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2《边城(节选)》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小阅读-课内

  • 1. 对下面句子的特点、作用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正确合理的两项是( )
    A、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渡船老人的孤单。) B、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了翠翠对祖父失信的极其生气的心理。) C、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运用反复的手法,把“不记得”写成“记不得”,也更接近口语,表现了翠翠在祖父面前撒娇的神态。) D、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祖父详细的问话,表面看是祖父关心别人家的婚事,实际上反映了祖父在内心对翠翠婚事的关心。)
  • 2. 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边城》中“爷爷”是淳朴厚道却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B、《边城》中大老为人处事像顺顺,沈从文敏锐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悲剧命运,他还原大老得到翠翠。在沈从文看来,大老不可能使翠翠得到“主体性”,不可能使湘西走向现代化,因此让大老在急流中死去。 C、《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 D、《边城》中,天保和傩迭一起在碧溪蛆对岸的山上为翠翠唱歌,翠翠在歌声中做梦摘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边城》中,边城明净的风光,熏陶着朴实的人们,人人均有君子遗风。

二、语言表达

  • 3. 下面是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70字。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 4. 请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有的家长过分(放肆/放纵)孩子,给孩子买手机不说,对他们使用手机也缺乏有效管理。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处治)。

    ③法庭上,对方律师无视我方出具的各种有效证据,(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多次被法官警告。

    ④蓬莱地处海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但认为蓬莱为仙人所居之地,应是一种(穿凿附会/牵强附会)的说法。

    ⑤阿Q对赵太爷之流作威作福的样子是十分看不惯的,有时还会在背后朝着赵太爷远去的身影挥一挥拳头,似乎有点(嫉恶如仇/深恶痛绝)的意味。

三、名著阅读

  • 5. 下列对课文《边城》内容的分析和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了三个端午节,按照“眼前的端午节(第三节)、两年前的端午节(第四节)、上一年端午节(第五节)”的顺序展开情节。 B、小说中的三个端午节依次主要写了边城龙舟赛(第三节)、翠傩初相会(第四节)和端午看龙舟,大老夸翠翠(第五节)。 C、本文第六节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擦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D、本文赞美了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直接批判了物欲横流、腐化堕落的现实,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 6.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故事起始阶段,刘备、关羽、张飞虽有英雄气度,能转战四方,但由于缺少具有宏观战略眼光的智谋之士,未能成就大业。 B、《红楼梦》中,平儿心地善良,处事得体慎重。她知晓丫环坠儿偷了虾须镯,但为了顾全宝玉的面子,没有将此事告诉王熙凤。 C、《边城》中,爷爷和翠翠愿守清贫,乐于助人。第八章中,团总妻女过渡时,翠翠见到小女孩手上带的银手镯,毫无歆羡之意。 D、《茶馆》中,黄胖子与二德子等人在茶馆后院调停鸽子之争,卖东西的老人一句“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表达了对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愤慨。 E、《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发疯后,手握花草与众人告别。其中,她送给王后的迷迭香象征阿谀, 三色堇则象征善变,以此暗讽王后的匆匆再嫁。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一)

    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佬走马路的第一着,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

    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

    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佬,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听情况。在河街见到了大佬,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

    “大佬,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全是那个傩送二佬所唱的。大佬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他拍了大佬一下,轻轻地说:

    “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第一号。”

    大佬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

    “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

    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老船夫搓着手说:

    “大佬,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分的!”

    那大佬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老船夫抬头望到二佬,正在窗口整理一个渔网。

    回碧溪岨到渡船上时,翠翠问:

    “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

    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四章)

    (二)

    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嗡地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祖父到后来发问道:

    “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

    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

    “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

    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佬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攀交情,你将怎么说?”

    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

    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

    “我说的若是真话呢?”

    “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

    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

    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得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五章)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这句话暗示了翠翠当时朦胧的爱情状态,契合翠翠当时的现实处境。 B、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胜过天保,天保主动退出竞争,离开茶峒。 C、“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心思细腻,他不想让孙女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所以瞒着孙女。 D、“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描写翠翠做了一个“顶美顶甜”的梦,是通过梦境来表现翠翠对爱情的朦胧渴望,也巧妙地点出了傩送为她“唱了半夜的歌”的事实。 B、选文(二)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人物心理、人物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翠翠情窦初开的形象特征。 C、文本情节集中,运用了两条线索,以船夫对翠翠的关心为明线,以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为暗线,明暗结合,富有韵味。 D、小说语言夸张幽默却又生动形象,主要以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尤其是擅于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3)、文本(二)的结尾为什么要描写月光和白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对于“唱歌”,翠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祖父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减少了,对于翠翠方面也不大注意了。翠翠像知道祖父已不很疼她,但又像不明白它的原因。但这并不是很久的事,日子一过去,也就好了。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但很明显的事,那船总却并不忘掉死去者死亡的原因。二老出北河下辰州走了六百里,沿河找寻那个可怜哥哥的尸骸,毫无结果,在各处税关上贴下招字,返回茶峒来了。过不久,他又过川东去办货,过渡时见到老船夫。老船夫看看那小伙子,好像已完全忘掉了从前的事情,就同他说话。

    “二老,大六月日头毒人,你又上川东去,不怕辛苦?”

    “要饭吃,头上是火也得上路!”

    “要吃饭!二老家还少饭吃!”

    “有饭吃,爹爹说年青人也不应该在家中白吃不作事!”

    “你爹爹好吗?”

    “吃得做得,有什么不好。”

    “你哥哥坏了,我看你爹爹为这件事情也好像萎悴多了!”二老听到这句话,不作声了,眼睛望着老船夫屋后那个白塔。他似乎想起了过去那个晚上那件旧事,心中十分惆怅。老船夫怯怯的望了年青人一眼,一个微笑在脸上漾开。

    “二老,我家翠翠说,五月里有天晚上,做了个梦……”说时他又望望二老,见二老并不惊讶,也不厌烦,于是又接着说,“她梦得古怪,说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岩摘了一把虎耳草!”

    二老把头偏过一旁去作了一个苦笑,心中想到“老头子倒会做作”。这点意思在那个苦笑上,仿佛同样泄露出来,仍然被老船夫看到了,老船夫就说:“二老,你不信吗?”

    那年青人说:“我怎么不相信?因为我做傻子在那边岩上唱过一晚的歌!”

    老船夫被一句料想不到的老实话窘住了,口中结结巴巴的说:“这是真的……这是假的……”

    “怎么不是真的?天保大老的死,难道不是真的!”

    “可是,可是……”

    老船夫的做作处,原意只是想把事情弄明白一点,但一起始自己叙述这段事情时,方法上就有了错处,因此反被二老误会了。他这时正想把那夜的情形好好说出来,船已到了岸边。二老一跃上了岸,就想走去。老船夫在船上显得更加忙乱的样子说:

    “二老,二老,你等等,我有话同你说,你先前不是说到那个——你做傻子的事情吗?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那年青人虽站定了,口中却轻轻的说:“得了够了,不要说了。”

    老船夫说:“二老,我听人说你不要碾子要渡船,这是杨马兵说的,不是真的吧?”

    那年青人说:“要渡船又怎样?”

    老船夫看看二老的神气,心中忽然高兴起来了,就情不自禁的高声叫着翠翠,要她下溪边来。可是,不知翠翠是故意不从屋里出来,还是到别处去了,许久还不见到翠翠的影子,也不闻这个女孩子的声音。二老等了一会,看看老船夫那副神气,一句话不说,便微笑着,大踏步同一个挑担粉条白糖货物的脚夫走去了。

    过了碧溪岨小山,两人应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竹林走去,那个脚夫这时节开了口:

    “傩送二老,看那弄渡船的神气,很欢喜你!”

    二老不作声,那人就又说道:

    “二老,他问你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你当真预备做他的孙女婿,接替他那只渡船吗?”

    二老笑了,那人又说:

    “二老,若这件事派给我,我要那座碾坊。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

    二老说:“我回来时向我爹爹去说,为你向中寨人做媒,让你得到那座碾坊吧。

    至于我呢,我想弄渡船是很好的。只是老家伙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

    老船夫见二老那么走去了,翠翠还不出来,心中很不快乐。走回家去看看,原来翠翠并不在家。过一会,翠翠提了个篮子从小山后回来了,方知道大清早翠翠已出门掘竹鞭笋去了。

    “翠翠,我喊了你好久,你不听到!”

    “喊我做什么?”

    “一个过渡……一个熟人,我们谈起你……我喊你你可不答应!”

    “是谁?”

    “你猜,翠翠。不是陌生人……你认识他!”

    翠翠想起适间从竹林里无意中听来的话,脸红了,半天不说话。

    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

    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

    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翠翠两颊绯红跑了。

    《边城》(节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爷爷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少了,也不大注意翠翠了,翠翠认为祖父已经不很疼她,其实这跟大老的死有关。 B、翠翠大清早就出门掘竹鞭笋去了,可是当她回来时筐里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表明翠翠还有些贪玩不谙生计的艰难。 C、尽管大老的死因与老船夫不无关系,但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这表明当时茶峒的民风仗义淳朴。 D、这部分内容,情节看似很简单,叙事也很平淡,实际上出场人物内心的尖锐的矛盾就寓于这平淡的叙述中。 E、《边城》中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富于诗意和抒情意味,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正体现出这些特点。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①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②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3)、文中三次写到二老的笑。谈谈你对二老几次笑的理解。
    (4)、文中老船夫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可以看出老船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节选内容进行分析。
  • 9. 阅读《边城》第六章,完成第文后各题。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你一定忘记那次落的行雨。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于是,把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并且说:“翠翠,你不信,你咬。”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要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地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1)、选文中有句话:“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翠翠明白了”,但为什么“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
    (2)、“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一句中,那些人为什么“笑”?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理想?
    (3)、祖父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狡猾”一词的含义?
    (4)、选文最后一段,“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翠翠真的是在看云吗?这反映了翠翠怎样的内心世界?

五、选择题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不仅押韵使诗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具有音乐性,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正因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不少新诗人都很重视押韵。不过,如果过分强调押韵甚至绝对化,就难免适得其反。某些初学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为了追求押韵甚至矫揉造作,削足适履。其实,(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押韵,但没有人说它不是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押韵使诗具有音乐性,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而且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作用。 B、押韵不仅使诗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而且具有音乐性。 C、押韵不仅使诗具有音乐性,而且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 D、不仅押韵使诗构成一种复沓,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集中,而且具有音乐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不一定不押韵,更不一定押韵。 B、诗不一定押韵,更不一定不押韵。 C、不押韵的不一定不是诗,押韵的不一定是诗。 D、押韵的不一定是诗,不押韵的不一定不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