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黄继光》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yì

    lǚ  cì

    cuī  huǐ

    bīng  báo

    xiōng  táng

  • 2. 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yù) 轰(mín) 毁(chuī) B、(lǐng)  胸(táng)  爆(zhà) C、次(lǚ)  烟(lóng)  冰(báo) D、(nàn)  业(cù)  穿(sō)
  • 3. 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1)、“负伤”中的“负”字的意思是( )。
    A、欠(钱) B、 C、遭受 D、具有
    (2)、选词填空。

    持续 连续

    战斗了四天四夜,好多战士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了。

  • 4.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敌人发现他们了。
    (2)、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3)、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4)、战士们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 5. 选词填空。
    (1)、持续    继续

    ①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战斗了四天四夜。

    ②你写作业,不要再出去玩了。

    (2)、

    凝视

    正视

    ①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着这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②我不敢老师的眼睛,怕老师会提问我问题。

  • 6. 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缩句)
    (3)、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 7. 分析重点句子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敌人的 , 以及请求任务时的

    (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 表现了敌人枪弹的密集和猛烈。

    (3)、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从句中的数字和省略号,我们能体会到黄继光的毅力。

    (4)、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品质。

    (5)、战士们能攻下597.9高地的原因是

二、阅读理解

  • 8. 课内阅读。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选段写黄继光主要是抓住他的来描写的,具体用了等词语,表现了黄继光的精神。
    (2)、比较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了”的不同。
  • 9. 类文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品析句子:阅读下面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完成练习。

    ①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从钱学森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

    ②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通过对钱学森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他

    (2)、探究写法:下面的句子都能够表现钱学森的杰出才华,其中表现的角度不同的一项是(   )
    A、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B、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C、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D、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文本补白: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钱学森会对留学生们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把钱学森可能说的话简要地写下来。
    (4)、对比思考:对比本文和课本中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两篇文章都是写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故事。( )

    ②两篇文章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描写的。 ( )

    ③两篇文章都对人物的言行展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学森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

    (5)、情感表达:读《黄继光》《钱学森》,思考这些人物的言行,你对爱国有了怎样的体会?

三、写作题

  • 10.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你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