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A、自然环境优越 B、生产工具改进 C、高产作物引进 D、农民辛勤劳动2.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诸葛亮 B、王羲之 C、祖冲之 D、华佗3.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场战役后,北方很快土崩瓦解,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4.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北魏孝文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5. 苻坚率八十余万大军南下,“旗鼓相望,前后千里”,甚至连东晋皇帝投降后的官职都准备好了。这反映出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A、内部分裂 B、粮草不济 C、敌军强大 D、自负轻敌6.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 D、孙权7.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己有编民663423 户,443 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 )A、官渡之战为曹操呢起奠定基础 B、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统一南方 C、公元229 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曹魏局部统一促进了社会发展8. 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隋朝9. 2023年暑假出圈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隋朝10.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 )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11. 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人物中,在这一时期对农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12. 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成更华丽的步障50里,这个故事反映出( )A、紫色丝绸比织锦更为昂贵 B、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据守州郡 C、西晋贵族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D、“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13.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4. 如图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中外交往 B、休养生息 C、民族交融 D、经济交流15. 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这种现象说明( )A、佛教在北朝传入中原 B、北朝时佛教应运而生 C、北朝统治者信奉佛教 D、北朝统治十分的残暴16. 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是( )
①梁 ②陈 ③宋 ④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1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并没有成为汉文化的破坏者,而是汉文化的接受者。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8. 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称他的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他”是( )A、钟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19. 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空格处应为( )A、人口迁徙 B、八王之乱 C、水利的兴修 D、经济重心的南移20.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汉文帝以德化民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光武帝释放奴婢 D、孝文帝改用汉语二、材料分析题
-
21. 经济发展是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采取这些举措的原因,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材料所反映的措施和现象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总体概括为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1)、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江南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中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