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少年诗词大会”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汇聚起磅①____又温暖的力量。整个赛事,江西学子们踊参与,上百所学校近十万名学生参加,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众及评委们②____。

    (1)、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礴     yuè B、博     yüè C、搏     yào D、薄     yiè
    (2)、文中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强聒不舍 C、叹为观止 D、长吁短叹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该舞剧以鄱阳湖畔年轻渔女芦荻为主人公,透过个人视角,聚焦了鄱阳湖禁渔前后渔民生活与心态的变迁。借助精湛的舞蹈演绎、①____、独特的舞美艺术等叙事,呈现了鄱阳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态之美。②____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达到“美”与“共”的统一与意蕴整合。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B、《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画卷 C、《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描摹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D、《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
    (2)、以下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短语,与前后短语结构类型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音乐服装很精妙 B、音乐的精巧回环 C、服装的靓丽夺目 D、精妙的音乐服装
    (3)、文中横线②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以外部环境隐喻内心世界,充满诗意与浪漫。

    ②而鸟的翅膀意味希望的回归,丰美水草则隐喻生机勃勃的绿色生态。

    ③例如,重叠的渔网代表劳作的欢快,荷花象征着美好生态,鱼骨寓意竭泽而渔的恐怖。

    ④《大湖之灵》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A、④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 3. 巧妙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一项技巧,下列填入情境中的应对,最巧妙的一项是( )

    热衷科幻的王夏夏同学看到正在阅读中华传统诗词的刘冬冬同学,说:“读这些传统诗词有什么用?还是多看看科幻类作品吧,科技引领潮流,科技创造未来!”刘冬冬同学微笑着,对王夏夏同学说:“____”

    A、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有许许多多描写家园的经典之作,更有无数爱国忧民、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他们都是滋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沃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乘坐神舟驻足天宫的桂海潮送来中秋的宇宙级浪漫祝福,当科技乘上诗词的翅膀,你不觉得又增添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力量吗? C、科技固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你不能只强调科技这一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是不对的,请你立即纠正。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词表达的是文人心系天下、责任担当的真情实感,而科幻类作品都是编造的子虚乌有幻想,看科幻作品是浪费时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二月四日作

    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乙】

    定林所居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陆游当时落职闲居家乡。②定林:地名,名胜之地。

    (1)、下列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歌均是两位宋代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即景之作,描绘的景物既有静景,也有动景。 B、甲诗“早春”点明了季节,描绘了轻柔的风、瓦中残雪和飞蝶鸣鸠等景物。 C、乙诗中的“绕”字写出了溪和山的高峻明秀,“白云间”衬托出了溪山蜿蜒曲折的特点。 D、乙诗中“溪鸟山花共我闲”与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2)、补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两首诗中均有“闲”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乙诗的“闲”字抒发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自得,而甲诗的“闲”字

  • 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行数十步,田畴绮错 , 麦已萌芽。野鸟饮啄于陇畔,见人不惊。约又里余,抵一村,屋多茅茨 , 男子舂揄 , 妇人织丝,皆熙熙有自得之色。见不速客至,鸡飞于埘 , 犬吠于门,数人杂然问:“客舟避风至此耶?”余应曰:“然。”因询以此地县几里,皆相顾曰:“不知也。”询其何以不知,则曰:“我等皆佃人田者,家无赋税,又不负租,何缘入城?”因问:“城中此时较之黄年当益繁盛乎?”余曰:“兵燹之后,遍地瓦砾,所有房屋,十存一二。”因言粤逆扰时,村人将桥拔断,河中均钉木桩,是以三年中,贼未到。言讫方欲邀余入室献茶,适从者寻至,遂辞之。余沿路叹息,谓此亦今时之桃花源也。

    (选自《庸闲斋笔记·卷八》,有删改)

    【注释】①绮错:如绮纹之交错。②茅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③舂揄(chōng yú):舂米。④熙熙:和乐的样子。⑤埘:指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⑥兵燹(xiǎn):战火焚毁破坏。⑦粤逆:称“贼”。⑧讫:完毕。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顾 ②去  ③尝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城中此时较之昔年当益繁盛乎?

    ②方欲邀余入室献茶,适从者寻至,遂辞之。

    (3)、简要概括本文的“桃花源”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共同之处。你认为本文作者写“桃花源”有什么用意呢?
  •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美丽的大自然令我们神往,漫步杭州西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早春时节莺燕欢腾的景象令我们流连忘返;来到小石潭,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鱼游清澈潭水的画面“”让我们赞叹不已;行至塞北,层峦叠嶂,夕阳斜照下的一座边城顿显孤寂荒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画面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辞劳苦

    于广益

    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辛苦的劳动。成语“不辞劳苦”形容一个人的做事态度,虽然辛劳、辛苦也在所不辞。

    ②劳,会意字,本义是费力。《说文解字》:“劳,剧也。从力,荧省。”荧,表示火烧房屋,用力救火者的疲惫和辛苦,即“用力者劳”。“劳”的字形,从溯流来说是从“劳”简化而来,泛指一般的劳动、烦劳。引申为疲劳、劳累,如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因为劳而有功,又引申为功劳、功绩,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口舌为劳。”

    ③劳,最开始是简单的肢体活动,后来就发展为集体力和心志为一体的锤炼。《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劳其筋骨”就是经历身体的劳苦、疲累,甚至要忍受筋骨酸痛。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如果靠毅力坚持住了,就能磨炼意志、坚韧性情,从而增长本领,可堪大任。

    ④“劳其筋骨”是吃苦,更是“进补”,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清人徐荣《劝民》诗写道:“闲也过一日,劳也过一日。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清闲安逸并不能使人精力增长,而辛苦劳作却能使人筋骨壮实。可见,“不辞劳苦”虽说累,但能锻炼人、丰富人、提升人。

    ⑤“劳动之于提高才能的关系,就像食物之于人体的关系”,食物能给人体补充营养,劳动是提高才能的养料,而“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一个人对劳苦不推辞、不逃避,于身心发展大有裨益,那些吃过的苦终变成营养剂滋润自己,那些受过的累终搭成进步的阶梯提升自己。

    ⑥劳动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古人对此认识颇深。东晋陶侃赋闲后,不愿清闲度日,他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从屋里搬到外面,晚上又把砖搬回屋里。对此,他的解释是:如果生活过于安逸,恐怕以后难以担当大任,不利于收复中原的大业。正是这种不辞劳苦的处事态度,让陶侃一生颇有建树,成为一代名将。

    ⑦明代学者史桂芳曾在家书中教育子女:“吾命言儿、稽孙,不外一‘劳’字:言劳耕稼,稽劳书史,汝父子其图之。”史桂芳将耕作与读书并列而举,意在引导孩子热爱耕读劳作,只有不怕吃苦、踏实肯干,才能有饭吃,有幸福的生活。

    ⑧不辞劳苦对为官者而言,就是要勤政,多为百姓办实事、谋福祉。明代袁宏道在任吴县知县时,发现衙吏办事拖沓,到县衙等待讼决的人住满了客楼。于是他大力整顿吏治,省讼便民,尤其处理公案公允快速,办事之人往往只在县城吃一顿饭的工夫,事情就办结了。百姓称之为“升米公事”,称颂他为百姓办事勤快、效率高。

    ⑨“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时代图景的铺展离不开不辞劳苦者的付出。立足本职岗位,远离安闲、舒适、懒惰,勤于任事、苦干实干,在工作中勇于担重、担难、担险,最后,所有的“辛苦指数”都将转换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11月)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不辞劳苦”论述了劳动的范畴和作用,不辞劳苦的处事、为学和为官的态度。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口舌为劳”的“劳”的含义是指疲劳、劳累。 C、第⑤段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劳动的作用,第⑥段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证不辞劳苦的处事态度。 D、本文的论证语言严谨、逻辑性强,如第⑦段末句“只有”“才”等关联词的运用使得论述更严密,更有力。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仓颉在劳动中观察生物百态创造文字,鲁班在劳动中发明锯子、卷尺、云梯等工具,铸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B、喜剧女演员贾玲为了新电影凭借惊人的意志力瘦身百斤,最终成就了《热辣滚烫》,成为华语第一女导演。 C、李绅《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D、元·萨都剌《常山纪行·其二》:山溜涓涓山雨晴,村南村北鹁鸠鸣。行入五月不知倦,喜听农家打麦声。
    (3)、小语同学平时怕吃苦、怕劳累,读完此文,如果你是小语同学的朋友,请你结合本文观点,运用至少一种论证方法加以劝说。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殷淼)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开发量子点”方面做出的贡献。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一份媒体声明表示,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成功地发现和开发了如此小的粒子,这些被称为量子点的粒子现在在纳米技术中非常重要。

    ③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阿奎斯特说:“量子点具有许多迷人和不寻常的特性。重要的是。它们根据大小有不同的颜色。”

    ④据介绍,量子点正在为人类带来许多福祉。研究人员认为,在未来,它们可以为柔性电子产品、微型传感器、更薄的太阳能电池和加密的量子通信做出贡献。

    (摘编自《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评选结果揭晓三位科学家获奖》,《人民网》2023年10月6日)

    材料二:

    ①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晶体(纳米半导体),直径通常为2~10纳米。当施加电场或光压时,这些纳米半导体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且光的频率会随着其尺寸的大小而变化。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便可以控制其所发出的光的颜色。这种纳米半导体具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的特性(属于量子尺寸效应),自然界中的原子或分子也具有该特性,因而被称为量子点,也被称为“人造原子”或“量子点原子”。

    ②量子点通常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通过简单地改变它们的大小就可以改变其性质。如较小的会发出蓝光,较大的会发出红光和黄光。除了颜色上的变化,量子点的磁性、电性、热性和催化性也会随着它们的大小变化呈现不同的特性。

    ③现在,市场上最新款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都是利用量子点技术创建像素的RGB(红绿蓝)颜色,其色彩和亮度都非常惊艳。采用QLED技术的显示器具有超薄、高色域、柔性、高对比度等特点,可为使用者带来无与伦比的画质体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约8%的电视机屏幕使用了量子点技术。在美国,量子点技术相关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在2021年已经达到40亿美元。

    (摘编自青衣江《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百科知识》2023年第24期)

    材料三:

    ①虽然量子点非常小,但亮度极高,科学家可以利用量子点进行生物分子标记,这样可以很容易地追踪到生物分子在细胞中的位置和活动。例如,用量子点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基因或蛋白质的检测。这种检测技术有助于研究人员和医生进行基因表达的研究、高通量筛选实验以及临床医学诊断。此外,量子点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跟踪药物在人体内的运动,为研究药物的动力学和药效提供了有力手段。由于量子点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科学家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量子点来标记不同的生物分子,从而进行更复杂的研究。

    ②在光电子学领域,量子点技术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可以应用于光电探测器、光伏电池、激光器等领域。量子点的窄带隙特性使其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将推动太阳能技术的发展。

    ③量子点技术更大的潜在用途可能出现在量子计算领域,因为量子点可以作为量子比特的候选物理系统,用于构建量子计算机。目前,也有研究人员希望利用量子点产生的单个光子来制造光驱动的量子计算机。此外,量子点技术可以用于量子通信,有助于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信息传输。

    (摘编自《量子点:绘制绚丽纳米世界》,《文萃报》2023年第4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围绕量子点进行报道和阐释介绍,体现了当代科学家在量子点领域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突破。 B、材料一是一则新闻通讯,第一段电头后的内容是导语,报道了三位科学家获得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事实。 C、材料二主要介绍了量子点的大小、材料构成等特性,以及量子点技术在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上的运用。 D、材料三介绍了量子点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光电子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并预估其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前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三位科学家在“发现和开发量子点”方面做出贡献,让他们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B、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特点,并以“8%”和“40亿美元”等具体数据说明量子点技术的运用。 C、根据材料二相关文字介绍可知,图片中左上方最大的量子点发出的光的颜色是蓝光。 D、科学家利用量子点发出不同颜色荧光的特性,来进行药物的动力学和药效的研究。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鼓声安塞

    刘成章

    ①安塞在延安正北,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可是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我家的亲戚朋友去过安塞的屈指可数。只是听说,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一说可以通到山西,一说可以通到靖边。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从延安西川流来的那条河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满怀好奇心的少年的我常常望着滚滚而来的西川河水,充满遐想。

    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的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要不是挂着一块县政府的牌子,人们也许想不到它是个县城。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

    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

    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我心神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

    ⑤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

    ⑥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甲】而且,它好像变成了一群鸟儿,扑棱着翅膀,落上了如大树小树一般的各种语文课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

    ⑦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

    ⑧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市中心矗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捶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

    ⑨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炽烈。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乙】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

    ⑩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这北国的安塞、粗犷的安塞、强悍的安塞、谷子南瓜苹果飘香的安塞、【丙】走头头骡子三盏盏灯的安塞……在安塞,在日头映红的安塞,孩子们忘情地歌舞。

    ⑪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

    ⑫安塞的丘陵沟壑里奔腾着不少河流: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现在发现,在它的地层下,有更多的石油河。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

    ⑬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丁】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

    (选自《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3年15期)

    (1)、文章回忆了作者与安塞相交织的多个场景,作者彼时的心理感受也随着所闻所见的场景而变化,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填写以下表格。

    时间

    对安塞的所闻或所见

    “我”的心理感受

    少年时期

    有个神秘的飘桃花瓣的真武洞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去安塞

    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时

    安塞来的农村后生打腰鼓

    去年“我”回到延安时

    赞叹,欣慰,满怀希望

    (2)、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安塞农村后生和小朋友打腰鼓的表演,试选择恰当角度分析以下句子,把握安塞腰鼓的特点。

    ①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

    ②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鼓槌上的流苏飞舞,用语言极难形容。

    (3)、本文适合朗读,以下对文章四处语句的朗读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结合前文的“烟消云散”,建议朗读语气是低沉缓慢的,读出“我”内心的不在意之感。 B、乙:“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情绪的红”这些短语构成排比,重音在“红”字上,并适当拉长,读出“我”内心的喜悦欢腾之感。 C、丙:在叠词“头头”“盏盏”后停顿,读出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复叠词语的音韵美感。 D、丁:句子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朗读时建议语气由舒缓到高亢,重音在“蓬勃向上,永不沉沦”,读出“我”对安塞娃娃们的满怀期望和祝福之情。
    (4)、文章多处写真武洞的桃花瓣,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和第⑪段对真武洞的桃花瓣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名著阅读
    (1)、某班组织举办经典名著交流会,下面是四位同学分享的阅读名著后的收获,其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虽然是小说,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 B、《简·爱》:主人公简·爱出身卑微却自尊自强,是从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C、《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的“幻想三部曲”之一,因此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D、《昆虫记》:采用解剖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
    (2)、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请你从选择性阅读的要点出发,请你从选择性阅读的要点出发,就以下几位同学对《经典常谈》的阅读提供读书方法和阅读建议。

    学生

    阅读内容

    读书方法和阅读建议

    同学一

    查找汉字的来源

    同学二

    对中国历史饶有兴趣

    (3)、小兰同学在名著阅读中发现,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发生变化往往是有“导火索”触动的,请你从以下人物及触动事件中选择一项,结合情节简要谈谈人物性格的前后变化。

    ①《水浒传》林冲——风雪山神庙 ②《骆驼祥子》祥子——小福子上吊

五、写作(50分)

  • 11.  致远中学文学刊物《致远》正开展征文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题目,按要求写作。

    屈原披发行吟,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故土沦丧,他哀叹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辛弃疾满怀报效国家的热忱,岂料不得朝廷重用,赋闲于沿山带湖,只能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来聊慰忠肠。“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邓稼先在荒凉的大漠戈壁,以自己一片赤子之心换来了如今的岁月静好、国泰民安。

    ⑴题目一: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穿越历史,以《我和的对话》为题,在空白处填入材料中的一位人物的名字,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向“想象空间”栏目投稿。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⑵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向“感悟心语”栏目投稿。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