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
1. 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 B、陶瓷花瓶 C、不锈钢盆 D、纯棉衬衫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熄灭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移走蒸发皿
3. 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铜与铝同族,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3 B、铟属于金属元素 C、铟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D、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航标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作燃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等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K2MnO4 B、氯离子结构示意图——C、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 D、2个水分子——2H2O
6. 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图甲所示物质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4:717. 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三种 B、b点时,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C、c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中含有Ag、Cu D、d点时,溶液呈无色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成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破斧沉舟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9. 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催化剂的种类 B、
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淘米水浇花 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11. 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柳絮轻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原子间存在引力12. 下列有关厨房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抽油烟机吸油烟——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C、起瓶盖的起子——省力杠杆 D、煮粥时纯碱放多了加醋调节——发生了中和反应13. 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A、纯净物:乙醇、液氧、冰水混合物 B、导体:人体、食盐、铅笔芯 C、晶体:铁、玻璃、海波 D、复合肥料:硝酸钾、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铵14. 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蔗糖溶解后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B、乙:使用浓盐酸比使用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更快 C、丙: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上升 D、丁:稍稍用力拉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
15.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1)、依据现象 , 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E处毛玻璃片不掉落的原因是。16.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白米饭、红烧鲤鱼、清炒菜花的主副食中,富含蛋白质的是。(2)、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3)、下列布料在灼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填“纯棉”、“羊毛”或“腈纶”)。(4)、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为安全起见,应采取的措施是。(5)、铝比铁耐锈蚀的原因是。1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甲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时白磷(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2)、图乙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对比两处白磷产生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3)、图丙实验验证了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X可能是。18.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涑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即“涑帛”的方法为利用“灰”和“蜃”混合加水后所得的溶液来洗涤丝帛,某小组设计制取所用洗涤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贝壳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钾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2)、反应②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4)、F作为一种化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混用。19. 体操、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都要在手上抹些白色粉末,此粉末为防滑粉,又被称为运动镁粉。兴趣小组对防滑粉的性质进行了探究。(1)、【查阅资料】如图1所示,是某防滑粉的包装说明。根据包装说明中防滑粉的用途,说明碳酸镁具有较强的性。
(2)、【探究Ⅰ】碳酸镁的溶解性如何?【实验1】碳酸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20℃时,将2g防滑粉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探究Ⅰ】碳酸镁溶液的酸碱度如何?【实验1】中碳酸镁溶液的pH约为9。
【实验2】用pH试纸测量
【探究Ⅱ】碳酸镁的热稳定性如何
【实验3】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A中有白色固体剩余,试管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B浑浊图
【表达交流Ⅰ】根据碳酸镁的性质和【实验3】中的现象,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时,先从试管B中取出导管,再停止给A试管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5)、实验结束,取试管A中冷却后的白色固体于烧杯中,进行如下图4所示实验,并证明固体中碳酸镁已完全分解。【表达交流Ⅱ】 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
(6)、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X是。(7)、【拓展应用】生活中存放防滑粉时应注意。20. 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实验来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再逐滴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