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21《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独怆(chuàng)然而涕(dì)下 决眦(zì)入归鸟 B、齐鲁青未了(le) 拄杖无时夜叩(kòu)门 C、会当凌(líng)绝顶 自缘(yán)身在最高层 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吟(yín)鞭东指即天涯2. 下列诗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覆疑无路,榴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 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独怆然而涕下 B、一览众山小 C、莫笑农家腊酒浑 D、拄杖无时夜叩门5.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6. 关于《望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了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均是倒装句。 C、“一览众山小”暗引《论语》,因为这本书中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 D、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7. 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8. 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9. 情景默写;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2)、《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 。(3)、《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4)、《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绘了乡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 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10. 基础知识综合;文学常识填空。(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 , 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内。(2)、我国的“五岳”是指、、、、和。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3)、王安石,字介甫,号 , (时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4)、陆游,字务观,号 , (时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对后世影响深远。二、综合性学习
-
11. 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吟风:
咏月:
(3)、歌曲《烟花三月》中有歌词“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歌曲《涛声依旧》中有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显然,这两首歌的歌词各是依据一首唐诗而创作的,请你写出这两首唐诗的作者和题目。《烟花三月》依据的《》而创作;《涛声依旧》依据的《》而创作。
三、诗歌鉴赏
-
12. 对比分析两诗,回答问题。
【甲】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塔的高峻;“鸡鸣”能“见日升”,直接描写了峰和塔之高。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登幽州台歌》四句没有具体的人、事、物的描写,全诗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 D、《登幽州台歌》中,“怆然而涕下”是诗人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后人的广泛共鸣。(2)、分析两首登高抒怀诗的诗人感触有何不同之处?1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
杜甫
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1)、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 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 等词语可以感受到。(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14.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甲)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乙)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甲诗中,“”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的现实状况;“”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2)、请对比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不同点。15. 古代诗歌阅读【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2)、【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