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2V 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4℃ C、一只完好粉笔的长度约为7cm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0g2.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上,安全用电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一定要接地线 C、家用电器因短路起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应检查并排除故障后才能闭合空气开关3.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有关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敲打鼓面时泡沫小球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图乙:抽气过程中,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 C、图丙:只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听见声音的音调不同 D、图丁:泡沫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 鲜花饼是云南昆明的特产美食,每年4月鲜花饼的上市早已成为昆明人共同的期待。下列对鲜花饼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上锅蒸花瓣时,锅内冒出大量的“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将制作好的花馅放入冰箱冷冻室冻硬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C、烘烤鲜花饼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鲜花饼的内能 D、刚出锅的鲜花饼温度很高,是因为鲜花饼含有的热量多5. 生活中许多场景都蕴含了物理知识,下列对图中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手距离核桃的位置越近就越省力 B、图乙:安全锤的锥形设计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丙:打年糕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图丁:工人为找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B两点,利用了连通器原理6.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随处可见,图所示选项中,能反映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原理的是( )A、 B、 C、 D、7. 2024年3月9日,飞行汽车在广州成功进行了历史性的首次试飞。飞行汽车集合了汽车和飞机的优点,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也可以垂直起降,在空中自由悬停和飞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飞行汽车垂直加速起飞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B、飞行汽车在空中悬停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C、飞行汽车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飞行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惯性力的作用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一块薄玻璃板和两支一模一样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实验器材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 B、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用蜡烛B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时,蜡烛B需要点燃 D、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蜡烛A的像大小与蜡烛A相同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D、电路中的总功率逐渐变小10. 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装有等体积的不同种液体,将装有适量细沙且密闭的瓶子先后置于甲、乙两容器中,瓶子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子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甲容器中装有的液体密度较大 C、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 D、瓶子两容器中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11~15题每小题2分,16题4分,共14分)
-
11. 榴莲上市的季节,远远就能闻到水果店里榴莲散发出的浓郁香味,这属于现象。玻璃上的小雨滴相遇时,能汇合成更大的水滴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12. 手摸静电球,形成如图所示“怒发冲冠”的景象,是因为相互排斥形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选填“纳米”“半导体”或“超导”)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13.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红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平衡,于是她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小红的错误之处是;纠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的质量是g。14. 某物理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移动光屏始终无法得到蜡焰的像,取下光屏,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选填“虚”或“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15.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92kg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3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2%,则动滑轮重为N,拉力F的功率为W。16. 随着人类对月球了解的深入,一些科学家预言:月球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设想,月球正面太阳辐射强度达到地球的200倍,可克服在地球上受天气影响等缺点,在月球上建造太阳能电站。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3.84108m,太阳能电站产生的电能,可通过微波转换器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再由微波发射天线将能量传输到地面,如图所示。由于月球表面土壤的比热容较小,昼夜温差可达310℃,所以月球上的建造工作主要由地球上的操作人员远程操控机器人来完成。(1)、太阳发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太阳能电站产生的电能是通过传输到地球的;(2)、由于月球表面土壤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较;(3)、从月球发出的微波信号,需经s到达地球。(微波的传播速度取3.0108m/s)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小问2分,共4分)
-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在玻璃砖中大致的折射光线。18. 请根据图中小磁针N极的指向,用箭头标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和电源右端的极性。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4分,第20题8分,第21题4分,共24分)
-
19. 如图1所示,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所受力的大小;(2)、对比图1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的一定时,越大,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图1两图,可得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上述实验过程中的物理研究方法主要是;(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实际很难做到让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在此情况下,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选填“变化”或“不变”)的;(5)、如图2所示,吸盘大小不同的两个挂钩,排尽空气“粘贴”在同一墙壁上,要想拉动挂钩沿竖直墙壁下滑,挂钩乙需要的拉力更大,这是因为挂钩乙比挂钩甲受到的较大,导致摩擦力大的缘故。20.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装置应该遵循(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固体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若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为10g,比热容是1.2103J/(kg·℃),将该固体从图丙所示的A点加热至B点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21. 小敏和小东用小灯泡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1)、图甲中要测量L1两端电压,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电压表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电压表;处理好问题后,用电压表分别测ab、cd、ad间的电压,每次拆接电压表时,开关应处于状态;(3)、小东用电压表测出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得: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用表中字母表示);
实验次数
电路两端电压U/V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1
2.8
1.4
1.4
2
2.8
1.1
1.7
3
2.9
2.1
0.8
(4)、如图甲所示,小东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之后,(选填“能”或“不能”)只将电压表接a点的导线改接到d点测L2两端的电压,理由是;(5)、小东将电压表并接在如图丙所示电路中的ab、cd和ad两端,测出一组数据后得出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小敏说这样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6)、细心的小敏发现,将同一只小灯泡分别接入图甲、丙两电路中的亮度不同,你认为小灯泡接在(选填“甲”或“丙”)电路中会更亮些。22. 运动会结束后,几个参加投掷铅球比赛的同学聚在一起发表自己的实战感悟。同学们认为:(1)投掷铅球的远近可能与投掷时的速度有关;(2)投掷铅球的远近可能与投掷时的角度有关。讨论结束后,同学们合力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来模拟铅球的投掷过程,如图所示,它不仅能通过控制弹射器内弹簧的压缩程度来控制小球的投掷速度,而且投掷角度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为了探究“投掷铅球的远近与投掷时的角度是否有关”,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小球的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调整小球弹射器 , 然后 , 如果观察到 , 说明投掷铅球的远近与投掷时的角度有关。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1=12Ω,R2=18Ω,当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1)、电源电压U;(2)、再将开关S1闭合,电流表示数为多大?(3)、通电1min,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多大?24. 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9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内的水深h1=10cm。现将一质地均匀且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缓慢放入水中,当物块在水中静止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齐平,如图所示,此时容器内水深h2=15cm,物块的排水量为0.45kg,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103Pa,整个过程中容器内的水未溢出。(水=1.0103kg/m3)求:(1)、未放入物块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物块静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长方体物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