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湖区2024年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出土了多种与祭祀相关的玉器,多有宗教色彩。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型墓葬却极少见玉器,多见礼制和结盟文化因素。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B、文明进程呈现多样 C、阶级分化尚未形成 D、部落联盟逐渐壮大
  • 2.  《孟子·滕文公下》载:“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淮南子·俶真训》载:“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兴起适应了( )
    A、社会变革 B、王室衰微 C、儒墨兴盛 D、封邦建国
  • 3.  秦代在县级政府设田官管理公田,设畜官管理畜牧业,设专门机构负责政府物资出售。国家通过县级政府直接掌控各类经济资源。这表明,当时( )
    A、县级赋税来源多样 B、农工商业均衡发展 C、中央集权成效显现 D、地方财政制度完备
  • 4.  如图为广州出土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铁器,铁器数以百计,有锸、锄、镰、铲,还有劈刀和弯刀,均为实用器、据此可知,西汉南越国( )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盐铁官营 C、实施土地私有 D、实行休养生息
  • 5.  汉简中关于“伤寒”的记载跨度长达270余年,最早为汉武帝时期,记载中治疗伤寒常用药“麻黄”源自西域楼兰。2世纪末,《伤寒杂病论》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医学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汉朝( )
    A、伤寒长时流行 B、医学领先世界 C、丝绸之路开通 D、文化包容开放
  • 6.  北魏中期,云冈石窟原来衣装袒露的佛像开始穿上南朝士大夫的“褒衣博带”装,即宽袍大袖宽带。到后来,佛像变得特别消瘦,呈现汉风的“秀骨清相”。这一变化反映当时石窟艺术( )
    A、吸收佛教文化 B、体现市民需求 C、消除胡汉隔阂 D、交融民族特色
  • 7.  唐玄宗曾下令,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官学学习,但安史之乱后朝廷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兴办官学,很多学校有名无实,相反私学受业者成为朝廷取士的重要来源。据此可知,安史之乱( )
    A、扩大科举制选官范围 B、冲击文化与经济秩序 C、促进私学兴起与发展 D、推动唐王朝由盛转衰
  • 8.  如表的北宋诗词中可以相互印证的信息为( )

    作者

    诗句及出处

    薛田

    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

    ——《成都书事百韵》

    张耒

    歌吹酒家市,帆樯贾客津。《发金陵折柳亭二首》

    A、重文轻武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 C、印刷技术发展 D、边界贸易兴盛
  • 9.  元朝的萨迦、明朝的帕竹,均以法王兼领政治,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清朝政府也保留了西藏的这个政教合一制度。这一举措( )
    A、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 B、固化地方政权的统治力度 C、延续因俗而治的治理原则 D、君主专制进一步得到强化
  • 10.  棉布是清代中期的最主要的进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国产棉花不够,从印度进口运到广东地区,织成布后出口到英国等国。1762年英国发明出第一架水力纺纱机时,英国全国使用棉花的数量,只是广东地区从印度进口棉花的六分之一。这表明,清朝( )
    A、纺织业技术水平超英国 B、对外的窗口在广东地区 C、在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 D、经济作物得到普遍种植
  • 11.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欧美轮船涌入。无论是速度、载重还是价格,传统沙船根本不是西洋货轮的对手。仅数年,各口通商之处“凡属生意码头,外国已占十分之九”。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完全陷入世界殖民体系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严重威胁
  • 12.  与以下记事内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光绪二十四年:

    山东巡抚张汝梅奏请“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

    光绪二十五年:

    高洛村绅民按旧俗搭棚庆贸神明时,基督教民张才等“辱马不休,撕毁神像”

    直求、山西、山东一带大早,直至次年春来下大雨,不能耕种。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东学党起义
  • 13.  梁启超曾言“若使德人侵略所得之遗产,复有一国专起而继承之,则拒虎进狼,隐患滋大”;“此等那众运动,在欧美各国,数见不鲜”。他认为这个运动( )
    A、具有群众基础和反侵略性质 B、传播了民主科学与自强求富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民族独立
  • 14.  如表为学者统计的近代中国知名企业商标分类统计表。这可以用来研究近代中国( )

    商标分类

    有“华”“国”字

    有“民”字

    以物象

    以日期为你

    直接表达意愿

    教量

    7

    12

    5

    2

    1

    百分比

    22.6

    38.7

    16.1

    6.5

    16.1

    举例

    “中华”

    “民生”

    “蝶球”

    “七七”

    “征东”

    A、民族工业发展的水平 B、革命思想传播的范围 C、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D、阶级矛盾激化的过程
  • 15.  《歌曲中的百年党史》一书用百首歌曲讲述党的奋斗历程、如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部分目录。以下与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歌曲是( )

    A、①《工农兵联合起来》 B、②《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歌》 C、③《一九二九年的红军》 D、④《北伐军歌》
  • 16.  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地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该报纸当时( )
    A、主张体育训练是体育界的责任 B、致力于呼吁民众进行抗日救亡 C、肯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D、正确认识实业救国所发挥作用
  • 17.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据此可知( )
    A、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C、古田会议为党的建设指明方向 D、中共七大指明战后奋斗的方向
  • 18.  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其不同面额的正面图案有女拖拉机手、车床工人、炼钢工人、人民代表等,它们背面图案有天山放牧、石油矿井、露天煤矿,天安门等。该套人民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发展完善 B、为实现人民公社化的艰苦奋斗 C、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领域发展
  • 19.  如图是1980年以来深圳历史第一高楼的手绘示意图。对此图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优越性 B、改革开放对深圳发展有持续性推动 C、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人民思想解放 D、深圳商贸环境与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 20.  十八大以后,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能够为此提供依据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B、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21.  雅典远征西西里岛时,其统帅亚西比德最初几场仗不太理想,亚西比德的反对者利用这个机会鼓动公民大会对他审判,以“颠覆政府,亵渎神明”的莫须有罪名判以死刑,这说明( )
    A、公民大会无法执行权力 B、雅典民主政治存缺陷 C、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司法审判无法体现民意
  • 22.  有学者评价他,“要想在世界上找一个比阿拉伯人更涣散的民族,是很困难的。有一个人站起来,居然实现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把这些好战的因素统统联合起来”他是( )
    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亚历山大 D、苏格拉底
  • 23.  以下两幅图可以共同用于研究18世纪的英国( )

    A、海外殖民的有利条件 B、垄断组织的对外扩张 C、远离欧洲大陆的优势 D、民主政体的初步确立
  • 24.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遇上了四个难题:有国会,但国会无权;有财政,但没有钱;有中央,但没权威;与外国建交,必须13个州一致同意。对此,美国制定了( )
    A、《人权宣言》 B、1791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 25.  《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在全球建立联系。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共产党宣言》揭示的规律是( )
    A、资本的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B、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D、低价商品必将提高侵略动力
  • 26.  1871年7月,明治天皇颁布:在全国设东京、大阪、京都3府及302县;所有藩知事的家禄数额、华族身份不变,一律辞职、举家迁居东京;所有府知事和县令均由中央政府派遣。据此可知,该措施有利于( )
    A、将私地私民转化为公地公民 B、削弱地主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C、削弱中下级武士的割据势力 D、加速德川幕府的进一步倒台
  • 27.  赛璐珞的发明,使台球制作成本下降,台球运动普及开来,同时让塑料梳子等制品走入千家万户,在被做成胶片后重塑了人类的视觉文化,现代塑料工业诞生。这反映,赛珞璐( )
    A、改变现代经济结构 B、提升大众视觉文化 C、兴起现代工厂制度 D、改善人类生活方式
  • 2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运动( )
    A、摧毁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以无产阶级作为主要斗争力量 C、瓦解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D、呈现出斗争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 29.  1921年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提到“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1933年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原则,转向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这表明,两个“新政”都( )
    A、巩固当时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 30.  《知识产权协定》规定其组织成员国需要“通过多边程序达成加强的承诺以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争端,同时考虑到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该组织可能为( )
    A、国际劳工组织 B、联合国经济理事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家货币基金组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古代主要环境数据变化示意图。

    ——陈业新《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材料二

    案例①

    位于福泉州入海口的万安桥是世界著名桥梁,在北宋时修建,因海而兴的泉州,造船、造桥技术也因此得到极大提高。建造者利用当地沿海条件,创造性地在桥基和桥墩上养殖牡蛎,使桥基结成更加坚固的整体,又可以发展牡蛎养殖业。

    泉州万安桥

    案例②

    北京社稷坛位于紫禁城西南侧,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古代社会以农业为根基,因此皇帝要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稷坛的五色土布局非常形象地象征了中国的国土特色。东部海洋用青色土代表;西部戈壁和沙溪用白色土代表;南方用红色土代表:北方用黑色土代表;中原地区长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皇权的象征,以黄色土为代表。

    北京社稷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特征。
    (2)、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3)、选择一处中国历史建筑或工程(上述材料之外),从人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 3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综合的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钦定宪法大纲》(1908)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臣民的权力完全限制在“法律范围内”,而“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大清皇帝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各项之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的自由……

    皇帝有权罢黜百官、设职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据《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中规定皇帝所拥有的权利。
    (2)、仿照示例,从材料二或者材料三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

    示例(照抄示例)

    选择:《钦定宪法大纲》

    相关事件:戊戌变法说明:在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提出变法图强和君主立宪,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为《钦定宪法大纲》提供了借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宪法演变的认识。
  • 33.  时政漫画是历史的脸,以关键的细节记录着人们的观察和判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统的就职演说》(1861年)

    北方人心目中的林肯,他右手用鹅毛笔写下了“和平”,左手提着天平。在南方人眼里,林肯穿着罗马人的服装,戴着头盔,手拿武器,带来灾难和“战争”。

    材料二

    《黑暗中的一跃》

    (1867年)

    代表英国内阁的女骑手不敢正视“改革”丛林,马面为首相德比,表情严肃地凝视丛林未知的前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67年英国降低议会选民标准,大多数工人获得选举权。

    《活力少年》

    (1941年)

    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德宣战,二战战争格局发生变化。罗斯福和丘吉尔各拿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即将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墙上的斯大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欧洲的赌注》

    (1947年)

    画面远处,四匹赛马极为羸弱,分别被命名为“恐惧”,“疾病”、“死亡”和“饥饿”,四位骑手瘦骨嶙峋。画面近处,一匹身披美国国旗、写有“马歇尔计划”字样的赛马正被牵进场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南北方评价林肯时的立场不同的原因。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漫画史料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四幅漫画,提取两幅或以上漫画的相关史实,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Ⅰ)国际关系(Ⅱ)社会变革(Ⅲ)群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