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数学八(下)期末复习:最新压轴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2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图,在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 , 交AB于点EAC=6 , 则CD的长为( )

    A、1 B、2 C、3 D、4
  • 2.  如图,将一个邻边长分别为4,8的矩形纸片ABCD(AB=4,BC=8)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折痕EF的长度为(    )

    A、25 B、5 C、23 D、3
  • 3. 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 , 连接DEAECE , 过点DDE的垂线交AE于点P , 若DE=DP=1PC=6 . 有下列结论:①APDCED;②AECE;③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3;④SABCD=5+22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如图,在赵爽弦图中,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长为a , 长直角边长为b ,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则ab的值是(    )

      

    A、10 B、9 C、8 D、7
  • 5.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2,那么线段EF的长为( )

    A、25 B、5 C、455 D、255
  • 6.  如图,已知点A(0,8)B(0,2)E(0,5)F(5,0)C为直线EF上一动点,则ACBD的对角线CD的最小值是(    )

    A、22 B、4 C、5 D、23
  • 7. 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OA=6,OB=8,OC=10 , 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 下列结论: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O'的距离为6;③AOB=150°;④SAOBO'=24+123;⑤SBOC=12+163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5 B、4 C、3 D、2
  • 8.  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DBC于点E , ∠CAE=15°,连接OE , 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DOC是等边三角形;②△BOE是等腰三角形;③BC3AB;④∠AOE=135°;⑤SAOESBOE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a<0)交x轴于A,B两点(B在A左侧),交y轴于点C,且CO=AO,分别以BC,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正方形ACGH,记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 , S2 , △ABC面积记为S3 , 当S1+S2=6S3时,b的值为(  )

    A、12 B、23 C、34 D、43
  • 10. 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摆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其中AB=AC=AG=FGBAC=AGF=90°AFAG分别与BC交于DE两点,将ACE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 , 则下列结论:①BHBC;②AD平分HDE;③若BD=3 , 当DE=2CE时,则AB=322+323;④若AB平分HAD , 则SABD=22SADE ,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 11. 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18,ADBC边上的中线,MAD上的动点,EAC边上一点,若AE=3,EM+CM的最小值为

  • 12.  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

  • 13. 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 , M,N分别是BC,CD上的动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是

  • 14.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为边BCCD上的动点(点EF不与线段BCCD的端点重合).且BE=CF , 连接OEOFEF . 在点EF运动的过程中,有下列四个说法:①△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OEF面积的最小值是1;③至少存在一个△ECF , 使得△ECF的周长是2+3;④四边形OECF的面积是1.其中正确的是

  • 15. 如图,在ABC中,BAC=45°ACB=60°BC=5 , 将ABC沿着射线BC方向平移得到DEFAD为对应点,连结CD , 在整个平移过程中,若CDE=45° , 则平移的距离为.

  • 16.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且BAD=120° , 点E,F分别在AB,BC边上,将菱形沿EF折叠,使点B正好落在AD边上的点G处.若EGAC , 则FG的长为

  • 17. 如图,正方形ABCD中,AD=4,点E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连接DF,交AC于点G,将△EFG沿EF翻折,得到△EFM,连接DM,交EF于点N,若点F是AB的中点,则△EMN的周长是

  • 18. 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 , 连接AEBEDE . 过点AAE的垂线交DE于点P . 若AE=AP=1PB=5 . 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2;③EBED;④SAPD+SAPB=1+6;⑤SABCD=4+6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 1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 , 点FAB边上一点,点EBC延长线上一点,AF=CEBF=2AF .  连接DFDEEFEF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G , 则线段BG的长是

三、解答题

  • 20. 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

    (1)、方法指引

    如图①等边ABC内有一点P , 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的度数.

    解决本题,我们可以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处,此时ACP'ABP , 连接P'PPAP'三角形;这样利用旋转变换,我们将三条线段PAPBPC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

    (2)、知识迁移

    已知如图②,ABC中,CAB=90°AB=ACEFBC上的点且EAF=45° , 求证:EF2=BE2+FC2

    (3)、能力提升

    如图③,在RtABC中,ACB=90°AC=1ABC=30° , 点ORtABC内一点,连接AOBOCO , 且AOC=COB=BOA=120° , 求出OA+OB+OC的值.

  • 21. 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的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 , 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1)、连接AQCP交于点M , 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点PQ在运动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ts(0<t<4) , 当t为何值时,PBQ为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 , 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的大小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度数.
  • 22. 如图1,在RtABC中,ACB=90°A=60°MAB中点,D为射线AB上一动点.

    (1)、连接CM , 求证:CAM是等边三角形.
    (2)、当点D在线段AM上(如图1所示的位置).

    ①尺规作图:连接CD , 在CD右侧作等边CDE , 直线DE与直线CB交于点F .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②连接BE , 在①的条件下,求证:CE=BE

    (3)、点D在射线AB运动的过程中,当BE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求出ABE的度数.
  • 23.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AB=8,点M为射线DC上的动点,射线AMBDE , 交射线BCF , 过点CCQCE , 交AF于点Q

    (1)、当BE=2DE时,求DM的长.
    (2)、当M在线段CD上时,若CQ=3,求MF的长.
    (3)、①当DM=2CM时,作点D关于AM的对称点N , 求tan∠NAB的值.

    ②若BE=4DE , 直接写出△CQE与△CMF的面积比          

  • 24.  如图,在RtABC中,B=90°AB=3C=30° , 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t>0) , 过点DDFBC于点F , 连接DEEF

    (1)、求证:AE=DF
    (2)、填空:当t=秒时,四边形BEDF是矩形.
    (3)、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并求出此时四边形AEFD的面积; 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 25.  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3,4) , 一次函数y=23x+b的图象与边OCAB分别交于点DE , 且OD=BE . 点M是线段DE上的一个动点.

    (1)、求b的值;
    (2)、连接OM , 若三角形ODM的面积与四边形OAEM的面积之比为1:3 , 求点M的坐标;
    (3)、设点N是平面内的一点,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点N的坐标.
  • 26. 如图,在▱ABCD中,∠A=60°,AB=6cm , 连接BD , 恰有∠ABD=90°,过点DDEBC于点E . 动点P从点D出发沿DA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4cm/s的速度沿射线BC运动,当点P到达终点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

    (1)、分别求BDBE的长度;
    (2)、连接PQ , 当t=95 时,判断PQAD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3)、试判断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以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7. 在菱形ABCD中,A=60° , 点EF分别是边ABBC上的点.

    (1)、【尝试初探】如图1,若EDF=60° , 求证:DE=DF
    (2)、【深入探究】如图2,点GH分别是边CDAD上的点,连接EGFH相交于点OEOF=60° , 求证:EG=FH
    (3)、【拓展延伸】如图3,若点EAB的中点,AB=6BF=1

    ①设DH=xCG=y , 请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②若CG+DH=6 , 求EG的长.

  • 28. 已知菱形ABCD中,ABC=60° , 点P为菱形内部或边上一点.

    (1)、如图1,若点P在对角线BD上运动,以AP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PE , 点E在菱形ABCD内部或边上,连接CE , 求证:BP=CE
    (2)、如图2,若点P在对角线BD上运动,以AP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PE , 点E在菱形ABCD的外部,若AB=4DP=1 , 求CE
    (3)、如图3,若APB=60° , 点E,F分别在APBP上,且AE=BF , 连接AFEFAFE=30° , 求证:AF2+FE2=AB2
  • 29. 阅读与应用:

    阅读1:a、b为实数,且a>0,b>0,因为(ab)20 , 所以a2ab+b0从而a+b2ab(当a=b时取等号).

    阅读2:若函数y=x+mx;(m>0,x>0,m为常数),由阅读1结论可知:x+mx2m , 所以当x=mx , 即x=m时,函数y=x+mx的最小值为2m

    阅读理解上述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1:已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4,其中一边长为x,则另一边长为4x , 周长为2(x+4x),求当x=             时,周长的最小值为              

    问题2:已知函数y1=x+1x>1)与函数y2=x2+2x+10x>1),

    当x=                 时,y2y1的最小值为            

    问题3:某民办学校每天的支出总费用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教职工工资4900元;二是学生生活费成本每人10元;三是其他费用.其中,其他费用与学生人数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1.当学校学生人数为多少时,该校每天生均投入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生均投入=支出总费用÷学生人数)

  • 30.  如图,矩形ABCD中,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内角均为直角.AB=6BC=8 , 点EBC边上一点,连接AE , 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连接CB'

    (1)、当CB'AE时,BE的长为
    (2)、当点B'恰好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求AE的长.
    (3)、当点EBC的中点时,B'C的长为
    (4)、当B'落在矩形的对称轴上时,BE的长为
  • 31. 如图ABCACD为正三角形,点O为射线CA上的动点,作射线OM与直线BC相交于点E , 将射线OM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射线ON , 射线ON与直线CD相交于点F.

    (1)、如图①,点O与点A重合时,点EF分别在线段BCCD上,

    求证:AECAFD

    (2)、如图②,当点OCA的延长线上时,EF分别在线段CB的延长线和线段CD的延长线上,请写出CECFCO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点O在线段AC上,若AB=8BO=7 , 当CF=1时,请直接写出BE的长.
  • 32. 阅读下面的材料:把一个分式写成两个分式的和叫作把这个分式表示成“部分分式”.

    例:将分式13xx21表示成部分分式,解:设13xx21=Mx+1+Nx1 , 将等式右边通分,得M(x1)+N(x+1)(x+1)(x1)=(M+N)x+(NM)x21 , 依据题意,得{M+N=3NM=1 , 解得{M=2N=1 , 所以13xx21=2x+1+1x1请你适用上面所学到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1n(n+1)=An+Bn+1AB为常数),则A=B=
    (2)、一个容器装有1L水,按照如下要求把水倒出:第1次倒出12 L水,第2次倒出的水量是12 L13 , 第3次倒出的水量是13 L14  , 第4次倒出的水量是14 L15…第n次倒出的水量是1nL1n+1…按照这种倒水的方法,这1L的水是否能倒完?如果能,多少次能倒完?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按照(2)的条件,现在开始重新实验,按照如下要求把水倒出:第1次倒出13 L水,第2次倒出的水量是115 L , 第3次倒出的水量是135 L , 第4次倒出的水量是163 L , 请问经过多少次操作后,杯内剩余水量能否变成原来水量的100199?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