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2024年联考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 1. 从生活走向物理,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80cm B、某男生质皇约为 50 kg C、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 20 次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40 km/h
  • 2.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 3.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 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 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琉璃上的水很快变千 C、秋天, 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 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 4. 人们游梅溪湖公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白云”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 C、看到的水中游动的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
  • 5. 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脚将毽子踢出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对它的踢力 B、毽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重力势能增加, 机械能增加 C、毽子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具有惯性 D、由于惯性,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
  • 6. 下列涉及的物理知识, 说法正确的是
    A、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的大, 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小 B、铁路站台上设置安全线, 是因为空气的流速大时压强就小 C、厨房里锅铲、炒锅的手柄用木料制成, 是因为木料的导电性差 D、电热水壸、电风扇工作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 7. 举世䁒目的第 19 届亚运会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晚在杭州盛大开幕。下列关于体育运动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校运会百米赛中, 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不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B、打排球时发球后, 排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时, 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正在做功 D、蓝球比赛时篮球碰到篮板被弹回, 说明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 8.  下列实际应用中, 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镍铬合金线制作滑动变阻器 B、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照较低温度的寒复表
  • 9.  关于安全用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测电笔检查电路时, 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三期插头, 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与该用电器并联 D、家庭电路中的空氖开关跳闸了, 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 10. 在智能家居理念引领下,小明家安装了一款密码锁,可以来用指纹、密码、人脸多种方式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A B、B C、C D、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不选或选错得 0 分, 共6分)

  • 11. 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 并不真实存在 B、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C、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2. 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 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序12345
    物距u/cm5040302520
    像距v/cm22243038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cm B、当 u=25 cm 时,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 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 v=24 cm 时, 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20 cm 处向距凸透镜 50 cm 处移动, 像会逐渐变大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11 空, 每空 2 分, 共 22 分)

  • 13. 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若加油机以500km/h的速度航行0.2h,通过的路程是km。
  • 14. 小明放学回家, 进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 这是因为饭菜分子的产生的。妈妈炒菜时通过改变了菜的内能。
  • 15. 如图所示, 用动滑轮把重为 40 N 的物休 A 以 0.5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 用时 4 s ,  拉力 F的大小是 25 N ,  则拉力 F 的功率是W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 16. 一般来说,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如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珄、硬度、延展性等。生活、生产中, 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 设计出所需的物品。商代后期蒸煮食物用青铜器, 主要是运用了青铜器的; 半导体等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主要是运用了半导体的。(两空都填题中所提到的物理性质)
  • 17.  如图甲是定值电阻 R 和灯泡 L 的 IU 图象, 定值电阻 R的阻值是Ω ,  将定值电阻 R 和灯泡 L 接在图乙电路中, S 闭合, 电流表示数为 0.3 A ,  则电源电压为    V : 若将乙电源电压变为 14 V (这时电路中电流表、定值电阻 R 和灯泡 L 等仍安全)电流表的读数应是 A。

四、作图、实验题(本题共 5 小题, 18 小题 4 分, 19-22 小题每题 6 分, 共 28 分) 

  • 18. 请根据题意作图:
    (1)、如甲图中为凸透镜,请你在图上作出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

    (2)、如乙图为一个重为 9 N 的物体 A ,静止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请作出物体 A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19. 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
    (1)、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2)、实验中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悄况,你认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此时水的沸点是°C 。此时的气压 (“高于"、“低于”、“等于”) 1 标准大气压。
    (4)、小明发现水在沸腾时,杯吕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5)、另一小组的小红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 20 min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红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0. 物理走向生活, 小明为了测定家中茶油的密度, 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 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乙图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 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是为 27g, 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小明正确的计算出茶油的密度应该是 kg/m3.
  • 2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 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设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没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 依次把它绶绥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罯, 在这实验中:

    (1)、铁块在位置 123 的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在位置 34 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猜想是不正确的 (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 22. 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 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 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 C 、 D 两点, 是为了测量灯泡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 是 V 。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B C间的电压大约为 0.05 V ,  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选填: “粗”或细”)的导线。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 23 小题 6 分, 24 小题 8 分, 共 14 分)

  •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 9 V ,  灯泡 L 上标有“ 3 V0.6 W ”的字样, 闭合开关 S ,  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求此时。

    (1)、 通过灯泡 L 的电流:
    (2)、 电阻 R 的阻值:
    (3)、整个电路工作 5min 消耗的电能。
  • 24. 如图, 重为 200 N 的正方体形薄侧壁玻璃槽, 底面积为 0.2 m2 ,  放在水平台面上, 向槽中加水至水深0.4 m(ρ=1.0×103kg/m3, g=10 N/kg) 。

    (1)、求水对玻璃槽底部的压强和槽底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2)、将边长为 20 cm 的正方体物块轻轻放入水中, 当其静止时, 测出该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4 cm ,  求该物块的密度:
    (3)、用力垂直向下作用在物块的上表面, 使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2 cm 并保持静止, 求此时力 F 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