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地区2024届小升初语文5月模拟预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9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对学生不应存有偏见之心,应一视同仁 B、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正玩得热气腾腾 C、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D、外国的建筑风格和中国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 2. 下面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无缘无 B、为是其智若与 自愧 C、弈秋,通国之弈者也 与人为 D、声泪下 虽与之
  • 3. 下列词语中正确的是( )
    A、焉之非福 B、司空见贯 C、无独有偶 D、死的其所
  •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骗(hǒng) 袭(qīn) 样(mó) 果实累(léi) B、(xuē) 外(fèn) 境(chǔ) 蛮(hèng)无理 C、(jìng) 养(xù) 静(pì) 明晃(huǎng)
  • 5.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uái) 石(luǐ) 心平气(hé) B、(jí) 依(wēi) 翻箱柜(dǎo) C、静(bì) 徒(fěi) 司见惯(kǒng) D、(yù) 搅(huo) 而不舍(qì)
  • 6. 下列引用名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等到老了一事无成的时候,才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要知道别人比你更加积极努力。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发惊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D、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我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7.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zhì) 月(zhēng) 鸿毛(hóng) 眼(zhǎ) B、会(yàn) 台(jiē) 水(gāng) 底(chě) C、查(sōu) 偏(bì) 幼(zhì) 花(pǔ) D、弄(huò) 洗(cuō) 苗(suàn) 口(wěn)
  • 8. 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效果不同的一句是( )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小军在全县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夺冠,高兴得一蹦三尺 C、毛主席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 D、天寒地冻,他穿了厚厚的羽绒服
  • 9.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
    A、马观花 远高飞 B、蹈火 扬止沸 C、过犹不 望尘莫 D、挺胸 群龙无
  • 10. 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走出疫情的影响,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如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真是“____”。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 11.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阐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个观点。
    (2)、“慷慨、慈祥、不屈、虚荣”这几个词语感情色彩相同。
    (3)、“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和“拔得头筹”的意思相同。
    (4)、我们在即兴发言时可以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5)、《匆匆》以问句结尾,呼应了开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返的慨叹,余味悠长。
  • 12. 句子加工厂。
    (1)、花儿在嘲笑我,小鸟在批评我。(仿写)
    (2)、【诗有浓情】“死去元知万事空,”,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杜甫初听到平定叛军、收复国土消息时的喜极而泣;“ , 出没风波里,”这是范仲淹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了。(修改病句)
    (4)、请用“……一律……清一色……都……”写出“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节目着装整齐的情境。

    同学们的服装好看又整齐:

    (5)、疫情压不弯中国的脊梁。(改为反问句)

二、快乐阅读。(30分)

  •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流不进大海,就流进杯子

    ①我曾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用文具盒夹住前排女生的头发,在老师粉笔盒里放一只青蛙,让课桌抽屉里雏鸟的叫声响彻整个教室。

    ②父亲吊起我的双手,用粗粗的皮带抽打我。但重重的体罚只会加重我的叛逆。最后一次,我打碎了全教室的玻璃。

    ③我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做好了种种应付老师的心理准备。我想,老师这次一定不会轻易饶我的。

    ④老师安详地坐着,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意外地,老师叫我坐下,和颜悦色的。这让我猝不及防,我有些惶恐,也有些不明就里。老师问:“你说这杯子里的水像什么?”我感到意外,想了想,说:“像杯子.”

    ⑤老师点点头说:“对!你再看看面盆里的水像什么?”我说:“像面盆!”“再看看塑料柄里。”我迷茫了:“像塑料柄呀!”我弄不明白,到底水像什么呢?

    ⑥跟着老师,我走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烂泥塘边,烂泥塘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散发出熏人的恶臭。老师指着塘里的水说:“这里也是水,你愿意做这里的水吗?人有不同的状态,进入了不同的状态,就如同水进了杯子、面盆、塑料桶和烂泥塘。”

    ⑦那个冬日,走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自责。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指着远方跟我说:“一路同学,你很聪明,我希望你将来能流进大海!”

    ⑧流进大海,人生的形状就像大海,获得了大海的丰富和博大。几年过去了,我没有流进浩瀚无垠的大海。可是,想起老师的话,我常常从梦中惊醒:不能流进烂泥塘而万劫不复!如果人生像水一样注定要流进某个容器,我愿意像杯子、像面盆,哪怕是塑料桶。即便没有大海的宽阔和深沉,即便平庸,但是,活得简单、干净、透明、实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平庸—— 反义词:和颜悦色——

    (2)、根据意思找出词语。

    ①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②形容广阔无边,多比喻大海或天空。

    (3)、在老师和“我”谈话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在不断地变化着,找出文中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看到老师和颜悦色时的 , 由老师问起水像什么时的 , 到在回来路上产生的

    (4)、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联系生活,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5)、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请至少用2个成语来评价一下这位老师:这是一位的老师。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吧,临近毕业之际,请你写句赠言送给他(她)吧。

    赠言:

    (6)、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相比,你赞成谁?并说说理由。
    (7)、赞美老师的古诗词句有很多,请你写两句。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读书(节选)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借着看书。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饿得狂叫。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一蹦三尺高,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⑥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因为我沉浸在书里。

    ⑦童年,我对书总是那样的痴迷,因为它带给我不少乐趣。

    (作者:莫言)

    (1)、儿时的“我”最大的乐趣是
    (2)、“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为了看《封神演义》,“我”给同学家拉磨;为了看 , “我”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为了看《破晓记》“我”;为了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读。
    (3)、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夸张 比喻】的手法写出“我”高兴的心情。请你也用同样手法写一句话,表达一种心情。
    (4)、请在第⑤段横线处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话,具体表现“我”看书入迷的情形。

    他看书时,我就像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

    (5)、下面关于短文开头和结尾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表达真情实感。 B、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余味悠长。 C、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加深印象,深化主题。
    (6)、莫言在1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 1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毒,各年龄段人群均对其没有免疫力。它主要以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潜伏期5~6天,1~14天出现症状,主要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和干咳。对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以导致重症肺炎的表现,出现呼吸功能的衰竭,具有一定的致死率。

    【材料二】

    【材料三】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mào dié)老人,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②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这时,钟南山院士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防治“非典”的方案,获得了1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院士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③“非典”过后,钟南山院士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坚持在看病出诊的一线工作。

    ④17年后,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这位八十四岁高龄、头发花白的老者,又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1月18日,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接到通知连忙赶往武汉,1月3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从武汉飞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国务院常务会,就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等提出具体建议。在前往武汉时,他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高铁。到了武汉后,他又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有媒体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⑤在被确诊感染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的情况下,钟南山院士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他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钟南山院士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膛热血。

    ⑥中国的疫情还没有过去,钟南山院士又忙于与多国视频,分享中国抗击疫情的成果和经验,走向拯救全世界的道路,他从中国的“神”成为了世界的“神”!

    以上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结合【材料一】,对下列说法做出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并说明理由。

    观点

    判断

    理由

    老人和孩子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

    只要带口罩,和新型冠状病人在一起也没有关系

    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死亡

    (2)、【材料三】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数字加以说明,这是为了具体形象地说明:
    (3)、小明从疫情的奶奶家回北京,在家过了5~6天潜伏期,就出去和同学玩去了,你觉得对不对?为什么?(至少结合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运用以上阅读材料,在“学习前辈”活动中做一次发言。在方格中简要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根据对材料的整体把握,给发言起个题目,写在表格中。

    列出发言提纲(可以用文字、图示等形式呈现)。

    具体要求:①题目与提纲相符合;②在提纲中注明详略安排;③详细发言的部分,要体现出对至少两个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

    题目:《

    提纲

三、习作(30分)

  • 16. 征稿通知

    亲爱的同学,学校微信公众号正在火热征稿中!本期征稿主题为“味道”。生活中,我们品尝过各种各样的味道:爱的味道、眼泪的味道、成功的味道、失败的味道……“味道”一词,引起了你怎样的回忆?请围绕主题,自拟题目,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期待你的作品能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