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2. 毛泽东认为,“(抗美援朝)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其“必须参战”的主要理由是(   )
    A、美军曾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B、美军意图进攻苏联 C、保家卫国,维护中国长远利益 D、通过参战,收复台湾
  • 3.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加入联合国 D、“一个中国”的原则
  • 5.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逐步遍及全球,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的是(  )
    A、老子学院 B、孔子大学 C、孔子学院 D、老子学堂
  • 6.  2022年7月1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东盟秘书处就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发表政策演讲并答记者问。中国在每一个历史关头,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一边倒”政策
    C、以大国为主导,以周边为基础 D、不结盟、高层次
  • 7.  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我们同兄弟之邦并不是没有差别……对帝国主义国家战略上是反对的,但战术上有时在个别问题上是可以联合的。”与这一外交理念接近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全方位的外交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 8. 它开辟了以和平方式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材料评价的是( )
    A、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 9. 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首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干部担任,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B、加快了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C、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D、传承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 1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坚持和平共处独立外交政策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11.  中国已向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中国对全球抗疫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2. “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公认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主要表明党中央(  )
    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15.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6.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过程中谈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该谈话正确的理解是(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概括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 17.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
    B、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会议
    C、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1972 年,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 18.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下列英雄模范与其事迹搭配正确的是(  )
    A、焦裕禄——毕生致力于原子弹的研究,积劳成疾,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B、邓稼先——治理兰考“三害”,身患癌症却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C、邱少云——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
    D、王进喜——他在井喷时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被誉为“铁人”
  • 19.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 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光明日报》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  )
    A、学术争鸣 B、社会热点大辩论
    C、两个“凡是”的延续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2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 22.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从改造到服役历时7年,第二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3年多。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借鉴改装到自制成功得益于(  )
    A、工业制造与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B、军队政治工作开展
    C、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成立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23. 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4.  1997年有这样的词句:“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词句反映的是(  )
    A、对外开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九二共识”
  • 25.  巧妙蕴含中华文化的冬奥场馆、活泼敦厚的“冰墩墩”、喜庆祥和的“雪容融”、扑面而来的中国年味、香喷喷的豆包……“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政治安定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 26.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干涉内政, , 和平共处。
  • 28.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29.   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我国加入  ,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30.   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 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材料二:……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 
    材料四: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工作”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的“它”是指哪一文献?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翻身】1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现代化】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 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写出相关的法律文献。
    (2)、 材料二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旱在哪里进行尝试?材料认为该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
    (4)、 建国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 33.  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中国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三十万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隐姓埋名28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贡献奖章。“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019年共和国勋章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如图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并指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大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袁隆平在农业方面最重要的成就。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体现出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