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1―15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 1. 平房发展,化学助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冰雪文化博物馆的“冰花陶瓷”是合成材料 B、建设新校区使用了大量纯金属 C、改造天然气管网,减少安全隐患 D、无人机喷洒大量农药增加玉米营养成分
  • 2.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中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往试管里加锌粒 C、检查气密性 D、分离剩余锌粒
  • 3.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晶体析出 B、熟石灰和沙子混合砌砖 C、探究铁钉生锈条件 D、氧气供给呼吸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氮气制硝酸 B、碳酸钠制肥皂 C、铜制导线 D、明矾用于净水
  • 5. 哈尔滨用细心、热情、真诚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朋友感受到冰城魅力并且认识了“人间烟火——铁锅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铁锅烹饪食物,能提供常量元素铁 B、“铁锅炖”烹饪方式简单,为使食物味道鲜香,可加入亚硝酸钠调味 C、用木柴(主要含碳元素)加热时,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D、铁锅炖中加入花卷、豆角等食物,其中花卷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淡水资源有限,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 C、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沼气等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 7. 下列参与家务劳动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铁锅使用后洗刷干净并擦干 C、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 8. 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Hg+O2__2HgO   化合反应 B、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   2Ag+Cu(NO)2__Cu+2AgNO3   置换反应 C、钟乳石的形成   Ca(HCO3)2__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   C6H12O6+6O2__6CO2+6H2O   复分解反应
  • 9. 下列是裘臻在研学过程中对某些现象或事实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蛋糕店中飘出浓郁的奶香味

    分子不断运动

    B

    某洗发水的pH<7

    该洗发水中含有氢离子

    C

    石墨制成“人造钻石”首饰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D

    矿泉水冰冻后瓶子“圆滚滚”

    结冰后水分子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 10.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氢气和氧气

    将气体通过氧化铜

    B

    尿素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C

    羊毛线和涤纶线

    灼烧,观察

    D

    铝丝和铁丝

    加入稀盐酸,观察

    A、A B、B C、C D、D
  • 11. 依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氟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F B、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 C、图2反应物的分子都含有氧原子 D、图2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 12.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B、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t2℃时,210g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不相等 D、t2℃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比氯化钠多
  • 13. 下列关于单质磷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实验Ⅰ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只需少 B、实验Ⅱ用定量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C、实验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D、以上三个实验均有“产生大量白雾”的现象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H3

    H2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B

    K2SO4

     K2CO3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C

    NaCl

    FeCl3

    溶解,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

    Cu

    CuO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15. 化学小组计划五月开展“研究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小组同学上网查阅了几种氮肥,并将部分标签和价格记录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主要成分:尿素

    化学式:CO(NH2)

    含氨量:≥46.2%

    主要成分:硫酸铵

    化学式:(NH4)2SO4

    含氮量:≥21.0%

    主要成分: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含氮量:≥17.2%

    15.0元/kg

    10.0元/kg

    5.0元/kg

    A、(NH4)2SO4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B、石建:“一袋能顶两袋多”指的是尿素中的含氮量是硫酸铵中含氮量的二倍多 C、秦思:“不是尿素买不起,而是碳铵(碳酸氢铵)更有性价比” D、该尿素化肥样品的纯度约为9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6. Ⅰ.龙年游龙江,冰城夏都揽风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哈尔滨是百年啤酒文化之都,传承浪漫啤酒文化。啤酒的酿造过程中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酒精的化学式为
    (2)、哈夏音乐会与冰雪旅游相映成趣。音乐会在哈尔滨大剧院开幕,大剧院在建造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材料。
    (3)、Ⅱ.又“氢”又快!我国氢能源的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新突破。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列车以氢氧燃料电池为动力系统,电池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由能转化为能。

    (4)、锰钢的主要成分是①(填元素符号),还含有锰和碳。

    锰钢用于制造轨道,主要利用其具有②(填字母)的优良性能。

    A.强度高和密度小   B.硬度大和韧性好

  •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保护海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

    A.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加压时,海水中的①(填微观粒子名称)可以通过该膜,而钠离子、氯离子等很难通过;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海水中各组分的②(填“熔点”或“沸点”)不同,使淡水与其他成分分离。下列过程的原理与蒸馏法淡化海水原理相似的是③(填字母)。

    a.分离液态空气   b.煤的干馏

    蒸馏法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装置相对简单,易操作,但缺点是④

    (2)、海水保护:废弃塑料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唤起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我国在沿海城市发起了“全国净滩公益活动”。请写出一条合理使用塑料制品的做法
  •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两种制氢气的微观示意图。

    (1)、Ⅰ中应补充的粒子图形是____(填字母)。
    A、 B、
    (2)、Ⅱ→Ⅲ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每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结合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比较图1和图2,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填字母)。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4)、图2中反应前的物质属于(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 19.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药品以及下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①。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②
    (2)、“化学氧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环境中能快速释放氟气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内部装有颗粒状超氧化钾(KO2)作为“制氧剂”,其中一个反应为:4KO2+2H2O__4KOH+3O2

    实验室用此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结合“资料卡片”的信息,你认为发生装置最好选择(填字母)以得到平稳气流。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将B与①(填字母)连接;由于锥形瓶内生成气体的速率比导出气体速率大,使锥形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实验中会观察到长颈漏斗管内液面②(填“低于”或“高于”)锥形瓶内液面。
    (4)、将B与F连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然后又逐渐澄清。右侧图象能正确反映此过程中对应变化关系的有(双选)

  • 20. 研究化学反应能更好地服务生产、生活和科研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Zn+H2SO4__H2+ZnSO4

    CH4+2O2__CO2+2H2O

    H2CO3__CO2+H2O

    A

    B

    C

    (1)、Ⅰ.A中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① , 氢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发现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还有②(填“B”或“C”)。具有这类特征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中电子发生了转移,电子转移可形成电流,由此,化学变化在获得物质的同时也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2)、Ⅱ.请根据问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可将各种形式的能源以电能的形式稳定、持续输出。

    锂二氧化碳电池(Li-CO2电池)利用CO2作为正极反应物。CO2可来源于经处理的工业废气。Li-CO2电池能量密度可达锂离子电池的7倍以上,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但我国锂的储量较低,锂离子电池尚存在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充放电不稳定,高温易燃等安全问题。根据我国钠的储量较高且分布广泛的状况,我国科研工作者将Li-CO2电池中的锂替换为钠,研制成钠二氧化碳电池Na-CO2电池)。

    Na-CO2电池的应用虽然能弥补锂离子电池的不足,但也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和循环寿命较短等问题。我国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电池技术研究路上奋勇前行!

    从环境角度考虑,你认为由锂离子电池转向研制Li-CO2电池的意义是(写一条)。

    (3)、为解决锂储量较低对Li-CO2电池发展的阻碍,会优先考虑化学性质相似的金属,以钠替代锂的理由是(根据右图所示原子结构回答)。

    (4)、与锂离子电池比较,请你评价Na-CO2电池的优势和不足(各写一条)。
  • 21. 图甲中A~F六种物质及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液中含有的酸,F是图乙中的溶液,B、D不发生反应,D、E是同类物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物质能转化或能相互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工业生产中,常采用NaOH溶液捕捉(吸收)CO2 , 部分流程图如下:

    (1)、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2)、写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①A.;②F.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4)、向D中加入E的实验现象为
  • 22. 海洋三宝——精盐、纯碱和“镁”(好)。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取氯化镁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以下称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x)的比例式为
    (3)、配制上述实验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g。
    (4)、向滤液中加入26.6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若用125g该样品通过上述过程制取镁,可制得镁的质量为
  • 23. 秦思发现某品牌自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铝粉、碳酸钠和少量氢氧化钠等,对其发热原理产生兴趣。于是,他与小组同学合作,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假设与实验】根据加热包遇到一定量的冷水后放出大量热的事实,结合所学知识,秦思假设该发热包的热量来源于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利用实验室中的氧化钙进行实验A,观察到 , 放出大氧化钙量热。秦思认为自己的假设正确。
    (2)、【质疑与假设】根据加热包遇规定量的冷水后能稳定供热15~20分钟,而氧化钙遇水的放热过程却剧烈且短暂的事实,石建质疑秦思的实验结论,提出新的假设:发热包中的其他成分也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能量,实现稳定、持续放热。

    【实验与结论】根据“勿在封闭空间使用”和“远离明火”的操作提示,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到铝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信息,进行实验B,将置于试管口,发出爆鸣声。据此,确定发热包中的铝粉、氢氧化钠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稳定、持续放热,请补充并配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__2NaAlO2(偏铝酸钠)+

    (3)、【证据与解释】发热包中的碳酸钠有什么作用?联系A、B两个实验,裘臻认为Na2CO3能与实验A的生成物反应转化为NaOH,持续发生B中的反应进而持久产热。为了证明加入规定量的冷水后,加热包内的碳酸钠与实验A的生成物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进行实验C确定了反应后发热包的固体中有较多的氢氧化钙。小组同学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b中,加入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无(填离子符号),碳酸钠与实验A的生成物发生了化学反应。

    (4)、【分析与交流】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D,小组同学又讨论并确定了对使用后的发热包及产生废液的处理方法,对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5)、【总结与评价】经历上述过程,可以总结出在利用化学反应为生活提供便利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老师对同学们多角度分析、解决真实性问题,在应用中形成对化学变化的系统认识的能力与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