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4年化学一模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题,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21-3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35-3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
1. 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 )A、铝 B、氯 C、铜 D、汞2. 保存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A、 B、 C、 D、3. 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A、吸附异味 B、杀菌消毒 C、过滤杂质 D、节能环保4.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细颗粒物5. 下列物质中含有硫酸根的是( )A、 B、 C、 D、6.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乙醇7. 将生石灰放入水中,上层清液的可能为( )A、0 B、4 C、7 D、138. 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天平 B、量筒 C、烧杯 D、漏斗9.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手留余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1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1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硫磺 D、铁丝12. 潜艇供氧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a B、Na2O C、Na2O2 D、NaOH13.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A、将固体燃料粉碎 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C、提供足量的氧气 D、提高燃烧的温度14. 向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C、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D、静置后试管中的混合物是溶液15.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氦气
活性炭
木炭
用途
干燥剂
保护气
冰箱除味剂
冶炼金属
性质
能与水反应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吸附性
可燃性
A、A B、B C、C D、D16. 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中至少含一种元素 B、化合物中至少含两种元素 C、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 D、混合物中至少含两种元素17.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列有关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A、B、
C、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
18.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组成,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黑火药爆炸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常用主要成分为的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中K元素的化合价是。(3)、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 , 由种元素组成,中约含有个原子。(4)、《咏石灰》“…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D装置收集 , 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若用E装置测量产生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2)、F中铂丝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过大,此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 A-C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制取二氧化碳至少需要消耗g碳酸钙?(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i.电解时,右端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填“a”“b”或“c”)处。
ii.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如农业上常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16%的含义为每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根据不同的需要,浓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如市售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 该浓度的含义为。
(3)、如图为的溶解度曲线。i.时的溶解度是水。
ii.若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 可采用方法提纯。
iii.已知X是或中的一种,某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X是 , 若使②和③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X的质量②③(填“>”“=”或“<”),请结合数据说明理由。
21. 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某班同学推测碳与氧化铜反应除了二氧化碳可能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探究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1)、甲组同学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D内均是足量澄清石灰水)i.A处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现象是。
ii.B处石灰水的作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i.D处出现现象,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2)、乙组同学用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加热固体混合物,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三所示。i.初始时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
ii.老师指出不一定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请分析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