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遗址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先民已进入(   )

    A、旧石器时代 B、农耕定居 C、青铜时代 D、早期国家时代
  • 2.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的疆域图,赞美此王朝的诗句是(   )

    A、秦皇按宝剑,赫怒震神威 B、盛世繁华映西汉,辉煌灿烂震乾坤 C、西晋王朝风华茂,一统天下显威怀 D、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3.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

    宣传善行悲苦的魏晋壁画

    幸福祥和隋唐壁画

    世俗场景渗入佛界宋朝壁画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 4.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 5.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将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枢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扩大疆域
  • 6. 下面是关于列强侵华战争影响的分析,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1933年更加多样(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0%

    1933年共产党员成分比

    1938年共产党员成分比

    知识分子11%,工人13%,农民76%

    知识分子16%,工人14%,农民48%地主12%,中小商人10%

    A、长征的胜利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 8. “恒源祥”创始人沈菜丹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新中国巩固政权措施
  • 9.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经济建设的发展 C、党和国家经济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
  • 10. 1958 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 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实施 B、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 11.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罗马人崇尚法治 C、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D、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 12. 下图为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示意图。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演变 B、欧美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 13.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国家干预经济 B、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 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 14.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程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苏联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 15. 某历史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 16. 新式武器的运用不断推动战争形态和战法的变化,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南宋时期,安徽寿春士兵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火箭,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取得了对德作战的巨大成功。
    (3)、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蘑菇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4)、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留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和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A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马建忠、严复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万多人,自费出国深造多达400多万人

    陈竺(前卫生部长)万钢(前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请在留学“拓荒阶段”A处补充一位留学生代表,并说说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2)、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中国大量留学生涌向欧美日本,促成这一留学潮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20年代,出国留学出现了怎样的新动向。
    (3)、从1979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出国留学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 18.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哪一“星星之火”形成了图一的燎原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根据地政权性质的演变。
    (2)、结合两幅图说说国共关系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图一与图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小题,共12分)

  • 19. 中国航天人把探索浩瀚宇宙的心愿都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中国航天器

    名字由来

    寓意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取自《东方红》乐曲

    中国人民对东方雄狮崛起的追求和希望。

    “长征”系列火箭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期盼中国航天事业能够继承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具任何艰难险阻。

    “问天”实验舱

    取自屈原楚辞《天问》,屈原向天发问,体现古人突破传统观念向往探索太空奥秘的求知精神。

    “问天”用来叩问苍穹寻求真理的心愿与决心。

    悟空“”暗物质探测器

    取自《西游记》齐天大圣的名字,还有着和大圣一样的火眼金星睛

    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寄托着中国人探索太空无形的暗物质的心愿。

    “北斗”卫星系统

    取自北斗七星,中国人依靠北斗辨认方向,分辨四季。

    光明和方向

    “嫦娥”月球探测器与“玉兔”月球车、“鹊桥”中继卫星

    取自“嫦娥奔月”与“牛郎织女”故事

    中国人在不断追逐航天梦的过程中,让神话不断变为现实,架起地球与月球之间桥梁。

    “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

    取自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的传说。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1)、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请你说说这一节日的由来。
    (2)、“问天”、“北斗”、“悟空”、“嫦娥”等航天器的命名有什么重要意义。
    (3)、十一中拟举办《航天强国筑梦有我》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定一份发言提纲。(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