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4年化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天然气 C、风能 D、地热能
  • 2.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 B、 C、 D、
  • 3.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A、K2CO3 B、NH4HCO3 C、K2SO4 D、KH2PO4
  • 4. “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用分子观点解释此现象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 5.  以下是探究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 B、取上层清液 C、测酸碱性 D、测pH
  • 6. 甲基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它的变色范围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石灰水 C、炉具清洁剂 D、食醋
  • 7.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Cu B、H2O C、CuSO4 D、C
  • 8. 化学为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属于液氢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味
  • 9. 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较高的温度 B、该实验体现了木炭的氧化性 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
  • 10. 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开发清洁新能源,防治大气污染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研制无污染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D、深埋废铅蓄电池,防止土壤污染
  • 11. 如图是某品牌运动服的成分标签,其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B、聚酯纤维 C、氨纶 D、粘纤
  • 12. 将水加入到盛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 B、面粉 C、蔗糖 D、粉笔灰
  • 13.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 14. 进行科学实验必须注意人身安全。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碱性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氢氧化钠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D、配制稀硫酸时,可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
  • 15.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 16. 近年来,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不借助任何植物就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丁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17. 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18.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溶解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溶解,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D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9. 甲~戊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甲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乙属于盐,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Fe+Cu(NO3)2=Fe(NO3)2+Cu B、乙和丙的反应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物质戊可以是硫酸铜 D、丙和丁的反应有H2O生成
  • 20. 光电材料吸收光产生电流能分解水。在吸收相同光照的条件下,二氧化硅薄膜中嵌入纳米镍(Ni)后,电流增大,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属于混合物 B、该材料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C、纳米镍可提高二氧化硅薄膜的电阻 D、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优势是其能用于光电材料的原因之一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 21. 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很多古今对比。
    (1)、饮食——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其中小麦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取暖——古人取暖的方法主要是燃烧炭火。现代人取暖所用的燃料越来越清洁,使用清洁燃料的意义是
    (3)、记录——《水乐大典》距今四百多年,其用墨书写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其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硅的元素符号是;你还能从中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4)、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明矾净水的事例,明矾的作用是。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二氧化氯(ClO2)等物质净水消毒,二氧化氯的工业制法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22. 硼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
    (1)、二硼化镁(MgB2)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硼原子

    ②镁离子

    ③标出二硼化镁中硼元素的化合价

    (2)、硼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工业上用镁还原法生产硼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还原炉中,要先通入氩气排净空气再加热,先通氩气的目的是

    ②酸煮罐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3.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浓硫酸     B.氢氧化钙     C.碳酸氢钠

    ①可用于去除铁锈的是

    ②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③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2)、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
    (3)、《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明代造竹纸的过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透火培干等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步骤。“煮楻足火”是造纸术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先将石灰浆【Ca(OH)2的悬浊液】涂在竹纤维上,再放入桶中蒸煮并用草木灰水(含K2CO3)淋洗,其原理是利用石灰浆和草木灰水呈现的(填“酸”或“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如果将石灰浆与草木灰水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4.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薄如蝉翼、有“太阳神鸟”图案的金箔,历经数千年,金箔仍金光灿灿,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用黄金可以制成极薄的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2)、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制作金属画,其制作方法为:在金属板上贴一层膜,然后刻画图案露出金属板,将溶液滴在露出的金属板上就可制得金属画。如图是利用金属板与稀盐酸反应制得的“蝴蝶”,其中可选用的金属板是____(填序号)。

    A、铁板 B、锌板 C、铜板 D、银板
    (3)、连接云贵两省的北盘江大桥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建造桥梁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材作为支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钢材可回收利用,其意义是
    (4)、现有100g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Mg粉,加入Mg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ab段表示Mg与Cu(NO3)2反应 B、M点溶液的溶质为Mg(NO3)2、AgNO3 C、减少的溶液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金属质量 D、bc段可观察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 25. 请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E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的水的体积来进行测量,该装置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得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良好)

  • 26. 某无土栽培植物的营养配方中可能含有KCl、(NH4)2SO4、NH4HCO3三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

    (1)、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该营养配方中至少有一种化肥是肥。
    (2)、【实验探究二】

    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该配方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稀HNO3

    该营养配方中含有NH4HCO3

    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营养配方中含有

    3.取少量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营养配方中含有KCl

    (3)、【反思与评价】

    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红同学认为步骤3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 27. 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0g该CuSO4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2NaOH+CuSO4=Na2SO4+Cu(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