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2024年初中毕业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活动一】吟咏自然与生命。自然风景多绮丽。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江河湖海,目之所及,往往引人遐思。(46分)

  • 1. 【纵观星与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星星们像钻石嵌在夜 mù①____之上,它们离我们那么远,却仿佛又在眼前。我趴在南岸,从草叶的缝xì ②____往河里看——星星在洗澡、在悠游、在串门,而一颗空中落下的鸟粪吓跑了河里所有的星星……观星使人感觉自己是近视眼,看不清它们,而它们又确凿(A. záo B. zuó)地存在着。星星没有老,是人老了。人到老,对星星的了解也就是这些。印裔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比我们知道得多一些,说星星也会变瘦、变矮。群星疏lǎng③____,它们身后的银河如一只宽长的手臂,保护它们免于坠入无尽的虚空。

    (选自鲍尔吉·原野《银河的手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夜mù②缝xì ③疏lǎng

    (2)、为文中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读音。
    确凿 (A. záo B. zuó)
    (3)、结合下图“白”与“自”的字形演变流程,推测“自”的古代字形像人体的(   ),后假借作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A、嘴巴 B、鼻子 C、眼睛 D、耳朵
  • 2. 【徜徉天与地】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主题

    诗文名句

    出处

    欣赏点

    自然

    与生

    命同唱

    自然写景篇

    ①树树皆秋色, 。

    王《野望》 

    光色辉映

    ②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岳阳楼记》

    骈偶对应

     。

    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

    新奇比喻

    生命感怀篇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蕴含哲理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托物寓怀

  • 3. 【驰骋湖与海】作家对故事发生地的选择往往独具匠心。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作用。(提示:可从情节、人物、主旨等角度思考)
    A《海底两万里》南极海域   B 《红星照耀中国》大渡河  C 《白洋淀纪事》芦花荡
  • 4.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这样写道:“元罗贯中的《三国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三国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请以《水浒传》为例,从题材选择、艺术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中任选一个右面、谈谈古代白话小说的特点。
  • 5. 观星望海,赏花看树,去做自然的孩子。参考下面两位诗人写的小诗,请你也写一首类似的小诗。要求:形象恰当,情感丰富。
    星月的由来
    顾城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绝句
    罗青
    每一棵树
    都是一行会生长的绝句
    枝丫间跳跃着的鸟雀
    是不断移动的标点

    诗歌题目:      
    此处不用写你的姓名
                     
    ​​​​​​​                 
    ​​​​​​​                 
    ​​​​​​​                 
  • 6. 【俯仰草与木】联读古诗文,完成以下任务。

    【甲】望江南·春

    宋·苏软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零风软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鸪鸣。春色属芜菁。

    【注释】①舞(yú): 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

    【乙】南湖____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表病减心情。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丙】极乐寺纪游

    明·袁宗道①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②,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地黄斑剥若大鱼大可七八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国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③,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①袁宗道,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公安派”诗人,崇尚本色,反对罩拟,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著称,②绀殿(gàn diàn):指佛寺。③挂进贤冠:进贤冠是古时信者所的一种表示身分的细布冠,“挂进贤冠”的意思是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④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谓之情障。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以水田

    查阅词典法:①表示房屋的量词:②间或,断断续续;③秘密,暗中:④夹杂,参杂;

     (填序号)

    参考成语法:目不

    思立亦以为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日分韵

    课内迁移法:日更定矣

    (2)、用“/”给文中划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3)、根据诗词内容,以“早”或“暮”补全【甲】和【乙】两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

    【甲】诗我选择 ,【乙】诗我选择 , 理由是

    (4)、联读三篇诗文,师生们展开了以下讨论。请你参与讨论,补全对话内容。

    老师:袁宗道钦慕白居易、苏轼,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白苏斋”,让我们一起探寻诗人的写作秘密吧。

    小A:优秀的诗文作者就像高明的摄影师,可以定点观察,如【乙】诗中,诗人立足“湖边”欣赏南湖春光:也可以移步换景,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如【甲】词中,此人以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写自己的酣咏场面;又如【丙】文作者从高平桥骑马至“

    小B:优秀的诗文用词也很讲究,如【乙】诗“翅低白雁飞仍重”中的“重”字应该 , 原因是

    我:要成为古人的知音,还需要抓住关键语句,领会言外之意,面对明媚春光,三位作者的心情各有不同。苏轼面对大好春光,透露出游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情怀;白居易;袁宗道 。

二、【活动二】体悟自然与生命.人生“风景”多奇异。或传奇,或荒诞,或坎坷,生之所遇,往往令人深思。(24分)

  • 7. 【反思人与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任务。

    白鸦

    邢庆杰

        那对白色的乌鸦从空中扑向他的一瞬间,朱老三从梦中惊醒了,直挺挺地坐了起来,脸上、身上全是汗珠子。

        窗外,电闪雷鸣,雨声如爆。

    奇怪,好多年前的事了,咋又梦见它了呢?

    朱老三翻身下了床,右腿划着半圆,一瘸一拐地走到饭来前,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大前年的一天早晨,朱老三的右腿忽然就不听使唤了,西医、中医都看了,打了无数针,吃了无数药,也没治好。

        朱老三重新躺到床上,却再也睡不着了,他的脑子里,全是耶对白色的乌。

    朱老三是个护林员,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护林员主要职责就是防火防盗伐。但真的敢来伐树的人并不多,最让他头痛的,是那些来砍树枝的人,那年月,农村穷,老百姓买不起煤,冬天取暖做饭,全靠晒干的树枝子这种“硬柴火”,自家的树枝不够烧的,就都打起了集体林场的主意,朱老三原则性很强,他自己决不上树砍树枝子,但他有一个办法:拆鸟窝。一个硕大的鸟窝,足够一家人烧半个来月的。

    那年冬天,儿子刚刚出生,家里那三间四面进风的房子需要取暖,他就把留了多年的一个最大的鸟窝拆了。那个鸟窝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他从中午一直拆到太阳西斜。拆到最里层时,免有了意外的收获,里面有四只鸟蛋。

        朱老三用地排车把拆下来的柴火运到家里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整个天空红彤形的,让寒冷的冬天有了一丝暖意。他正从排车上却柴火,忽然面前掠过一阵冷风,他下意识地缩了缩头,一只鸟儿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头皮火辣辣地疼,用手一摸,满手掌的鲜血。他惊恐地抬起头,两只白色的影子正冲他俯冲了下来!他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棍,迎面抡了出去!由于用力过猛,旁边的排车被撞到了,压住了半个身子……鸟儿惊叫着,留下了几片白色的羽毛,落在了对面的房顶上。是乌鸦,两只纯白色乌鸦,冲他愤怒地鸣叫!他然明白了,下午拆的鸟窝,应该是这两只白鸦的家,它们寻仇来了。

        那天晚上,他把四只鸟蛋煮了,给妻子补充了营养。两只白鸦在他的屋顶上叫了一夜,吵得孩子哭叫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发了高烧,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折腾了半个月才退下烧来,但孩子从此落下了突然惊殿的毛病。而朱老三被压过的右腿从那以后就不听使唤了,

        朱老三把鸟枪装满弹药,开始找那两只白鸦寻仇,但那两只白鸦再也没有出现过,02天快亮的时候,朱老三打了个盹,醒来时太阳已经一杆子高了。

        推开屋门,朱老三吃了一惊,门前的水洼里,躺着两只白色的乌鸦。望着曾经的仇家,朱老三竟没有丝毫复仇的快感,而是从心底升起一阵兔死狐悲的伤感:____ 。【此处是主人公在喟叹(kuìtàn),意思是因感慨而叹气、叹息。】

        他踩着一地的泥泞,走出院子,吃惊地发现,院外的小路上,也躺着十多只死鸟,有燕子、麻雀、啄木鸟……昨天晚上的风雨太大了,无家可归的鸟儿都被风雨打了下来。

        把所有的鸟儿都埋葬之后,朱老三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脑海里不断闪现二十几年来他拆除的那一个个鸟窝,他第一次感觉到,那简直就是作孽!

        三天后,朱老三找出了祖传的木匠家什,伐倒了两棵枯死的榆树,用大锯把它们拆成板子,就开始在护林屋里制做乌窝。他有祖传的手艺,整个鸟窝,没用一颗钉子,所有的木板都是用卯榫扣起来的。鸟窝的出口处,上下各安上了一个巴掌大的平板,上面的遮雨,下面的供鸟儿站立,他对自己设计的鸟窝非常满意,就按这个样品,日夜不停地做。困了就到排车上睡一会,饿了就啃个冷馒头,渴了就喝点自带的白开水。一个月后,他把所有的木板都用完了。他数了数,一共做了四十八个鸟窝。

        朱老三用了十几天功夫,把四十八个乌窝均匀地安在林场的各个位置。在未来回回的路上,他欣喜地发现,最早安的几个鸟窝,已经有鸟儿出入了。

        在安装完最后一个乌窝回来的路上,他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停下来想了想,却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劲,就不再想,继续走了几步,才发现,自己的右腿不知什么时候不画圈了,恢复正常了。09)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上,在心里估算着能做多少个鸟窝。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有减)

    (1)、请根据情节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情节

    朱老三

    白鸦

    开端

    梦中惊醒

    寻仇朱老三

    发展

    失去安乐家

    高潮

    持枪寻仇

    高潮

    回巢喜安家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线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他正从排车上却柴火,忽然面前掠过一阵冷风,他下意识地缩了缩头,一只鸟儿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头皮火辣辣地疼,用手一摸,满手掌的鲜血。(从词语或句式角度赏析这个句子。)

    (3)、小说第13段是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请你将主人公的“喟叹”补充完整,并分析朱老三作为守林人在小说中的形象变化。

    补充“喟叹”内容:

    形象变化:

    (4)、小说以“白鸦”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和相关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1】

        有人评价新锐作家邢庆杰,他试图挖掘出小说之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在物质世界里定位精神价值的存在。邢庆杰自己说:在创作中,我之所以把结尾写得较圆满美好,一是对美好的一种寄托和向往,二是把读者引向光明,使人们从作品中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看到希望,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我想,这也是文学艺术的社会责任。

    【链接材料2】

        春秋时晋文公焚烧树林寻找介子推(人名)时,当时有只白鸦绕着烟雾鸣叫,甚至停在介子推的身旁,这样大火就烧不着介子推。晋国人很赞美它,修建一座高台,起名叫思烟台。还令人栽种象征仁爱、长寿的树木。《吕氏春秋》中写到:树木最美的,有寿木之华彩的,就是这种树。白鸦很有识辨能力,在当时被称为“仁鸟”。据说,遇见这种鸟,有重生的希望。(出自王子年《拾遗记》译文版有改动)

  • 8. 【感悟风与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任务。

    宋词中的“意难平”为何触动人心

        ①“意难平”,出自南宋孙应时的《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一诗:“芯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而宋词却能将“意难平”的情绪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这种闲情愁绪,如同贺铸描绘的“一川烟草,满城风东,梅子黄时雨”,萦绕笼罩在宋词里。

        ②宋词里为何弥漫着如此多的“意难平”呢?这跟特殊时代背景下词作者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诸位顶流宋词名家,多是人生跌宕起伏,情感、仕途、家国多种不如意交织,最终不平成就了词章,失意酿成了诗意。

        ③宋词中的“意难平”并不单一,而是角度多元、情感丰富,能契合人生中多种不如意时的情境,更易引起共鸣。

        ④如情感上的“意难平”。若是相爱不能相守,可读情路崎岖的柳永,读他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若是爱而不得,可读陆游,在《钗头风·红酥手》里品尝他和唐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无限伤感:若是永失所爱,可读苏软,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里咀嚼他和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一往情深。

        ⑤如仕途上的“意难平”。可以读秦观,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波”中,期待“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品饮“桃源望断无寻处”“成此恨无重数”的无奈。可以读蒋捷,从“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意气风发到“壮年听雨客舟中”的壮志未酬,至晚年“听雨僧庐下”“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与时光握手言和。生命历程中的那些无力感和苍凉感在宋词里都有生动体现。而这种词句的流淌、氛围的营造,击中了很多人心中柔软的一面。

        ⑦但宋词之所以有魅力,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意难平”并非只是一味沉沦,而是有节制的伤感。比如姜夔,这位科场失意的白衣秀士,一生不平愤懑之事虽然不断,但他的词风却是清空骚惟,“如孤云野飞,去留无迹”。如他正月看灯写的词,前句虽是“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的伤感,后句却转为“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的接纳与和解。

        ⑧宋词中的“意难平”不只是愤懑,而是走向了旷达。比如苏轼,他和苏辙中秋不能相聚时,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还较为凄凉,但过渡到中间已开始用“此事古难全”化解,最后笔一转,变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希望。他困在黄州时,这种不平和愤懑之气,也被他咀嚼消化,变成“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旷达,化成“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执着。

        ⑨宋词中的“意难平”最振奋人心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小我的“危难平”,而是积攒了力量、酝酿了希望,走向了民族家国的大情怀。比如辛弃疾,这位少年时叱咤风云、取故将芮级如囊中取物的马上战将,人生的下半场却辗转各地、报国无门。在马放南山、刀剑入库之后,他选择了写词,尽管词作中也常流露出失意的感慨,可终究峰回路转,变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释放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凝练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这也是人们钟爱辛词的最大缘由,它让人们有一种勇于前行、走出困境的力量。只要不放弃,笔墨和刀剑都是报国的利器。

        ⑩意难平时,可读宋词,既可在婉约词的共情共鸣中得到抚慰和治愈,更可在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豪放中积蓄力量,走出困境——“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选自“浙江宣传”2023年11月15日,有删改)

    (1)、以下是梳理本文内容后做的思维导图,请补全完整。

    (2)、有人认为第④和第⑤段引用的诗词过多,有堆砌之感,对此你怎么看?请简析。
    (3)、同学在整理“论据要言之有据”素材时,发现教材就是最好的资源库。下面开发的教材论据,哪项放在第⑨段作为论据合理?请结合词人的时代背景或经历,从“论据与论点契合”的角度进行判断并谈谈理由。

    位置

    教材中的宋词

    教材中的宋词

    第⑨段

    A.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B.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朱敦信《相见欢》: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我认为项放置该段作为论据合理,因为

三、【活动三】抒写自然与生命(50分)

  • 9.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然,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行走在自然中,就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人生哲理,吴均徜徉于富春山水,感受着放逐山水之间的恬淡与超然,陆游见雨后梅花零落成泥却香气如故,托物寓意表明自己虽处境艰难却不改初心。古人在自然山水间愉悦身心,寄托情思,让我们也走向自然吧,去读一片叶,一棵树,一朵花,一粒种子……

    对此,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请你自拟题口,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发感想,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