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热身卷(三)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了如下材料: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由此判断他们讲述的是( )A、岳飞抗金 B、王安石变法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2.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 )A、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 B、封建帝王不可能励精图治 C、唐玄宗言行不一 D、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3.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元朝时也非常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御史台 D、中书省4. “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大一统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5.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实现了科技创新6.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7. 汉代时人们将输入中 原的物种冠以“胡”字,如胡麻、胡瓜、胡椒、胡萝卜等:到了唐代,则通常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唐朝与汉朝习俗迥异 B、唐朝崇尚西洋文化 C、唐朝开辟了丝绸之路 D、唐朝对外交往扩大8.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这一事件说法准确的是( )A、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9. 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没有什么不同。在宋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的是( )A、收回燕云十六州 B、元昊向宋称臣 C、宋给西夏岁币 D、宋夏边界贸易兴旺10. 《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即使与治平时相比也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 B、使北宋彻底摆脱了财政危机 C、造就了国富兵强的历史局面 D、解决了北宋存在的内部危机11.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岳飞抗金》历史剧 B、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资治通鉴》译注本 D、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12.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13. 《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该史料描述的朝代是( )A、元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14.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15. 如图是某同学创作的漫画《军机木偶》,军机大臣办公时要跪受笔录。由此可见,军机处( )A、办事严谨且保密 B、体现了神权迷信色彩 C、行使了宰相职权 D、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16.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根据这些史实可知( )A、西汉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 B、元朝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建立 C、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17. 如图,明北京城以宫城为中心,由唯一的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皇权的核心地位 C、军机处总揽朝政 D、封建统治的衰落18.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垄断商业 B、鼓励贸易 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19. 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三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宋代《货郎图》(局部)
明代《皇都积胜图》(局部)
清代《前门街市图》(局部)
A、货币的发展历程 B、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C、商业的发展历程 D、丝织业的发展历程20.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曾经评价“这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情。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材料中“最坏的一件事”是指( )A、闭关锁国 B、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兴文字狱二、材料分析题
-
2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带去了各种谷物种子和农耕技术,促进了中原农业技术在吐蕃的发展,帮助吐蕃提高了生产力。
——摘编自靳坤《浅析中原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影响——以文成公主和亲为例》
材料二
史实
结论
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交融在一起。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另举一例唐朝民族关系友好的史实。(2)、 根据材料二表中的史实推理一个合理的结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2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辽宋夏金政权简表
政权
建立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0世纪初
①____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②____
汉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金
1115年
女真
③____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
赵构
④____
材料二: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
材料三:宋代教育的发达远远超过前代。在乡村中,如《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识字课本,有一定程度的普及。……大观三年(1109),北宋24路共有学生167622人,……校产中有“学田”115990顷,“房廊”155454楹。在校学生之多,校舍之广,经费之大且如此充裕,不仅是空前的,在宋代也是绝后的。……南宋先后兴建的书院总数达300所以上,书院大多得到官方的支持。书院与州县官学,成为南宋地方的主要教育机构。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补充完整。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商业“高度繁荣”的表现。(举出三例即可)(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教育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