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共21分)
-
1. 班级拟开展“致敬英雄,爱我中华”的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演讲词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一】
家国情怀,英雄情结,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读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热情澎湃的爱国热情;读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坚强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革命气概;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东北青年对国土沦丧( )的悲痛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诵读这些作品,能够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贞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 xìn( )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唱着响彻云宵的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越过关山险隘,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真可谓是,
____,____。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发扬和继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1)、读文段【一】【二】,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沦丧( ) 挑xìn( )
(2)、文段【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一】【二】中画波浪线的词语。眷恋:
前仆后继: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内容填在横线上,使演讲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①保家卫国扬浩气②坚持信仰勇担当③丹心碧血铸中华④铸就辉煌中国梦
(5)、文段【二】划横线的句子是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B、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发扬和继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C、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发扬和继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 D、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以炽热情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2.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虽身处漏雨茅屋,仍希望温暖天下寒士,使他们真笑颜开的济世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宜归京》
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情,言尽而意无穷。
,
。
《赤壁》
反说其事,以小见大,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含蓄表达了兴亡之感,反映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
。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
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
,
。
秋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诗人自问自答,表现出不畏世俗眼光,以英雄的豪迈气概自勉。
?
。
二、阅读(共39分)
-
3. 现代文阅读Ⅰ
央视发布的2024龙年春晚主标识和吉祥物在第一时间登上了微博热搜,也引起了小语的关注,为此他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古代先人把龙当作图腾来敬畏和崇拜,以求云雨,润泽万物。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更迭,龙开始兼具强烈的政治意义。而后,龙马精神、笔走龙蛇等衍生词的出现,又赋予了龙文化独特的审美旨趣。传统的中国龙,凝结古人智慧,承载民族信仰,精神底蕴丰厚。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
【材料二】
十二生肖中,唯有龙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形象。它在国人眼中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是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瑞符。古语有云:“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它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鹿角象征长寿、牛耳象征名列魁首、前额高耸象征聪明智慧、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
【材料三】
【材料四】
甲辰龙年是不是可以再次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理念,来呈现春晚的主标识?
顾永江及团队开始寻找适合承载龙年气象的字,“有没有两条龙”三条龙这样的字?一经搜索居然真有,当时就特别地兴奋。它(“龘”字)的读音也很好,念dá;含义也很好,就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很能代表我们当今时代。”顾永江接着说道:“龘'字由三条龍'组成,三是虚数,往往表众多,可以理解为所有龙的传人一起腾飞。”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的创作灵感落地后,顾永江又设计了几个版本,最终导演组选定了以“九叠篆”作为美学符号的设计方向。所谓"”就是笔画在结构上的装饰性转折、均分,印文刻制可分为五叠、六叠、七叠......“儿是数之终”统称九叠篆。龙年主标识设计最终呈现足有十八叠之多。
顾永江把金字拓宽,压缩留白,红底填充进去,张力瞬间拉满,就好像是民族的血脉。“我甚至感觉到有血液奔涌,流淌过百转千回,融进了这个'龘'字。有那么一刹那,我想到了我们的民族,也曾饱受屈辱,但始终百折不挠。”顾永江又发现,这个图形经过线条粗细的处理以后,很像一个“芯片”,就再度强化了这一意象,让其呈现出金属光泽度。“从九叠篆到中国芯,用传统与科技镌刻出龙的民族崛起的密码,是古老华夏的九曲龙吟,是欣欣家国的时代烙印。”
(节选自《央视文艺》公众号有删改)
【材料五】
①那么,“龙辰辰”的设计灵感又来自哪里?这也要从“头”到“尾”说起。
②“龙辰辰”的鼻子参考了绿松石龙形器鼻子的外形特征。绿松石龙形器巨头蜷尾,鼻头突出,身躯起伏有致,仿佛正在蓄力向天腾跃,形象鲜活生动,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代表性实物。
③“龙辰辰”眉、肩的灵感来源云纹铜禁。云纹铜禁出土于河南浙川下寺春秋楚墓,它的主人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子,器物本身处处彰显着“大国制造”的实力。粗细不一的铜梗如编织中国结一般筑成铜禁禁体的朵朵“云彩”,展现了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魅力。铜禁禁体四周的l2条龙形兽,昂首吐舌,挺胸凹腰,器物造型奇特,工艺复杂精湛,被专家认为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失蜡法大型铸件。
④“龙辰辰”取何尊上云雷纹浮雕作为“龙辰辰”腹部标志性纹饰,将青铜礼器何尊上的扉棱解构为龙脊结构,以符号化表意“中国龙”的厚重历史。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尊体上篆刻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这里的“中国”意思是“国家的中心”。
⑤“龙辰辰”鳍的灵感来源鎏金走龙。鎏金走龙背脊呈锯齿状,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画鱼鳞纹,是一条器宇轩昂的“小细龙”,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息。以鎏金走龙的脊背和尾脊作为“龙辰辰”鳍的灵感来源,结合龙鳞延至龙尾,展现出神性与飘逸之感。
⑥“龙辰辰”爪的灵感则来源九龙壁。九龙壁属于古建筑照壁的一种,古时也称“隐壁”,用来界定空间范围,防止院内景象被一览无余。我国现存著名的九龙壁有三座,分别在北京故宫、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其中,北京故宫九龙壁级别最高,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是唯一一处双面九龙壁。北京故宫和北海公园两座九龙壁上的龙均为五爪,“龙辰辰”的五爪也源自于此。
⑦此外,“龙辰辰”的配色进取大然、炽、颜霞、玉瓶、春辰等中国传统色。“赖霞拂朝,苍烟懵夕”霞色代表了红色的云霞,代表旭日初升时霞光万丈的青春色彩。春辰是冰雪初融,草木萌动的颜色,它所属的青绿色系正是东方青龙的代表色。青龙是中国古代天文四象之一,代表着春天、希望和生长,也赋予了“龙辰辰”冬去春来、辞旧迎新的蓬勃生机。
⑧集众多国宝于一身的“龙辰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灵动之美和雅正之气。
(节选自《央视新闻》公众号,有删改)
(1)、小语将以上材料进行整理,准备向爷爷奶奶解说主标识。以下解说与材料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主标识的图案是一个“凝”字,由三条“龍”组成。“三”是虚数,往往表众多,因为寓意所有龙的传人一起腾飞,所以被定为春晚主标识的主视觉符号。 B、主标识的图案设计为“九叠篆”,“龍”就是笔画在结构上的装饰性转折、均分,因“九是数之终”,所以将每个“龍”字折叠九处,“龍”字最终足有十八叠之多。 C、设计者进行了金字拓宽、压缩留白处理,用红底填充之后,再对线条粗细处理,这样主标识的图案看起来就很像一个“芯片”,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D、主标识的红底象征民族的血脉,奔腾汹涌,流淌过百转千回,融进了这个“龍”字,寓意我们的民族,虽然曾饱受屈辱,但是始终百折不挠。(2)、小文看了小语收集的材料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分析最正确的是( )A、传统的中国龙凝结古人智慧,承载民族信仰。龙由图腾崇拜到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意义和独特的审美旨趣,一直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 B、龙不是真实存在的,是智慧的先民选取不同动物的各个部分,分别赋予其特定的寓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吉祥形象,是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瑞符。 C、顾永江设计的龙年春晚主标识在寓意上更侧重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精神的赞美和祖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强大的自豪之感。 D、“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西周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上,尊体上刻铭文“宅兹中国”中,这意味着“中国龙”有着厚重的历史。(3)、学习了以上材料后,小语对标识和吉祥物的设计颇有心得。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他归纳总结设计标识或吉祥物的三点要诀。4. 现代文阅读Ⅱ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等。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
②母亲不喜欢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对花感到了好奇。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
④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对种花感兴趣,阳台上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但没有见到过“人脸花”,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 , 虔诚增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每到年前母亲总会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时,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满了一朵朵“人脸花”。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对于种花,母亲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文中的词语回答。
①——好感——②——③(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①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你如何理解这种"感伤又幸福”?)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4)、许多花都有美好的花语,如菊花的花语是“隐逸”,牡丹花的花语是“富贵”,莲花的花语是“君子”。本文中"人脸花”的花语是什么?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5. 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是词牌名,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率军抗击外敌期间所作。 B、“千骑卷平冈”,极言场面之大、速度之快、气势之盛,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是作者行为“狂”的具体表现。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作者因未受朝廷重用,不能建功立业,而心中愤懑不平。 D、这首词的上片虚写出猎,下片实写请战,由虚而实,抒发作者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豪迈胸襟抱负。(2)、这首词中,作者有两次挽弓射箭的动作,一“射虎”,一“射天狼”,分别有什么含义?6. 文言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①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②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③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④仲永环谒⑤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释】①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②文理:文采和道理。③稍稍:渐渐。④扳:同“攀”:牵,引。⑤环谒:四处拜访。⑥泯然:消失的样子。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B、无从致书以观 或以钱币乞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D、于舅家见之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及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余幼时即嗜学”一句中的“嗜”指特别的爱好,引出下文“我”之所以抄书、求师正是因为"我热爱读书”。 B、【乙】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甲】文中的“我”是一个勤奋、好学、恭敬虔诚的人;【乙】文中的方仲永是一个少时天资过人,才华横溢,长大后平庸无奇的人。 D、你要写一篇谈学习的演讲稿,【甲】【乙】两文的事例均可作为支撑"学习促进我成才”这一观点的正面材料。(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加冠,益蒜条贤之逝。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大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以划波浪线句子为例,简要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
(5)、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两文带给你哪些启示?三、综合(共10分)
-
7. 热情如火,歌似泉鸣,这是我们的“三月三”。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你所在的学校开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制名片】你外地的好朋友来广西旅游,请你参照示例,选择一种广西特有美食,制作美食名片向他推荐。
【示例】美食:艾糕
推荐语:清香独特,口感柔软、爽滑,具有保健作用。
美食: 。
推荐语: 。
(2)、【说民俗】壮乡民俗说起壮乡民俗,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月三”的敬酒了,此次“壮乡寻美之旅”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真正的壮乡酒文化,如:交臂酒喝出了壮乡人的热情好客;婚聘的“八字酒”是对新人的祝福.......小语发现“酒”在名著中频频出现,作用颇大。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填写下面表格。名著
与酒有关的人物、事件
故事结果
探究发现
《骆驼祥子》
虎妞用酒灌醉祥子,后来又谎称有孕
①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小语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两个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④
《三国演义》
②
加深曹操和刘备之间的相互了解,预示两人未来的敌对关系走向。
③
宋江酒后题诗抒胸怀大志
被人说成反诗,被迫上了梁山
(3)、【论文化】今年广西“三月三”宣传片“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在微博、抖音等网络媒体发布,积累点击量达数百万。大家都在积极宣传着我们的民族节日“三月三”,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声音,认为“三月三”这样的节日是广西本地节日,没有什么影响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宣传,请你围绕“民族文化传播”话题,针对以上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四、写作(共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不如好好欣赏一秒迷迷糊糊的浪漫,只要一觉醒来,床单洒满阳光的温暖,不去想,不必想,不用急急忙忙说一个答案,笑一笑就灿烂,唱一句歌就舒展,收集一点一滴小美满都是幸福的花样”是电影《热辣滚烫》中的歌曲《小美满》。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事、物,他们都给我们带来许多幸福的感受,哪些是独属于你的小美满呢?
请以“小美满”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把题目眷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 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