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央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2.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一首20世纪60年代作词谱曲的歌曲,随着时代的变迁,歌词出现了三个不同版本。“大跃进”版歌词是“六亿人民奋发图强;“文革”版歌词改为“文化革命胜利辉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五洲架起友谊桥梁”。这些歌词的变化表明,歌曲( )A、可以再现客观历史 B、反映了时代最强音 C、可以随意更改歌词 D、创作过程的曲折性3. 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你认为,雷锋精神的内涵主要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4. 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5. 阅读如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如表列举了党在各时期的奋斗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项目
时期
成就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形成邓小平理论
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A B、B C、C D、D7.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提高粮食产量 B、解决温饱问题 C、缩小城乡差别 D、维护人民利益8.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创立于1946年,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院,近年来已经更名为“中部战区总医院”。类似地( )A、我军由单一兵种到多个兵种转变 B、军队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使命 C、新时代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D、武器装备逐步实现自主研发创新9.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顺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10. 1963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墨西哥体联主席何塞•赫苏斯•克拉克率代表团访华( )A、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形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D、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11. 如图图表可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加入联合国 B、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12.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我永远忘不了过去中国人被人看不起、受人欺侮的滋味。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为核武器而献身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能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这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旨在( )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加快工作中心的转移 C、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目标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13. 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7时9分,历经半年的艰苦航程,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顺利完成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再添辉煌篇章。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提炼成功14. 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其中第15题12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
-
15. 【外交风云】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是妥协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的外交跌宕起伏,回首这段历史,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报纸是传播领域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人们带来新鲜的资讯。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正以一个新型大国的面目出现、活跃在地区与世界事务舞台上,在应对危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上,中国已处在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位置,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推动新机制和新规则的制定。当前,以G20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全球治理结构仍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柱。但与此同时,以补充或规避原有体系中的不足或缺陷、应对新兴领域出现的问题。其中,中国发挥了关键作用
——摘自人民网《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1)、 将材料一中三张报纸按时间先后排序:图 、图 、图 (只填序号)。请为这三张报纸拟定一个共同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简析“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作为“新型大国”在当前世界事务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举一例说明中国在“新的治理机制和新规则体系”的兴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6. 【西藏巨变】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一: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项目
①
青藏公路通车前,从拉萨到青海西宁往返一次,靠人畜驮,艰苦跋涉需半年到一年时间。
在青藏铁路修成之前,进出西藏的物资主要依赖以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周期长,严重制约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开放搞活。
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喝凉水、啃干馍、一人一镐向世界屋脊进发。他们用时7个月零4天,将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1000多公里的公路从格尔木修到了拉萨。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生命禁区”,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拼搏奋斗,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③
1954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彻底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为西藏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继续实施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整理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日报——弘扬“两路”精神迈向交通强国》
材料二:西藏从1965年开始逐步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75年基本上完成。在农业、畜牧业合作化的同时,民族地区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同步开展并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地区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将所有少数民簇都带入了社会主义,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70年来,西藏民族团结呈现历史性进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西藏和平解放70年的辉煌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的结果
——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表。项目序号
可提取的信息
①
信息一:修建之前,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②
信息二:修建之中,
③
信息三:修建之后,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藏地区发展给你的启示。17. 【人物故事】材料一: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
——【美国】唐•巴来伯格《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二:袁隆平的主要经历(部分)
大学时代
在西南农学院攻读农学系,主修专业始终不渝,一直是遗传育种学。
1953﹣1957年
安江农校苦练徒手切片绝活,手指里夹着锋芒毕露的刀片,绝对不能发抖,还得有特别坚韧的意志和耐性。
1956年之后
袁隆平搞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试验,用月光花嫁接红薯,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但根本不能遗传”。
1961年夏天
最热的时节,袁隆平在水稻试验田里发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株特异稻株——鹤立鸡群,并根据“鹤立鸡群”第二代出现的分离现象,进而形成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的思路。
1964年7月
第二次神奇的发现了他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一发现被公认为袁隆平在“中国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开端,也标志着杂交水稻研究迈开了第一步。
1970年11月
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一片沼泽地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花粉败育型野生稻”,这一发现,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根本突破口
1973年
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被称为“东方魔稻”
1974年
在攻克制种关时,袁隆平和助手舒呈祥、罗孝和也摸索出了一些独门绝技——赶粉,解决了杂交水稻授粉的一道难题。
2020年
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长出了水稻。
——摘编自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观点,选择表中相互关联的史事(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