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长郡教育集团联考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材料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发展证据的是(    )
    A、 B、 C、 D、
  • 2. 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符合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加强集权的一项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3.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这反映了南宋(    )
    A、坊市界限打破 B、商品种类繁多 C、海外贸易繁荣 D、都市生活丰富
  • 4. 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有声记忆。《一字歌》中唱道:“一竖中间加一横,十大苏区万万人。一竖加在二字中,工农专政天地红。工字一竖往上伸,土地革命是中心。”《一字歌》最早可能流行于(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5.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也基本不变。香港抵御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巩固了自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 C、“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6. 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道:“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下列说法体现了以上观点的是(    )
    A、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武力征服所起的作用最大 B、《罗马民法大全》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奴隶的地位有改善 D、《罗马民法大全》对近代欧洲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 7. 8世纪,阿拉伯都城巴格达市场上汇聚了来自各地的商品。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和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和染料;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和毛皮。这表明(    )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阿拉伯帝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C、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 D、商业的发展是阿拉伯帝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 8.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欧洲人就如同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对人自身充满好奇,有着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强烈欲望和冲动,他们不再盲目地崇拜古代权威,而是主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思潮的盛行 B、理性主义的兴起 C、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D、工业革命的发展
  • 9. 下图所示是1884年伦敦的“贫民窟休闲”的场景。该图揭示出,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B、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C、工业革命造成了大量的失业 D、工业革命缓解了阶级的对立
  • 10.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    )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C、指导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 D、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 11. 简牍之上记春秋,华夏承袭两千年。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下列湖南重大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史实的是(    )
    A、四羊方尊 B、T型帛画 C、里耶秦简 D、走马楼吴简
  • 12.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大地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在近代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关于湖南近代人物的事迹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宗棠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被誉为“近代实业第一人” B、谭嗣同为辛亥革命献出生命,被誉为“为变法流血第一人” C、黄兴组建中国同盟会,被誉为“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D、蔡锷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3题10分,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9世纪40年代

    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国闻报》等

    1905年

    《民报》发刊词,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1915年

    《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根据材料,将观点“时局变动推动了”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 14.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边疆治理三位一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摘编自王欢、于连锐、孟静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材料三  总之,清在继承古代中国历代治国安边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国家统一、克服割据势力、反对外来侵略、加强边疆治理与开发等方面留下了大量宝贵经验。

    ——马大正《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贞观年间对西南地区的哪项措施体现了材料一中的“包容性比较突出的”民族政策?这一举措对民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对比材料二的西汉和元朝形势图,从中提取一处有关疆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这一信息。
    (3)、材料三中清朝前中期统治者为“反对外来侵略”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和边疆治理有何共同作用?
  • 15.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食产量变化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部《本质》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 图中所体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采取了什么土地政策?这种土地政策的实行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社会变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变革使生产资料的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国家发展模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策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同盟国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阿德勒《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三  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
    (2)、在第一阶段盟军接连败退,湖南的哪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取得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认为“在美苏之间不存在中间道路”的原因。在这一时期为了和苏联对抗,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综上,你认为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