位是干涉减弱的地方 C、没有手指放入时,若光源正常发光,指纹模块不会接收到光信号 D、手指湿润时,指纹识别率会降低
  • 5. 某无人驾驶汽车在研发过程中要进行试车,新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一段时间内的xt21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车做匀加速运动 B、该车行驶的初速度大小为2m/s C、该车行驶的加速度为大小为4m/s2 D、该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60m
  • 6.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原理示意图。由粒子源射出的不同粒子先进入速度选择器,部分粒子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的小孔进入偏转磁场,最后打在MN之间的照相底片上。已知速度选择器内的电场的场强为E、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 , 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B0S1S2S3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在照相底片上打出的点。忽略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在S3位置的粒子速度最大 B、打在S1位置的粒子速度最大 C、如果射入偏转磁场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 , 则粒子的轨迹半径为mEqB02 D、如果氕(11H)核和氘(12H)核都进入偏转磁场,则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 7. 如图所示,一架战斗机挂载多枚炸弹在一定高度沿水平直线向左匀加速飞行,每隔一段相同时间释放一枚炸弹。不计空气阻力,一段时间后炮弹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有可能是()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其中碘129衰变生成氙引54129Xe , 半衰期长达1.57×107年,将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性污染。关于碘12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方程为53129I54129Xe+10e B、129制成碘化物后半衰期减小 C、放射性污染物半衰期越长对环境影响越小 D、129衰变过程会释放能量
  • 9.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三棱柱,其横截面为ABC ,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也为m、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体置于三棱柱与竖直墙壁之间,圆心OB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圆柱体与三棱柱都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对圆柱体的弹力大小为mgsinθ B、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大小为2mg C、要使三棱柱保持静止,动摩擦因数μtanθ2 D、将三棱柱向左推动很小一段距离,其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 10. 如图所示,在某真空区域有一个空间坐标系Oxyz , 在x轴上的M(d , 0,0)N(d , 0,0)分别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z轴上P点坐标为(0 , 0,d)y轴上S点坐标为(0d0)。现将一个电子置于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电子从P点沿z轴正向移动,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B、使电子从P点沿z轴向原点O移动,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C、使电子沿直线从P点移动到S点,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使电子沿直线从P点移动到S点,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 11.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他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小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小球直径d=cm
    (2)、用秒表测出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单摆振动的周期为T=s
    (3)、实验时多次改变摆长,测出多组数据,作出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T2L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如图丙数据可得g=(用x1x2y1y2表示)。
  • 12.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由新型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金属丝的电阻率,已知其长度为L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 , 示数如图甲所示,其值为d=mm
    (2)、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1”倍率粗测金属丝的电阻,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电阻值为R=Ω
    (3)、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根据电路图完成如图丁中的实物连线。
    (4)、如果测得的金属丝长度为l , 直径为d , 电阻为R , 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它的电阻率ρ=(用ldR表示)。
    (5)、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待测电阻测量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其真实值。
  • 13. 一医用氧气瓶内有瓶压强为p、温度为T1、体积为V的氧气,该氧气瓶内氧气可以通过调压阀分装到氧气袋中以方便使用。设每次分装时,氧气袋内无气体,分装结束后,每个氧气袋的体积为V1 , 压强为p1

    (1)、若分装气体之前,氧气瓶由于受到日照,氧气温度会升高,当氧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大于1.5p时,氧气瓶有可能发生爆炸。

    ①求氧气能升高到的最高温度;

    ②已知氧气内能与温度间的关系为U=kT(k为常数且已知),当氧气升高到最高温度时,求氧气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若分装过程中瓶中和袋中的氧气温度始终保持T1不变,求分装3个氧气袋后,氧气瓶内所剩余氧气的压强。
  • 14. 如图所示,螺线管横截面积为S=10cm2 , 线圈匝数为N=100(匝) , 电阻为R=0.5Ω , 管内有水平向右的变化磁场。螺线管与相距L=2m的两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连,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0.5T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垂直导轨,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杆ab的质量为m=2kg , 电阻也为R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导轨的电阻,不计空气阻力。

    (1)、为使ab杆保持静止求通过ab杆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当ab杆保持静止时,求螺线管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率;
    (3)、若螺线管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Bt=100T/s , 将金属杆ab由静止释放。

    ①求杆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②已知杆从静止到刚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流过杆的电荷量为q=120C , 求该过程中杆的下落时间。

  • 15.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固定,斜面下端有固定挡板,质量分别为mA=2kgmB=5kg的滑块AB用轻弹簧相连放置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与挡板接触。现将质量为mC=1kg的滑块C在斜面上与B相距d=3m处由静止释放,C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立即将C取走,B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00N/m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2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ABC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CB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2)、物块CB碰后B做简谐运动的振幅;
    (3)、若物块C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后,CB碰后粘在一起做简谐运动且A恰好未离开挡板,求:

    A对挡板压力的最大值;

    ②物块C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时与B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