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学习过质量和重力知识后,八年级的小华同学估计自己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
    A、500N 50kg B、50kg 500N C、50N 500kg D、500kg 50N
  • 2. 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主要原因是( )
    A、冬天灰尘多 B、冬天气温低 C、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D、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 3.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 4. 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 5. 小丽同学周末去超市购买一些零食,爱吃的零食装满了塑料袋,回家时,小丽同学感觉到手受到一个较大的向下拉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塑料袋 B、零食 C、地球 D、塑料袋和零食
  • 6. 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用同样大小的力来拧,就容易拧开了,这是通过改变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
  • 7. 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 B、甲的密度为0.5g/cm3 C、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 8. 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种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空心正方体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 9.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食用油密度时,小明和小丽各提出了一套实验方案.

    小明的方案是: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植物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小丽的方案是: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将食用油倒入量筒一部分,测出食用油的体积,再测出剩余的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谁的方案测量的结果较准确

    A、小丽 B、小明 C、两方案效果一样 D、无法判断
  • 10. 小兰想测量妈妈的吊坠的密度,她在学校实验室借来了实验器材用天平测出吊坠的质量为m0.测体积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她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吊坠的体积:

    A.在水面处做标记 
    B.取出吊坠         
    C.加水到标记处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吊坠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吊坠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吊坠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2则“吊坠”的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m0m1m2ρ表示)

    A、m0m2m1 B、m0m2m1ρ C、m0m1m2ρ D、m1m2m1ρ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共26分)

  • 11. 卢瑟福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组成.
  • 12. 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的.同时桌面会发生微小形变,这时桌面会对手产生力.
  • 13.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选填“大”或“小”).
  • 14. 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电荷(选填“正”或“负”),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 15.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 , (填合适的单位);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乙瓶液体密度.(后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6. 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到力作用的缘故.

  • 17. 甲图是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的实验,实验时应先沿管壁倒入(水/酒精);乙图是为了证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将两个铅柱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实验时观察到铅柱底面不平不干净,要如何处理:.

    甲 乙

  • 18. 为了得到20g的酒精,可是手边没有天平,只有粗细不同,但量程一样的两个量筒,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我们只要量出mL酒精就可以了,为了准确一些,应该选用一点的量筒测量.(选填“粗”或“细”)
  • 19. 用刻度尺测量一正方体物块的边长如图甲,用托盘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如图乙,则物块质量为g,密度为kg/m3.

    甲         乙

  • 20.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可见其具有很好的(选填“导热”或“隔热”)性.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8×103kg/m3 , 从常温加热至900℃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90%,此时其密度为kg/m3
  • 21.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出雪的厚度为h1 , 脚印的深度为h2 , 就可以估算出积雪密度ρ=  ρ

  • 22. 小刚利用弹簧测力计制成一杆简单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已知秤钩下的容器重G=1N , 容积V=100mL , 在容器中加满被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那么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N的刻度上,此“密度秤”的最大测量值是kg/m3.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4分.解答28、29题时,写出必要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

  • 23. 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所示,用右手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选填“蓬松”或“紧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而右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乙中a、b所示装置都可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在图b中,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图a的工作原理与图b(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甲        乙

  • 24. 课堂上老师实验探究了“重力的方向”,请小明上台和他配合完成.

    甲        乙        丙

    (1)、如图甲是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小球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并让其自由下垂,此时通过悬线的方向来确定的方向,其原理是.
    (2)、如图乙,为进一步研究重力的方向,小明缓慢改变支架与桌面的夹角,观察到悬线的方向(选填“改变”或“不变”),如图丙,为判断悬线的方向,需要创设一个水平面,小明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将小球浸入水中,待水面静止,缓慢改变支架与桌面的夹角,用量角器可测出悬线与水面的夹角始终为度,由此可判定悬线的方向.
    (3)、请在图乙中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 25.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相对于A实验,B实验中木块上加砝码是为了增大(选填“砝码对木块”“木块对木板”或“木板对桌面”)的压力,A、B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A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进行探究,这种做法(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4)、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丽同学(一定/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 26. 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表1中.

    甲         乙

    (1)、测量物体重力前,要将弹簧测力计在(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其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选填“水平”或“垂直”);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3)、由此得到该实验结论:;我国已经拥有自己的“天宫空间站”,如果宇航员用同样的器材在空间站内(选填“能”“不能”)完成该实验探究;
    (4)、第2小组同学则认为“物体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形状有关”,他们以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该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评价:.

    表2

    表1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N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橡皮泥

    正方体

    4.8

    重力G/N

    1

    2

    3

    4

    5

    球体

    4.2

     

    圆锥体

    3.6

  • 27. 小明想鉴定家里的一个金属块是什么材料,于是他找来了天平、量筒等器材,进行了如图示实验:

      

    甲         乙                丙

    (1)、使用托盘天平进行测量时,应将托盘天平放置在台面上,先将标尺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再调节 , 使天平平衡.
    (2)、利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m1 , 如图甲所示,为g;小明用细线拴住物体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密度为kg/m3.(忽略细线对实验的影响)
    (3)、小明根据已知的质量,又想到一种方法测量密度,操作如图丙所示,步骤如下:

    ①用电子秤测出大碗的质量,读数为m2

    ②将装满水的小碗放入大碗中,轻轻放入金属块使之完全浸没;

    ③取出小碗与金属块,且无水溢出,用电子秤测出此时大碗的质量,读数为m3 , 计算得出金属块的密度ρ=(用m1m2m3ρ表示)

    ④利用此方法测得金属块的密度(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理由是:.

  • 28. 一个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求:
    (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cm3
    (2)、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 29. 一辆自重是4.0×104N的卡车,装着24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求:(g取10N/kg)

    (1)、卡车自身质量是多少kg?
    (2)、这辆卡车总重为多少N?
    (3)、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