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实验中学房寨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世纪末,某举人在给皇帝上书时写道:“何以谓弃台民即散天下也?天下以为吾戴朝廷,而朝廷可弃台民,即可弃我,一旦有事,次第割弃,终难保为大清国之民矣。民心先离,将有见土崩瓦解之患。”这位举人给皇帝上书是由于(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英法联军的入侵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2. 下图是1917年至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些事件及其代表的历史潮流( )A、主张要摹仿古人 B、促进了教育的进步 C、维护了共和政体 D、遏制了列强的侵略3. 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一首好的歌曲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与时代旋律对应正确的是( )A、《毕业歌》——五四运动 B、《黄河大合唱》——解放战争 C、《地道战》——抗日救亡 D、《春天的故事》——土地改革4. 下图是“石家庄纺织企业一览表”,依据表中信息判断,石家庄纺织企业的发展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推进5. 下面的内容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是(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包括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社会主义道路 C、人民当家作主 D、自由、平等6.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记录历史的功能。下面的这张报纸中的“号外”,可以证明( )A、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 D、中国科技水平跻身强国之列7.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世界一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者。”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运动 B、资本主义萌芽 C、新航路的开辟 D、美国独立战争8. 19世纪,□□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领土的扩张、西部的开发、科技和制度的创新、经济能力的空前增长、国内市场的拓展,推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完成,□□逐渐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应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9. 从下面大事年表中,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在北伐战争中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1926至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1930至1934年,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降低田赋、废除食盐专卖法、取消盐税、实行贸易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亚非民族民主运动高涨10. 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出访莫斯科,两国领导人及美国驻苏大使就战争演化与未来形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谈到远东局势的时候,斯大林表示将在打败德国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远东的苏联红军将由30个师增加到60个师。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波茨坦公告》发表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1. 下列材料中的“我”指的是 (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无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政体,都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全……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干涉。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二、综合题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195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在南京成立。毛泽东亲自为总高级步兵学校写了训词。训词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为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而我国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则继续占领我国的台湾,并继续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技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技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摘编自姜廷玉《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而作出的理论贡献。(2)、据材料二,指出“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的途径。(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毛泽东致力于完成的事业是什么。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最伟大的法国人》是法国第二频道于2005年早期播出的评选类节目,节目的目的是根据该时代的法国人的普遍观点评选出100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国人。其中,拿破仑·波拿巴和夏尔·戴高乐榜上有名,深受法国人民爱戴。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 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
——摘编自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追求“法国的伟大”是戴高乐当选后的执政目标。为改变法国是美国“小伙计”的屈辱地位,1959年起戴高乐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外交政策,如退出北约,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御体系;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拒绝美国的核保护伞;主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力主法德和解,推动建立欧共体。同时,法国以“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姿态,发展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并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这些政策,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中一直延续和发展,对法国、西欧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吕—民《法国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对欧洲的有利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追求“法国的伟大”的背景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拿破仑和戴高乐深受法国人民爱戴的共同原因。14.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材料一 对于新中国的成立,美国各界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美国共产党在贺信中称,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帝国主义统治之世纪的结束”,“标志着近四分之一的人类由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的销链下解放出来”,给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以强有力的打击,推动世界各民族尤其是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无论是在印度支那还是在印度尼西亚,法国和荷兰都无力继续其殖民统治”,对殖民主义体系来说是灾难性的。
《纽约时报周刊》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日本战败后,亚洲局势最有决定性的一项发展。对亚洲和整个世界来说,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势必会影响均势局面。“中国位于亚洲东南的中心地位,是区域内的最大国家。如果能够统一,强化它的精神和组织,中国就可以在版图上、富源上和人力上成为亚洲东南的安定力量。”
——摘编自《历史评论》2020年第1期(创刊号)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新中国的成立距今多少周年。
(2)、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影响。(3)、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这鲜明地表达了新中国以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为己任的姿态。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的制定与新中国的成立的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做法+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能体现“新中国以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为己任的姿态”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