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4 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书中记载的下列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蚕丝织锦 B、玉石琢器 C、垩土烧瓷 D、海水晒盐
  • 2. 钛和钛的合金大量用于航空工业,有“空间金属”之称;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制造机械部件、电讯器材、硬质合金等方面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请回答问题
    (1)、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22 C、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2 D、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2)、二氧化钛(TiO2)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俗称“钛白”。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3)、下列不属于钛和钛的合金的用途的是( )
    A、作电路保险丝 B、用于航天飞机 C、制造人造关节 D、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 3. 工业上制备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分子数之比为1:1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反应生成的原子数目减少
  • 4. 开展下列课外实践活动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2B铅笔芯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C、用汽油洗去裤脚上的油污 D、在蜡烛火焰上方放冷盘子制炭黑
  • 5.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防止空气污染,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 6.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配制"1:4稀硫酸溶液”时,将100mL 98%浓硫酸和400mL水混合,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回答问题。
    (1)、浓硫酸属于( )
    A、 B、 C、 D、
    (2)、稀释浓硫酸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3)、下列与配制“1:4稀硫酸溶液”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400mL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稀释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加速热量散失 C、配制好的溶液要冷却到室温时才装入细口瓶并贴上标签 D、不慎沾到浓硫酸时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溶液
  • 7. 右图是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O4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B、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Na2SO4和 NaCl 溶解度相等 D、t2℃时,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Cl溶液
  • 8. 生活中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鸡蛋清(7.6~8.0) B、鲜牛奶(6.3~6.6) C、葡萄汁(3.5~4.5) D、苹果汁(2.9~3.3)
  • 9. 下列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 10.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 11. 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第16题7分,第17题8分,第18-21题各10分,共55分)

  • 12. 化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衣:汕头潮南区的纯棉内衣风靡全国,棉花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鉴别棉花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
    (2)、食:汕头的牛肉丸深受大家的喜爱。制作牛肉丸选用的黄牛的后腿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 煮牛肉丸汤起锅前常加入一些生菜,可补充的营养素是.
    (3)、住:我家东海岸新房装修之后,除了开窗通风外还在房间内放一些活性泰包,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结构吸附除去甲醛等有害气体。
    (4)、行:2023年12月26日“汕头南”高铁站正式启用,由汕头到广州的时间缩短到1.5小时。高铁站的建设使用了大量钢铁,钢铁属于(填“合金”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料有赤铁矿,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13.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导电性比银还强,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和优良的透光性能的材料。有预言称,石墨烯将成为硅的替代品,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所示。

    氧化石墨烯薄膜与水接触后可形成约0.9纳米宽的通道,可让水分子可以快速通过,能高效滤去海水中的盐分,用于海水淡化。

    石墨烯的基本化学性质与石墨类似,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着火点在700-800℃左右。请回答:

    石墨烯的基本化学性质与石墨类似,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着火点在700-800℃左右.请回答:

    (1)、目前“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在领城,“氧化石墨烯薄膜”可用于
    (2)、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
    A、极强的导电性 B、极强的导热性 C、优良的透光性 D、极强的活动性
    (3)、由上图可见,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周围连接碳原子,其物理性质与金刚石不同的原因是
    (4)、实验表明,石墨烯在氧气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实验室制取CO2及性质检验
     
                           图1                                                                  图2
    ①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③收集一瓶CO2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现象结论
    先熄灭的蜡烛是
    (填“a”或“b”)
    CO2的物理性质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自制简易灭火器

    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简易工具和材料设计并制作了“题2图”的“灭火器”使用时,将瓶子倒转,浓盐酸和Na2CO3饱和溶液混合,二氧碳和泡沫从小孔中喷出灭火。

    ①试管中的小木条的作用是

    ②反应物采用浓盐酸和饱和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 15. 北方盐湖边的居民有“冬捞碱,夏晒盐”的传统,其中的“盐”是指食盐,而“碱”是指纯碱(Na2CO3

    (1)、从溶解度曲线判断,夏天晒盐的原因是
    (2)、盐湖中捞出的“纯碱样品”中还有什么成分?

    【猜想】猜想 Ⅰ: NaOH 猜想Ⅱ :Na2SO4 猜想Ⅲ :NaCl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溶液无色澄清

    样品

     蘸取①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7

    猜想Ⅰ成立

    ③取少量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向③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成立

    ⑤向④的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猜想Ⅲ成立

    (3)、【反思】有同学认为,操作②不能证明猜想Ⅰ成立,因为

    操作⑤也不能证明猜想Ⅲ成立,原因是

  • 16. 汕头南澳盛产牡蛎,实验室以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和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粉末作为牙膏摩擦剂,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前将牡蛎壳打碎的目的是。操作①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2)、操作①酸浸用的酸是(填化学式),反应结束的现象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

    (3)、操作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填“NH3”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X+CO2+2NH3==CaCO3+2NH4Cl。则X是
    (4)、操作③“研磨”操作在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是
    (5)、操作④将NH4Cl溶液经过、降温结晶可制得NH4Cl晶体,在农业上可作.
  • 17. 纳米氧化亚铜(Cu2O)有优越的光催化性能被应用于废水处理,同时是制备传感器和高温超导材料,烧结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是以纯铜粉为原料,工艺流程如下:

    (1)、Cu2O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反应①是在氧气中进行灼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烧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u800~900C__Cu2O.制备80kg含Cu2O 90%的纳米氧化亚铜,理论上需要CuO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经检测,80kg产品中含氧元素12%,则其中含CuO的质量kg,Cu的质量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