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人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 , 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法官的解释的对象虽则是法律条文,但是决定解释内容的却包含很多因素,法官个人的偏见,甚至是否有胃病,以及社会的舆论都是极重要的。于是他们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这自是片面的说法,因为法官并不能任意下判决,他的判决至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但是这种看法也告诉我们所谓法治绝不能缺乏人的因素了。

    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人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绝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的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来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注】①对称(chēng):相对称呼。②忾羊:祭祀用的活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能会受到个人偏见、身体状况、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解释不一定是完全客观公正的。 B、不依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一个社会的秩序;不根据什么规定,人和人的关系就可以自行配合:作者认为这种情况是难以想象的。 C、人们在一起生活,如果其行为、权利和义务全由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那么社会必然会陷入混乱,人们会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D、单从行为规范这一角度来看,礼和法律并没有差异,不同之处在于法律是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有些论法理的学者认为法律不过是法官的判决,作者认为这一看法失之偏颇。 B、《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人人谦恭有礼、文质彬彬,这即是作者向往的礼治社会。 C、孔子与子贡一样,对祭祀用的活羊也充满同情,但他更重视礼而不同意去掉忾羊。 D、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但以现代眼光看,有的礼可能是荒唐甚至违法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B、《晏子春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C、《论语》:“道(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4)、有人认为,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请结合乡土小说《祝福》和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为什么作者不赞成“普通人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

    ②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③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④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这是正确的。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⑤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⑥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⑦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教会乡下人识字并不能根治他们的“愚”。 B、文字下乡难,是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是熟人社会,长期的相处使他们不需要用文字来交流。 C、费孝通认为,文字下乡要有效推行,必须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也不能让乡下人“聪明”起来。 D、声音、表情、动作都是传情达意的象征体系,只是前者比较间接,后二者更直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字的缺陷和乡土社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采用文字的原因。 B、第③段中用教授们的孩子与乡下孩子在捉蚱蜢时的不同表现的事例,证明了“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的观点。 C、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了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的现实合理性。 D、文章开头采用立论的方式,通过对比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种种表现,得出了乡下人“愚”,不是指智力不及人,而是指知识不及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利用文字进行写作时,不管怎样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地传情达意。 B、只要传真技术还无法让人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就还会被人们使用。 C、我们在现代社会里住久了,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会支配我们,会用声气辨认。 D、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
    (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本色》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B、乡下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的相处使他们甚至不用面对面就能凭借脚步声辨认对方,而文字的传递信息能力也有其限制性,需要一定的文法才能规定其正确使用。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C、中国家的扩大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之一方面。在西洋家庭中,夫妻是主轴,而在中国,父子是主轴。在乡土社会中,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待在一起,这是社会养成的性格。 D、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而人口因繁殖而流动时,其所到的新地也会与来处的旧地产生一定的联系,比如用旧地来命名新地。一个村子的新客很难被当作“自己人”,也因此更便于与他人不讲人情的讨价还价、算账和做生意,从而发展商业。
    (2)、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3)、阅读有关篇章,比较分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4)、细读下面的文字,试分析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街道上、小河里可以随意倾倒垃圾,公共走廊积满灰尘也不管。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好作乱者,来之有也”。从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私”的问题谈起,指出“私”的实质是群已人、我界线划法的问题,意在引出对社会结构格局的探讨。 B、西洋社会的结构是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孩子成年后不再拥有父母家庭的权利,足见其社会的冷酷无情。 C、乡土社会里有势力的人家街坊可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表明地缘关系范围与个人势力相关。 D、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和社会范围都与私人联系关,因此脱离私人联系去讨论传统社会的社会道德没有意义。
    (2)、文中将“差序格局”比喻成“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生动形象,请简要概括其所揭示的“差序格局”的特点。
    (3)、文中引用了孔子、孟子和《中庸》的观点,其意图何在?请简要分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①如果有一位西洋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②为什么我们对“家”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④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取材于《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因为这缘故,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儿女。夫妇是主轴,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成年后就离开这团体。

    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我在这里提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是在数量、在大小上。——这是我不愿用大家庭,而用小家族的原因。一字的相差,却说明了这社群的形态和结构性质。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

    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取材于《乡土中国·家族》)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 )
    A、以自己为中心,逐层向外,由强到弱发生与他人的联系。 B、个人能够随所处时间、空间变化而动用不同的关系网络。 C、可表现在乡土社会亲属关系上,也可表现在地缘关系中。 D、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势力能伸能缩,而且收放自如。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关于“家”的例子,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原因。 B、第②段用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和柴捆进行比喻,论述了中西社会结构的不同。 C、第③段引用俗语“一表三千里”,形象说明中国乡土社会具有亲属分布广泛的特点。 D、第④段列举贾府兴衰和苏秦潦倒的例子,意在证明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3)、作者运用中西方比较的方法,凸显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某同学在阅读《乡土中国》时制作了读书卡片,请依据材料二内容帮这位同学将读书卡片填写完整。

    ○ 读书卡片 ○

    研究内容: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家”特点的比较


    中国乡土社会

    西洋社会

    功能

    形态

    时限

    界限

    结构原则

    差序格局

    团体原则

    (4)、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请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特点,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你的思考。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不相同,界限清晰,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文化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 C、差序格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也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D、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相比较,来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B、材料二在论述差序格局特质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揭示“差序格局”的特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3)、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以下情节如何体现“差序格局”伸缩性的特点。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就多赔了点银子给冯家,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借此拉拢薛家。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祖巷(节选)

    王剑冰

    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巩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冽,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

    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巩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机烟”。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巩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巩巷人?

    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原来,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聊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

    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这小女孩叫安安,她说爷爷家在居居。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老人说在南雄。我恰巧要去南雄。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来的人可多了,还有旅行社的。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巩巷!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

    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阳光射进来,里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凳、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她说祠堂是刘氏宗亲举办大事的地方。我问刘姓在珠巩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几户。县史办的李君祥说,珠巩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水叫沙湖,连着沙河,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区内一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坊,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那是岭南特有的乡间景象。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姓什么。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着,无人摘取。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秋葵顺着高高的枝,独自爬过了墙头……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巷的历史悠久,文中用八百多年前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悠长的古巷和明清时期的老宅子现在还挺立着来体现。 B、祖巷的老房子虽然很拥挤,但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既具有生活功能,也有团结功能。 C、“珠巩巷的人渐渐迁出去……”,作者借县史办李君祥的陈述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 D、文中“我说是来看看”“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等信息都表明了“我”的游客身份。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牌匾名“珠巩古巷,吾家故乡”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既照应了标题,又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B、文章描绘了祖巷中谢氏祠堂、刘氏祠堂和黎氏祠堂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 C、文章结尾对祖巷的庭院、植物景象进行了描绘,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祖巷的温馨和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D、文章总体上以“我”游览祖巷的踪迹为线索来贯穿内容,移步换形,让读者跟随“我”的脚步看到了祖巷的面貌。
    (3)、文中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体现了祖巷人怎样的形象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 , 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注:①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B、诸父异爨             迨:等到 C、庭中始为篱,为墙     已:已经 D、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昧昧:昏暗,模糊不清
    (2)、下列选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能以足音辨人        填然鼓 , 兵刃既接 B、吾妻死之年手植也        吾属皆且为 C、某所,母立于兹幸生也何为 D、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写到“万籁有声”“小鸟时来琢食”“风移影动”,实则以动衬静;这种静并没有生命的死寂,而是有生机的宁静,透露出此时的作者在项脊轩中所感到的自我满足。 B、归有光的散文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在文中,作者紧紧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小节传递情感。如小鸟啄食,人至不去;大母以手阖门,持象笏至。细节虽小,言语不多,却能感人泣下。 C、作者写到“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似是轻描淡写之笔,却形象地勾勒出了少年夫妻相依相伴、耳鬓厮磨、情意缠绵的情状,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D、结尾“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为一切往事的见证,老妪、大妣、先母、家境种种衰微,样样悲喜、所有的情感都凝注在这棵树上,因此它具有象征意义。后人称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当之无愧。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②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5)、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是《项脊轩志》原文中被编者删去的部分,你认为删去好,还是保留好?联系全文说说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节选自苏轼《墨君堂记》)

    【注】①王子猷,名徽之,王羲之第五子,任达放诞,生性爱竹。②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他种竹、画竹,被后人奉为“墨竹之宗”。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表(甲)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乙)

    简明英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B、臣微志                  听:劝告 C、鹤发垂堂 , 西山之日已薄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 D、不孝之罪深                     弥:更加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B、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C、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D、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3)、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甲)工整的对仗句式,铿锵有力,感情诚挚,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B、文段(甲)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主要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 C、文段(乙)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出“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遍事实。 D、文段(乙)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4)、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②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

    (5)、两篇文章都感人至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陈情”的相同之处。

六、古代诗歌阅读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弄”和“传”字运用比喻手法,云霞为他们的相会感到高兴,流星为他们传递着离愁别恨。 B、“柔情似水”,“似水”照应前面的“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之水,既深且长。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词的结句,是本词的主旨句,写出了主人公的心愿,也是对他们的深情慰勉,表达了词人的爱情观。 D、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写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
    (2)、请简要分析“忍顾鹊桥归路”中“忍”字的表达效果。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看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十一月三日到任。次年上元日写下这首词。写完这首词后,他在《超然台记》中追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连年蝗旱,民不聊生。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下列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稷的鼓箫乐奏,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C、“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冷,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D、“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2)、细读全词,赏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七、选择题

  • 12. 对《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一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认为乡土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B、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C、礼治社会并不代表“文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D、“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 13. 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14. 下面的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

    2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

    3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4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

    5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

    A、15423 B、51234 C、12453 D、24531

八、选择题组

  • 15. 按要求选择。
    (1)、《红楼梦》第一回中,有僧人说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他所指的人物是(   )
    A、甄英莲 B、薛宝钗 C、林黛玉 D、贾迎春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____,____;又____,____。

    (选自《乡土中国》)

    ① 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

    ② 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通

    ③ 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④ 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 16. 按要求选择。
    (1)、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下面的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

    ②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

    ③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④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

    ⑤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③ D、②④⑤③①

九、选择 简答

  • 17.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头贺喜 , 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文段二

    读书与修身有着密切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      】。修身实际上是指如何使一个人的身体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能学会动中求静,则对社会以及我们个人的身心都有益处。“养德养生只是一事”,人的所有危害心理健康的情绪,都是从人有一个“小我”开始的,如果能(      )“小我”,危害性的情绪就消失了。所以,修身最好的境界是把德性培养、人格完善和自己的发展融为一体。读书也是一种练功,是一个收心去杂念的过程。要读书,就要凝神静虑,致心一处。有些人光读些“大全”“技巧”之类的实用书籍,这是生存的需要,本来是(      )的,但在一个注重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只读那些能赚钱的书,毕竟是浅薄的。人们应该多读对人类的一些生命处境加以关怀或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小说等。

    文段三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____”,“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____,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      )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____,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      )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以及填入括号处的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xǔ             剔除        无可非议        依据        盘桓 B、佳节大典            剔除        无可厚非        依赖        盘桓 C、瞌头贺喜            去除        无可厚非        依据        盘旋 D、(gēn)冷灸        去除        无可非议        依赖        盘旋
    (2)、下列填入文段二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修身的“身”主要不是指生理的躯体,而是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载体 B、修身的“身”不仅指生理的躯体,更指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载体 C、修身的“身”主要不是指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载体,而是生理的躯体 D、修身的“身”不仅指生理的躯体,也指人的各种行为的综合载体
    (3)、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应该多读对人类的一些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 B、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或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 C、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小说等。 D、人们应该多读一些对人类的生命处境加以关怀和思考的书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学作品。
    (4)、依据文段三,说说你对“涟漪效应”的理解。
    (5)、请在文段三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 , 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____①____,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

    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____②____。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____③____,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1)、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B、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十、语言表达

  • 19. 阅读以下《乡土中国》第二章《文字下乡》的思维导图,概述“从空间格局看,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字数在100字以内。

  • 20. 阅读下面几则新闻材料,运用《乡土中国》第4~7章中的概念来解释和评析这些新闻事件。

    材料一:一辆装载了9吨新鲜活鱼的大货车在沪昆高速上饶境内发生侧翻,活鱼撒在公路上。附近的村民“闻风而动”,纷纷拿来袋子哄抢。这样的情况实非首次,众多侧翻的大货车都被疯抢过。

    材料二: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人家戴上耳机。

    材料三:今年大学毕业的小李,原本在郑州做着网站开发的工作,但在家人的一再敦促下,回家接替父母管理工厂。他发现工厂管理不规范,但刚要整顿就遇到了难处:工厂的管理人员不是“舅舅”就是“伯伯”,新的想法不仅没有实行,还被长辈们训斥,说他“不安分”。

  •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① , 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②。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③ , 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十一、小阅读-课外

  • 2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 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材料二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 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礼仪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

    材料三

    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 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

    (材料一、二、三均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四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73.8%)的婚姻都收过彩礼,81.0%的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待婚情侣因为彩礼达不成一致而闹不和。山东以将近九成(86.6%)的比例成为最流行送彩礼的地区,浙江以超过18万元的彩礼平均值排第一。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中国结婚彩礼数据调查》、谷雨数据《2020国人彩礼调查》)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对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予以治理。请运用《乡土中国》中的知识,分析农村频现“高额彩礼”的原因。

  • 23. 下列关于《名实的分离》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合作产生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社会本身变动产生了长老权力。 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了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 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 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

十二、小阅读-课内

  • 24. 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
    A、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D、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2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一句中,“刺史”是指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秀才”是指地方推选人才制度的一种科目,可译为“优秀的人才”。 B、《陈情表》凸显了三种交错的感情:首先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其次是对祖母的孝情;最后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C、“垂髫、束发、弱冠、而立”等都是古代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项脊轩志》中“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是指作者成童了,束发为髻,开始了轩中的读书生活。 D、《项脊轩志》中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细节、场景表现人物,寄托情思。如母亲用手指轻叩门扉、嘘寒问暖的场景,生动表现了母亲的慈爱与作者的思念之切。

十三、选择类

  • 2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B、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C、余稍为修葺,使不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 27.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行文可叙可议,表达方式较为灵活。 B、先妣,指“去世的母亲”,“先”常用于尊称死去之人,如先父、先烈、先哲等。 C、束发,指“收束头发”,清以前汉族男孩12岁时束发为髻,故也指“成童之龄”。 D、笏,我国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执的手板,可供记事,用象牙、玉石等制成。

十四、非选择类

  • 28. 古今异义。

    始为篱,为墙

    三五之夜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何谓阁子也 

    余自束发

  • 2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十五、填空题

  • 30. 请将《乡土中国·差序格局》选段(含标题、作者)誊抄至答题卡作文方格内。

    差序格局(节选)

    费孝通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十六、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 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来割麦

    蒲楠

    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

    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

    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

    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

    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

    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

    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

    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

    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

    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一样,弯不下,直不起。

    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

    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做派。

    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

    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

    六哥自言自语说话: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不收,吃啥呀。

    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

    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

    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

    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

    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

    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

    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

    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

    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

    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

    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

    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

    顺爷说:真的呀!真好。

    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

    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8月)

    文本二:

    土地是乡土小说中最重要的意象,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同样离不开对土地的描述,“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直接陈述了乡下人为什么离不开土地,乡土社会的地缘与血缘关系,使定居成为常态,迁移成为变态。土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农民谋生的手段,是因为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生产粮食,而粮食才是养育人类的根本。《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之根本,伟大的农民多是善于耕种的形象,守护土地与庄稼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职责。

    (选自李如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 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等针锋相对、极不礼貌的回话,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熟的人们,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 C、顺爷和六哥曾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依附土地、重视土地的态度。 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地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 B、小说中使用了借代、拟人以及整散结合的错落句式,生动地写出了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寓情于景。 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 D、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既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着伤逝之情。
    (3)、文本一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
    (4)、请结合文本,评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六哥这类形象的现实意义。

十七、简答题组

  • 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____,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 ____,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____,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选自《乡土中国》)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请结合材料,从阅读的现实意义角度,为《乡土中国》这本书设计一句腰封推介语,不超过30字。注:腰封也称“书腰纸”,图书附封的一种形式,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

十八、名著阅读

  • 33. 下列关于《乡土中国》中对“家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十九、话题作文

  • 3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费孝通《乡土中国》

    踏进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感慨颇多。比如这“规矩”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当代某些青年认为,法治社会里讲“规矩”已无必要,奉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信条即可。你的看法呢?请以“青年与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