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4 类型:三轮冲刺
一、实验探究题
-
1. 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圆梦”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
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加入食醋涩味减轻,他联想到碱性物质通常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
【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
(1)、【分析推理】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反应: , (写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
(2)、【实验探究】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不含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
(3)、【反思总结】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4)、【任务三】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
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5)、【项目拓展】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这一工艺改进的原因是。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若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填“a”或“b”)端,如果燃着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4)、与B装置对比,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5)、F装置中的纸风车是由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的滤纸晾干制成,在纸风车的a叶片上滴1滴稀硫酸,b叶片上滴1滴蒸馏水,c叶片不做处理,再将纸风车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通过对比(填“ab”或“bc”或“ac”)叶片,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 将茶垢清洁泡腾片投入盛水的茶具中,产生大量气体,茶具上附着的茶垢被快速清除。同学们对这些变化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查阅资料】茶垢清洁泡腾片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兼具Na2CO3和H2O2的性质,能溶于水并产生气体。
(1)、【提出问题Ⅰ】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猜想2:生成的气体是。
(2)、【设计实验】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猜想1成立
2
向盛有80℃热水的试管中加入茶垢清洁泡腾片,将试管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2。
(3)、【提出问题Ⅱ】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取实验1结束后的溶液于另一试管,滴入盐酸;在管口连接单孔塞及导管,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
此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4)、【表达交流】实验3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同学认为实验3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如实验改为加试剂 , 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溶质是碳酸钠。
(5)、【反思总结】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因此除了使用热水以外,使用茶垢清洁泡腾片时应选择硬度较(填“大”或“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 1所示。
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3)、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所示。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 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4)、【实验三】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 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 4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 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 pH变化曲线。①图中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填 “A”、“B”或“C”)。
②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5. 家庭厨房或卫生间的管道经常堵塞,管道疏通剂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烦恼。某化学研究小组购买了某品牌固态管道疏通剂进行探究。资料:固态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NaOH、铝粉和缓蚀阻垢剂。
(1)、实验一:验证管道疏通剂疏通效果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取出一定量管道疏通剂,放入盛有水、毛发、脂肪的管中(如图),观察到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管壁发烫,堵塞物被赶出,落入废液杯中。①同学们对管壁发烫的原因,提出两种猜想:一、反应放出热量;二、。
②甲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反应原理。请配平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NaAlO2+3H2↑。
③乙同学对上述反应生成氢气的原因提出猜想:Al是活泼金属,所以能置换出NaOH中的“H”。大家认为他的观点错误,原因是。
(2)、实验二:测定管道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取20g样品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g水,直到没有固体剩余,称量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19.4g。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②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
(3)、拓展探究:同学们猜想Ca(OH)2也能制管道疏通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Ca(OH)2溶液能发生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以下探究:实验三:按表中数据将药品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20mL水,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实验数据如下:
同学们提出猜想的依据:Ca(OH)2、NaOH两种溶液中含有相同的(写微粒符号),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序号 Ca(OH)2质量/g 铝粉质量/g 缓蚀阻垢剂质量/g 混合前后温度升高/℃ ① 1.3 0.55 0.18 63 ② 1.3 0.75 0.18 78 ③ 1.3 0.95 0.18 89 ④ 1.3 1.15 0.18 83 (4)、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认为Ca(OH)2能制管道疏通剂。他们得出结论的依据是。(5)、上述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究。(6)、实验中,Ca(OH)2、铝粉的质量比为时疏通效果最好。对于缓蚀阻垢剂用量对疏通效果的影响,能否用Ca(OH)2代替NaOH制管道疏通剂,同学们认为还需继续查找资料、进一步开展探究。
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检验实验室内一瓶久置的固体是否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假设】
(1)、猜想一:没有变质,成分全部为猜想二:发生变质,成分为(写化学式)。猜想的依据是。
(2)、【实验活动1】甲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表一所示实验。
表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
猜想二正确
该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活动2】乙组同学为了证明该样品变质程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 , 证明样品发生了部分变质。
(4)、【实验活动3】丙组同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并利用乙组剩余的滤液进行表二所示实验。
表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许滤液,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许滤液,滴加溶液
既有白色沉淀又有蓝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许滤液,通入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5)、通过【实验活动3】证明该样品发生部分变质。【总结提升】
乙、丙两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样品发生部分变质的共同思路是。
7. 实验室里有一瓶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碱石灰成分和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查阅资料认识碱石灰
Ⅰ、制碱石灰的流程:
Ⅱ、Ca(OH)2的分解温度是580℃;NaOH受热不分解。
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上述制得的碱石灰主要含有NaOH、和少量水。(3)、任务二:探究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作出猜想】样品中的成分可能有下列几种:
猜想1:Ca(OH)2、NaOH
猜想2:CaCO3、Ca(OH)2、NaOH
猜想3:CaCO3、NaOH、Na2CO3
猜想4:CaCO3、Na2CO3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5 g“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猜想1不正确
②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加入试剂X
无明显现象
猜想2不正确
③取①烧杯中上层清液少许,滴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3正确,而猜想4不正确
④取③变红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4)、【反思评价】实验①方案不严密,理由是。
(5)、试剂X可选用____(填字母序号)。A、氯化铁溶液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6)、任务三:测定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小组同学另取 “碱石灰”样品10.00g,加入100.00g水,充分搅拌、过滤后,按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滤渣质量
活塞关闭时整个装置总质量(仪器+药品)
打开瓶塞和活塞反应完成后整个装置总质量(仪器+药品)
8.00 g
442.64g
442.20g
【结论与评价】
根据数据可计算原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7)、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规范操作,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8. 土壤的酸碱性和肥料的施用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到某种植红薯地进行研学。(1)、任务一 探土壤的酸碱性
查阅资料可知,种植红曹最适宜的pH值范围约为4.5-8.5.取某地块中的少量土壤样品,测得其pH约为4.0,说明该地块土壤的(填“酸性”或“碱性”)过强,对红薯的生长不利。
(2)、该地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窝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据相关记载,800至900年前,草木灰(主要含碳酸钾)被用于农业。兴趣小组认为给红薯施用草木灰,可以起到两个主要作用:一是草木灰中含钾元素,为红薯生长提供了所需的元素;
二是草木灰中的碳酸钾性质类似碳酸钠的,其溶液呈性,可改良土壤。
(3)、任务二 测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实验探究】
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草木灰中除碳酸钾外,其它成分不与酸发生反应)。
①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加稀硫酸至不再生气泡。
②连接仪器,先再加入药品。
③由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土壤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④打开弹簧夹K,通入N2 , 一段时间后关闭K,称丙装置(烧杯和其中溶液)的质量。
⑤打开弹簧夹K,再次通入N2 , 一段时间后关闭K,称量丙装置(烧杯和其中溶液)的质量。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4)、【实验分析】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装置乙的作用是。(6)、步骤⑤中若没有通入N2就称量丙装置的质量,则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不影响”)。9. “暖宝宝”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物质,某兴趣小组对其取暖原理与铁生锈的关系展开探究。(1)、实验1:用铁钉探究铁的锈蚀
该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该实验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2)、经过一周的观察,试管B和试管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A中的铁钉明显锈蚀,说明铁锈是铁与同时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3)、实验2:探究“暖宝宝”中活性炭和氯化钠对铁生锈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
药品
方案1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方案2
4g铁粉、2mL水、xg活性炭
方案3
4g铁粉、2mL水、3g活性炭、yg氯化钠
根据实验方案,将装有混合均匀的药品的无纺布袋放入锥形瓶中。利用图1装置收集数据并生成曲线。方案1、方案2生成曲线均为图2,方案3生成曲线为图3。
图1 图2 图3
方案2、3中的x和y分别为;
(4)、分析实验方案及图2、图3,“暖宝宝”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5)、“暖宝宝”要打开后,才会迅速升温的原因是;(6)、制作“暖宝宝”时要控制产品结构成分中各物质质量比的原因是。10.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用途。(1)、任务一:了解中国古代人制盐
《水经注》中描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这样得到食盐的方法在化学上称为。(2)、在公元1873年中国人便开始尝试取井水煮卤,获得的氯化钠中仍然含有氯化镁等杂质,古人采用“淋盐沥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镁,是因为。(3)、任务二:了解现代方法制盐现代制盐通常采用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即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小强同学选择用硝酸钡溶液除去可溶性杂质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经小组讨论,认为他选的试剂不正确。大家认为:除杂所选试剂需满足以下条件:只与杂质反应,。最终,选择的除杂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4)、任务三:除杂试剂取用量的探究为除去某海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的少量杂质MgCl2 , 小红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他认为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蒸发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而小智对其滤液成分提出了质疑。为此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MgCl2溶液显弱酸性;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Cl 猜想二:溶质有NaCl和MgCl2
猜想三:溶质有NaCl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
小组同学分别取上述适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3个探究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上述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正确
II
取上述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色
III
取上述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5)、【反思交流】若实验I、II均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一正确。若实验I的实验现象为 , 则猜想二正确。因此大家认为滴加适量试剂很难把握,小英的质疑是合理的,三种猜想结果都有可能。
(6)、同学们经过进一步讨论,设计出一个可以除去NaCl中少量MgCl2的方法如下:在上述设计的方法中,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11. 某品牌威化饼干的配料如图1所示,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部分成分进行相关探究。巧克力香草牛奶味威化饼干
【配料表】小麦粉、白砂糖、植物油、乳粉、玉米淀粉、麦芽糊精、乳清粉、食用香精、大豆磷脂、食用盐、碳酸氢钠
图1
【查阅资料】
①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准备】
称取质量为20g的饼干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半透膜渗析(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得到待检液,将待检液平均分为甲、乙两份。
(1)、任务一:定性验证饼干样品中的有关成分【实验验证】
请完善下面的表格: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许待检液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有产生
饼干中含有碳酸钠
Ⅱ.向步骤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饼干中含有。
(2)、【交流讨论】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步骤I中的稀硝酸改为稀盐酸,经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3)、任务二:定量测定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待检液乙按图2所示进行如下实验,主要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②通入一段时间N2;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50g;④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再通入一段时间N2;⑥称量装置C的质量为52.2g。
【实验分析】
装置B的作用是。
(4)、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装置D的作用是。(6)、【实验结论】该饼干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12. 果蔬洗涤盐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清洁用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品牌果蔬洗涤盐的性质及成分产生浓厚的兴趣,展开化学探究之旅。(1)、任务一:检测果蔬洗涤盐水溶液的酸碱性
取适量果蔬洗涤盐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性。(2)、任务二:探究果蔬洗涤盐的成分【信息检索】1.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Ⅱ. , 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Ⅲ.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进行实验】
同学们取一根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打磨干净,蘸取该品牌果蔬洗涤盐,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色。同学们认为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中含有钠的化合物。
(3)、【猜想假设】对该品牌果蔬洗涤盐成分,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想:猜想一:碳酸钠; 猜想二:碳酸氢钠; 猜想三:。
(4)、【实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取一定量果蔬洗涤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
猜想三正确。
步骤Ⅱ:另取少许果蔬洗涤盐溶于水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5)、【反思评价】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拓展探究】小黎同学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蔬菜,猜想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同学们另取少量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
(7)、【知识延伸】小钱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利用不同方法去除黄瓜中嘧菌酯农药残留的效果,如图所示。由图中可知,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洗菜机、清水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
13. 《礼记》等文献中记载古人用草木灰制取氢氧化钾,用作纺织品漂洗剂等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草木灰有关性质、成分、用途开展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其中富含可溶性钾盐。
(1)、任务一 探究草木灰的酸碱性
往装有草木灰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见图),经过(填基本操作),得到无色的草木灰水和不溶性灰烬。(2)、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则证明草木灰水呈碱性。(3)、任务二 探究草木灰的成分【猜想与假设】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另取草木灰水根据表格方案进行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分析
实验结论
方案
①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填试剂名称)
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
②另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
(4)、【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步骤②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 因此需要改进实验。
(5)、【实验改进与结论】兴趣小组同学向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证明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碳酸钾。
(6)、【质疑】兴趣小组同学对古人用草木灰制碱很感兴趣,但如何证明草木灰与氢氧化钙悬浊混合后生成了氢氧化钾呢?任务三 验证草木灰古法制碱
古人用草木灰制碱:将草木灰与氢氧化钙悬浊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钾。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常温下Ca(OH)2饱和溶液的pH为12.7,实验配制的K2CO3溶液pH为11.3。
【验证实验】同学们模拟古人制碱的原理,向盛有K2CO3溶液的烧杯中,分3次加入氢氧化钙悬浊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别测其溶液的pH(见图)。
小组同学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认为可以证明步草木灰与氢氧化钙悬浊混合后生成了氢氧化钾,依据是。
14. 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侯氏制碱法的产物及其性质、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了解“侯氏制碱法”的产物——和
(1)、请写出的俗称:(写一个即可)。(2)、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盐”。任务二探究的性质——溶液呈酸性
【提出问题】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②在水中全部解离出和。
③溶液呈中性,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
猜想一:水分子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 , 使溶液呈酸性;
猜想二:与水作用,产生较多的 , 使溶液呈酸性;
猜想三:。
(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呈紫色
猜想一不成立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呈紫色
猜想二不成立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三成立
(4)、【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向老师请教,得知一部分和水分子作用,产生较多的 , 使溶液呈酸性。【拓展与延伸】同学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强碱与强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酸性,强碱与弱酸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碱性。
已知:①硫酸、盐酸、硝酸属于强酸;②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属于强碱;③醋酸属于弱酸;④氨水属于弱碱。
溶液可以看成是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由此可推出醋酸钠溶液呈性,硝酸钾溶液呈性。
(5)、任务三了解的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属于化肥中的(选填“氮”、“磷”或“钾”)肥。
(6)、化肥对农作物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作为化学肥料时,要注意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