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中评价试卷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特点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C、第二性征开始发育 D、身体代谢速度缓慢
  • 2. 很多同学在小学时养过家蚕。在养蚕的过程中,观察到家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完整阶段是( )

    A、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受精卵----幼虫----成虫 C、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D、幼虫----成虫----受精卵
  • 3. 项目组同学将火龙果的肉质茎处理后插入土壤,肉质茎不久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称为( )

    A、扦插 B、嫁接 C、分根 D、压条
  • 4. 以下四种动物中,受精方式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 )
    A、乌龟 B、狮子 C、蝴蝶 D、青蛙
  • 5. 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单细胞真菌,可以用于发面、酿酒等 B、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③是主要靠出芽生殖,部分种类对人体是有益的 D、④主要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 7. 如图是学习声音知识时所用的几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击鼓时用力不同,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观察振动快慢,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 8. 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 9.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 10. 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11. 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 B、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土壤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D、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
  • 12.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先进行甲组实验,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进行乙组实验,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放在空气中数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实验中仍保鲜的是B瓶 B、甲、乙两组所控制的变量都是空气 C、数日后,乙组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了 D、该实验证实了细菌是自然产生的
  • 13.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能成像 B、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 14. 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 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与 P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9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20 米/秒 B、25 米/秒 C、30 米/秒 D、40 米/秒
  • 15. 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 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移动,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 16. 图甲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A]有长长的尾巴,能游动。
    (2)、[C]形成的场所在图乙中的[]
    (3)、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 17. 图甲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过度使用眼睛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处于痉挛状态,造成晶状体过厚,焦距过(选填“大”或“小”),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眼球前后径变大,即使睫状肌完全放松,远处物体的所成像的像距仍然(选填“大于”或“小于”)眼球前后径,此时就发展为真性近视。矫正近视需配戴的镜片是(选填“乙”或“丙”)。

  • 18.
    (1)、如图所示,当一束光射入杯中,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逐渐加水的过程,折射角(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右图所示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大鱼应该选择A,B,C哪条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选填“A”、“B”或“C”)

     

  • 19. 有甲、乙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如图所示。

             

    (1)、由花的结构可以推测,属于异花传粉的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
    (2)、乙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应具有的特点(写两点)。
  • 20. 小金坐飞机时,经常要晕飞机。妈妈不停地和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减弱他不舒服的症状。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晕飞机主要是由于图中(填字母)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
    (2)、妈妈讲话的声音会引起小金耳朵中的振动。
    (3)、小金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有别于他人。
  • 21. 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通过蓝色玻璃板,在白纸上观察到的光带颜色是。 
    (2)、用绿色的纸屏直接吸收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带,观察到纸屏上出现的颜色是
    (3)、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 吸收跟物体颜色(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色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 22. 小东站在试衣镜前,离镜子近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大些,离镜子远时感觉看到自己在镜内的像就小些。基于上述生活经验,小东同学借助家中常见生活物品来探究平面镜成像大小的特点。
    (1)、[建立假设]平面镜成像时,.
    (2)、[器材选择]厨房与客厅之间的玻璃门、拖鞋若干等。

    [方案设计]

    ①将左拖鞋放在客厅的某一位置(如图甲);

    ②将另一只拖鞋移至厨房,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

    ③观察移至厨房的鞋与左拖鞋所成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④多次改变左拖鞋到玻璃门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

    [交流讨论]

    器材选择时,小科应选择(填“方案1”或”方案2”)两只拖鞋做实验。

    (3)、实验过程中,若像与左拖鞋不能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有 (____)
    A、厨房地面比客厅高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C、玻璃门与地面不垂直 D、玻璃门下端有金属框影响,不能完整成像
    (4)、若出现成像较暗,不易辨识的现象,你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 23. 黎小豆是一种杂粮作物,为了研究播种深度对黎小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大小均匀、饱满无损的黎小豆种子,分别按 4cm、6cm、8cm、10cm 播种深度,等间距播种到四个相同容器箱中,每箱各播种 150 粒。实验期间各箱中环境条件保持一致;

    ②以幼苗出土2cm左右为出苗标准,每隔24小时测定各箱中的出苗率,数据处理后如图 2 所示;

    ③播种第10天,取出幼苗烘干,称取整株干重(主要是有机物),取平均值后绘制成图3。

    根据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播种深度;实验中有遵循“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操作是(填写实验步骤序号)。
    (2)、黎小豆种子萌发时,图1中的(填写序号和名称)最先突破种皮。
    (3)、结合图2和图3,如果请你帮助农民播种黎小豆,应选择厘米深度播种更合适,原因是。(说明一个理由即可)
  • 24. 小金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观察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
    (1)、根据光路的特点,小金确认反射角为(选填“α”“β”或“γ”)。
    (2)、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由数据可知①处为度。

       

    (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由此可推测,②处的数据θ范围是

    A.11.3°<θ<35.4° B.11.3°<θ<30°

    C.30°<θ<35.4° D.15°<θ<45°

  • 25. 小科的妈妈用酸奶机制作了酸奶,这引起了小科的兴趣。图甲是妈妈制作酸奶的3步曲。 

     

    (1)、制作前用开水冲烫器具的目的是
    (2)、发酵时酸奶机内部是恒温设置,小科很好奇酸奶机内部设置的温度,查阅资料获得乳酸菌活菌数与发酵温度的关系图(如图乙),小科分析图后认为酸奶机内部应该设置的温度才能制作最佳的酸奶。
    (3)、小科取出妈妈自制的酸奶,取了一小杯,发现色泽呈乳白色;用汤匙搅拌,均匀且细腻;而且有酸奶特有的香味。小科根据说明书上的评价标准,给妈妈打了一个综合等第为

    项目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色泽

    乳白色

    微黄色

    有其他颜色

    组织状态

    均匀细腻

    均匀有少量颗粒状

    有固液分层

    气味

    有发酵乳特有香味

    有牛奶香味

    特别酸的气味

四、解答题(26题6分,27题4分,28题4分,29题4分,共18分)

  • 26. 按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1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相应透镜。

    (2)、如图2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3)、画出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50牛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的力的示意图。 

     

  • 27. 如图是比较归纳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据图回答:

    (1)、昆虫的发育有两种方式,其中的家蚕一生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 
    (2)、若“I”代表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在发育上的共同点,则“I”表示幼体和成体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差异大,称为发育。 
    (3)、若“II”代表昆虫和爬行类动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点 ,则“II”是受精。
    (4)、若“IV”代表昆虫、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则“IV”是(写出一点)。
  • 28. 第 19 届亚运会将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在杭州举行, 围绕“互联网+体育 ” 这个概念,“智能亚运 ”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如图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

    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无人机部分参数

    质量

    12 千克

    最大飞行半径

    5 千米

    最大航速

    50 千米/时

    拍摄速度

    11000 帧/秒

    (1)、当无人机下降时, 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地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某段高速公路上小轿车限速 120 千米/时 。一辆小轿车在通行 0.4 米的过程中,该无 人机拍摄小轿车的帧数为 110 帧,请通过计算判断小轿车是否超速。
  • 29. 如图所示, 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刚开始眼睛在 A 处看不到它。当小明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 一段时间后又看见了硬币。请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说明出现上述现象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