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湖区龙华街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
1.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该遗址发现大量距今约9000―7500年的遗迹、遗物,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据此推测,该聚落( )A、过着定居生活 B、已经产生文字 C、社会分化严重 D、出现阶级国家2. 下图是某片甲骨文的拓片。由右往左读:贞西土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国家机构已非常完善 B、五谷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C、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 D、甲骨文只会用于占卜记事3. 如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 C、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4.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发现秦代法律文献,其中有当时官员编写解释法律名词术语的问答式手册《封诊式》,体现了严格的法律程序,如杀人,要区分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再定刑等等。这( )A、反映了秦朝实行的是“仁政” B、证明秦朝实行了残暴统治 C、可用于研究当时的治理情况 D、说明《史记》记载不可信5. 伴随着郡县制的确立,秦朝的郡守、县令和县长大多由皇帝直接任免,同时为了避免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瓜分胜利的成果,中央一般每攻克一处便就地设县,并任命长官,这些官员大多由当地有能力的人士担任。据此推测,郡县制( )A、扩大了秦朝的疆域范围 B、打击了世袭贵族的势力 C、顺应了民族交流的趋势 D、影响了城市规模和布局6. 考古专家在龟兹国遗址(古西域国之一)中发现了“龟兹五铢钱。”其外形酷似汉武帝的五铢钱,正面铸篆书“五铢”,背面铸龟兹文符号,故又称“汉龟二体钱”。这一文物可用于说明( )
汉武帝五铢钱 龟兹五铢钱A、吐蕃风情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 B、中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西域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趋势 D、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原因7. 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于跪坐;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中原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说明( )A、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惯 B、胡汉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C、汉人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胡人文化得到广泛传播8. 下面是汉朝某项政策颁布前后对比图。据此可知,实行该政策的目的是( )A、促进民族交融 B、巩固分封制 C、维护边疆稳定 D、加强中央集权9. 下图为某时期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统计数据,可用于说明( )A、商鞅变法的影响 B、诸葛亮治蜀的成 C、孝文帝改革的结果 D、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作用10.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如果“任情返道”则会“劳而无获”。这段材料出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11. 下表所示信息折射出,隋朝( )事 项
概 况
出 处
修通通济渠
公元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6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修通永济渠
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1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改造邗沟
公元605年,征淮南民数十万,数月,修成。
《资治通鉴·炀帝纪》
A、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百姓赋税沉重 C、中央集权受到严峻挑战 D、国家体制优势12.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有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人物能说明这一特色的是( )A、王羲之 B、文成公主 C、玄奘 D、马可·波罗13. 《宋书》(梁.沈约)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户不夜扄(jiong),盖东西之极盛......”,此材料记载的是南朝宋____情况( )A、社会发展 B、民族关系 C、南北交流 D、对外贸易14. 阅读下表,这说明,明朝中后期(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明朝中期,戚继光等率部抗倭。
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在我国沿海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给中国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如《几何原本》等。
A、中外开始进行交往 B、反抗侵略是主题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危机与机会并存15. 据记载,南宋初年,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B、引进自越南的占城稻不适合在中国种植 C、《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D、从北方引入的曲辕犁提高了生产的效率16. 史学家认为,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和血液网络”,对维持中央政府在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元朝驿站的设立( )A、削弱了行省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C、促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D、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17. 1722年,乾隆下令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收录的标准十分明确:凡儒家学说的书籍,优先收录;凡官吏之著作,大多收录;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诗文与著作优先收录。由此可知( )A、《四库全书》深受儒学影响 B、政府企图构建统治合法性 C、统治者对典籍的认识不充分 D、政治因素渗透到文化领域18. 广州十三行原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外国人在此经商贸易。但从1840年-1850年初,洋人几乎无法在广州城内定居、经商、开设领事馆。这反映,广州地区( )A、不允许对外贸易 B、具有反侵略意识 C、对外需求不强烈 D、自然经济占主导19. 1871-1880年到1901-1910年两个年代,中国年平均棉纱进口量增长了24倍,从97451担增至2363000担。该现象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A、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B、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旋涡 C、轻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D、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20. “当时诸贤以为西人所以强盛而狎侮我者,因其有铁舰枪炮耳。至彼邦学术、制度、文物,皆不过问。一若得铁舰枪炮即可以抵御彼族。”这一言论( )A、是洋务运动的宣传思想 B、批评洋务运动冥顽不化 C、反映不同思想激烈交锋 D、反映洋务运动存在缺陷21.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2. 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加速了中央集权旁落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23. 五四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迷信、蒙昧的反现代化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又被刻画成“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改革开放后,在强调其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基础上,评价更趋多元。这反映了历史解释( )A、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B、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C、无法再现真实历史 D、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24. 从下面表格内容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1870年、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国家
比重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B、英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C、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向美洲 D、世界贸易总额连年持续提高25. 1917年后,美国的芬兰矿工移民中“一提到列宁的名字心就颤动不已”;在几乎无人知道俄国在哪里的古巴,烟草工人组成了“苏维埃”。这表明十月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 B、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 C、促进了世界人民的结盟与斗争 D、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6. 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且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说明巴黎和会( )A、使美英法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B、使中国的主权利益遭到损害 C、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D、未能彻底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27.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九国公约》实际上肯定了( )A、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C、日本在中国已取得的一切权益 D、美国独霸中国的企图28.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在其第1章《贸易之复兴——1922年初的莫斯科》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A、反映工业化建设成果显著 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激发生机 C、真实呈现苏联模式的成效 D、说明广告不断推动经济发展29. 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700多名美国和德国的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这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美国政府帮助苏联建立工矿企业 B、苏联在工业化中注重技术引进 C、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苏联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30. 二战后,亚洲有7国独立;非洲有40多个国家独立;拉丁美洲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万隆精神”、“非洲年”等具有特定意涵的名词载入史册。这说明( )A、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B、国际政治新秩序确立 C、美苏冷战正式结束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31. 美国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小麦、玉米、大米等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体现了(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讨划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32.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其深刻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实际上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一个事件造成了另一起事件。”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A、经济危机导致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强权政治下建立的新秩序埋下了冲突祸根 C、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爆发 D、法西斯的侵略导致大战阴霆再次笼罩欧洲33. 以下数据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情况,这说明( )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B、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C、中国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 D、抗日战争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屡败局面34. 下图是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欧洲一体化推动了西欧经济的繁步 B、西欧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 C、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35. 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1953年,苏联也制造出氢弹。双方加紧了对核武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其中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感到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材料说明( )A、美苏冷战在客观上推动了核技术的突破 B、冷战导致美苏双方进行直接的军备竞赛 C、美苏双方的均势避免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D、美苏冷战阻碍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6分,第37小题14分,共30分。
-
36. 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学者对宋朝的评论:
学者
对宋朝的评论
A
华夏氏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资进,而选级于赵家之世。
B
宋朝是“贫弱的新中央”“对外之积弱不振”“宋空内部之积贫难行”,
C
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D
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材料二
两浙、福建等五路
烫州路(今重庆老节县)
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人数
23780人(占82%)
103人(占0.36%)
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种数
200种(占80%)
2种(占0.13%)
——据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整理
材料三
(1)、 概括材料一中学者的观点。指出学者观点不同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存在什么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这跟宋代哪一因素的推动有关?(3)、选取材料三的信息,结合材料一中学者的某一观点加以论述。(格式:①观点:(A\B\C\D任选其一)②信息:……③史实论证:……④结论:……)
37. 中国近现代翻译了大量外来书籍,这一过程折射了中国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时间
翻译西方书籍情况
数据来源
1860-1899
共翻译西书555种:其中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自然科学 162 种,含算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社会科学 123 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
1900-1911
1902-1904翻译西书共计533 种: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书籍327 种;自然科学112 种,应用科学56种。1900-1911年翻译的书籍中,比较重要的有《天演论》《民约论》《达尔文天择篇》《政治思想之源》《无政府主义》《共和政体论》等社会科学书籍。
顾燃光《译书经眼录》
材料二:1900-1911,各地共译西书至少有1599 种, 占晚清100年译书总数的69.8%。据统计,仅1902-1904 翻译的533 种书籍中,日文原著就有321种,占译书总数的60.2%,英文原著89 种,占16.7%。
——摘编自王美英《中国阅读通史》
材料三:1919-1922翻译的部分俄国书籍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劳动者的觉悟》《上海厚生纱厂的湖南女工问题》《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
——摘编自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1860-1899年间到1900-1911年间翻译书籍类型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00-1911年间所翻译书籍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所翻译书籍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