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2.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4.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5. 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意在( )A、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B、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C、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6.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周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D、促进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7. 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8.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没有领导才能 B、与周边少数民族矛盾尖锐 C、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D、奴隶爆发起义9. 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10. 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涿鹿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①②对应的朝代是( )①→商朝→②→春秋→战国
A、夏朝、东周 B、夏朝、西周 C、秦朝、西周 D、秦朝、东周12.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 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赏赐金钱 D、赐予奴隶13. 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 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14. 商周青铜器制作采用陶范铸造技术,陶范的选料、制模、翻范、花纹都很考究;当时工匠熟练掌握了浑铸、分铸、铸接、叠铸、锡焊、铜焊等技术。这说明商周青铜器( )A、铸造历史悠久 B、装饰风格鲜明 C、生产规模庞大 D、制作工艺成熟15.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16. 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商代铜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西周利簋17.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齐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1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 B、商 C、周 D、秦19.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是。( )A、青铜器和甲骨文 B、史学和文学 C、书法和绘画 D、雕刻和石窟20.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二、材料分析题
-
21. 考古是探究历史的重要途径。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材料二: 刻有文字的甲骨
材料三: 右图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武王征商簋”的铭文, 内容如下:“武征商,惟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锡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阑地论功行赏, 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1)、材料一中的稻谷也出土在左侧地图的哪一个遗址中?(写序号)该地稻谷的出土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的甲骨出现在哪一朝代?甲骨文的发现从文字发展史和史料价值上看,分别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的铭文记述了哪一场战役?该铭文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对西周历史的记载相比,谁的可信度更高?请说明理由。(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们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22.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 指出材料一中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价这一变化。(2)、指出材料二中图3、图4所属的史料类型,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3)、依据材料二的图3、图4,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在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新兴阶级?(4)、材料三所示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