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
1. 阿克苏苹果近年来成为消费者眼中的“明星果”,果农眼中的“致富果”。读右图,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 是( )A、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 B、阿克苏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C、这里的河流全靠降水补给 D、阿克苏市位于柴达木盆地(2)、阿克苏苹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铁路很发达,交通便利
②生产技术先进,销售市场大
③河流可以提供灌溉水源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读如下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甲反映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相对应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关于乙图中各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地处我国北方地区,那里的瓜果特别甜 B、②城市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属于东部季风区 C、③城市是上海,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D、④城市地处我国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
③人口基数大、增长迅猛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④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 2024年3月,某市公共自行车新增了“临时停车”功能,满足市民买菜、购物等需求。公共自行车的投放、使用已经成为各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交通方式的推广有利于( )①完善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
②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③方便人们出行,利于节能减排
④改善环境质量,体现以人为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下图介绍的是一种鳖虾稻共生的种养模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B、会引起食物链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C、全面推广种养模式,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D、可提高经济效益,但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6. 《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当时(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7. 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8. “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段材料反映了( )A、越南战争大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使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C、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9.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军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10. 比较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与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有( )①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地主不再拥有土地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已经过去67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行业比重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A、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发展社会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13. 下图中,一位老年妇女捧着她的“选民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14. 下图是画家王信于1954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15.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导致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6. 2024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毛泽东曾经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个号召当时适应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需要 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17. 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在《人民日报》标题中出现205次,但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标题中仅出现4次。且新增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体现了(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B、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 C、“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D、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18. 《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4日在第一版刊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问你下列观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一句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C、立即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9. 下图是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 B、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C、农村改革的目标实现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20. 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为经济特区,它的“特”体现在(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21. 如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①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D、开放众多内陆城市22. 1992年陪同邓小平南方考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他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这体现了( )A、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3. 某校同学在设计板报内容时选取了以下几个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这些内容的板报主题应该是( )A、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思想成果 B、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24.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铁人”精神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48分)
-
25. 甘味加持,热辣滚烫。近来“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在这背后是“蔬”写的共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省位于三大高原交界处,是高原夏菜的优质产区。这里种植夏菜品种超300种,营养物质含量高,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但是一旦遇到南方高温期到来较迟,蔬菜退市推迟的影响,甘肃夏菜将面临大范围滞销。
资料卡资料1: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西北高原上种植的冷凉蔬菜,适宜种植温度17C-25℃。在适宜温度内,气温越低,生产周期越长。
资料2:高温且湿度较高,昆虫繁殖量较大,相反则繁殖量较少。(1)、 描述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2)、 分析甘肃省夏菜“品种多、品质优”的自然条件。(3)、为避免甘肃省高原夏菜再次滞销,请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安邦定国立根基】
材料一: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多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请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该事件的历史影响。(2)、【敢叫天地换新颜】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
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如何让“天地换新颜”?
(3)、【而今迈步从头越】材料三:
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相关链接】
从工业化发展速度上看……重工业化的速度一直比农业、轻工业高出许多……从工业化的发展动力上看……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化主要是政府发动的,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计划性、强制性。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图表反映的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相关链接,说明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7. “春天的故事”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简述1978-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村走上“希望的田野”的原因。(2)、材料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摘自《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节选)注:歌词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摘自《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任选你感触最深刻的“一个春天",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凝练出一个共同主题。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梦”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023年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实现光明前景”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举措,论证“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