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4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
B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碳粉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混合物
C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铜丝、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A、A B、B C、C D、D2.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D
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
滴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
C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固体NaOH与NaCl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A、A B、B C、C D、D4.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D、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着火点有关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样,煮沸,观察现象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硫酸钾和氯化铵固体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先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A、A B、B C、C D、D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烧杯中溶液的pH值减小
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
气球变鼓
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7. 对比法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研究中,没有体现对比法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探究水的组成
C.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D.探究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A、A B、B C、C D、D8.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B、 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
A、A B、B C、C D、D1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B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C
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
D
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11.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B.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检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气体产物
D.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A、A B、B C、C D、D12. 判断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
测定空气中含量
A、A B、B C、C D、D13.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实际质量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解释
A.可能是刚点燃火柴立即伸入
B.砝码可能生锈
C.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气体
D.可能是红磷过量
A、A B、B C、C D、D14. 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干燥并收集氧气
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来验证分子不断运动
A、A B、B C、C D、D15. 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小烧杯
B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后,蒸发溶剂
C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加入溶液和稀
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通过加热的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16.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实验中,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的化学性质,涉及的方程式为 , 加入足量稀盐酸后的现象是。(2)、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3)、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是 , 试管②中的物质Y是。17. 菠菜、芥菜、韭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及部分草酸盐的物理性质如表(20℃);
物质
H2C2O4
Na2C2O4
CaC2O4
CuC2O4
状态
无色晶体
无色晶体
白色固体
浅蓝绿色固体
溶解度/g
14.3
3.7
请预测草酸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填写表。限选试剂:H2C2O4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CaCl2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铜片、镁条。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能与碱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有
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 , 如果观察到 , 则预测成立。
②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
, 如果观察到 , 则预测成立。
③能与(填物质类别)反应
H2C2O4溶液中含有
, 如果观察到 , 则预测成立
三、综合题
-
18. 年月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因此,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1)、Ⅰ从地球带上去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等原料制氧,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工业上选择空气的主要原因是。(2)、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所示实验模拟。浸入液氮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其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填“”或“”。
(4)、Ⅱ在天宫制出来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超氧化钾等物质制氧,其原理表示如下: , 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5)、目前空间站已实现电解水制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生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为此,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四、流程题
-
19. 自然界中的铝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 含少量等杂质。从该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不考虑其它杂质参与反应):
已知: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的目的是;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有种。(2)、步骤②中所加溶液须过量的目的是。(3)、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 , 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左右熔化,请写出这一做法的意义。五、实验探究题
-
20. 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拢着人气和城乡的繁荣。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使用井水。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井水的使用情况及硬度、水垢的成分、合理利用进行项目式学习。(1)、调查井水的使用情况及硬度探究
【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井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主要用于饮用和浇灌菜园。(2)、【实验探究】向适量的井水中加入少量 , 搅拌后,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探究水垢的成分
(3)、【提出问题】有同学发现家里用井水烧水,一段时间后水壶底部会附着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时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氢氧化镁溶于酸时无气泡产生,当加热至380℃时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作出猜想】
猜想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猜想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猜想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和。
(4)、【实验探究】实践小组取水壶底部的少量水垢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中。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试管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猜想不成立
2
加热试管B,且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试管内壁有
猜想3成立
(5)、【讨论分析】实验1产生气泡,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水垢的主要成分。井水的合理利用
【查阅资料】
同学们了解到,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原理如图所示,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填离子符号),在生活中也可以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7)、【解决问题】为了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应选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
a.盐水 b.料酒 c.食醋 d.洗洁精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