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4月)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它是继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它指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2. 大运河的开通,使南方的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北方,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材料表明大运河的修建( )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C、推动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使人民付出沉重代价
  • 3. 以下示意图反映的是A制度的作用。A处的制度应当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4. 下列表格反映的是唐朝( )

    李渊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建立唐朝→贞观之治→政启开元→开元盛世

    A、初步建立 B、走向强盛 C、盛极而衰 D、进入晚期
  • 5. 开元四年,唐玄宗召见新任地方官,亲自出题考查他们治国安邦的能力,结果有45人因为不合格而被撤职。由此可见,唐玄宗( )
    A、统治残酷 B、虚心纳谏 C、注重教育 D、重视吏治
  • 6. 在研究唐朝历史时,“诗史互证”是一种常用方法。以下能印证制瓷手工业成就的是( )
    A、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B、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7. 考古实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实物史料最能够印证唐朝( )

    秘色瓷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开元通宝

    A、经济的繁荣 B、民族的平等 C、外交的活跃 D、文学的灿烂
  • 8. 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安置其部落,那时入朝为官的突厥首领,先后有几百人。唐太宗的做法( )
    A、利于民族交融 B、降低官员素质 C、改变选官制度 D、消除边疆危机
  • 9. 右图为身着胡装的唐朝女性,服饰紧身窄袖,呈现出与中原不同的别样风格。这反映唐朝( )

    A、政局稳定 B、民风奢侈 C、风气开放 D、艺术灿烂
  • 10. 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唐朝的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以上史实表明唐朝( )
    A、重视民族交融 B、实行开放政策 C、意图控制新罗 D、交往国家单一
  • 11. 玄奘从天竺取经成功后,返回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奉唐太宗之命将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这反映了( )
    A、文化的双向交流 B、典籍的等价交换 C、中日地位的平等 D、道家学说的复兴
  • 12. 右图所示是“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该面具是在古希腊“酒神”面具基础上演化形成的,唐代戏剧演员表演时佩戴,后被遣唐使带回日本收藏。这表明当时( )

    A、日本文化东西合璧 B、唐朝艺术兼收并蓄 C、中外戏剧一脉相承 D、东西交流已经中断
  • 13. 杜甫在《垂老别》(写于759年)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中景象反映的是唐朝( )
    A、初建时期的统一战争 B、鼎盛时期对外作战 C、安史之乱导致的惨状 D、后期藩镇割据混战
  • 14. 下列资料卡片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信息归纳。该人物是( )

    A、黄巢 B、赵匡胤 C、朱温 D、宋太宗
  • 15. 宋太祖评说一个历史时期时说;“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总共换了八个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他评说的是( )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B、五代十国政权更替频繁 C、北宋初年武将专权 D、北宋经过战争统一全国
  • 16. 北宋禁军(中央军)数量多,力量强,厢军(地方军)数量少,待遇差。这一举措( )
    A、杜绝了武将专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体现了重文轻武 D、增强了军事实力
  • 17.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北宋初年出席曲宴的多是武将,从宋太宗开始宴请的更多是宰相和文学侍从官员,武将销声匿迹。这反映了宋朝( )
    A、边疆平安无事 B、中央集权强化 C、科举制度完善 D、崇文倾向明显
  • 18. 下列示意图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 )

    A、取消了重文轻武 B、增加科举名额 C、王安石实行变法 D、发展文教事业
  • 19. 宋辽时期,辽人自称“中国”。后来金人进入中原,也自称“中国”。辽、金、宋都以“中国”主人翁自居,并且承认对方政权也是“中国”。这则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 )
    A、民族习俗 B、人口流动 C、国家认同 D、政权矛盾
  • 20.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而且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这说明各政权之间( )
    A、经济互补性强 B、军事斗争不断 C、习俗无法融合 D、矛盾已经消除
  • 21. 泉州考古发现的一艘南宋远洋货船,长达二十几米,容积巨大。而且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强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可以一次载重200吨货物。据此可知,南宋( )
    A、指南针普遍使用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外贸交易量很大 D、交往国家数量很多
  • 22. 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项目式学习,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成熟 C、育秧技术的提高 D、唐宋农业的发展
  • 23. 毛泽东的词里称铁木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功绩属于“一代天骄”的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统一全国 D、设置行省
  • 24. 下列表格是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知识归纳。其意在强调民族交融( )

    类别

    内容

    汉化改革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都进行了汉化改革

    战争碰撞

    战争使各民族政权在碰撞中增进交往,促进民族交融

    和平交往

    和议迎来和平,促进关系交往、文化交流,榷场促进经济互补发展

    中外融合

    元朝统一后,诞生回族——外来民族与本土民族融合的新民族

    A、类型多样 B、混乱无序 C、过程残酷 D、曲折反复
  • 25. 忽必烈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反对将土地变为“牧地”,主张“劝农桑以富民”。这种做法( )
    A、阻碍农业发展 B、延缓统一进程 C、利于民族交融 D、改变经济结构
  • 26. 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直属于中央政府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吐蕃”指的是现在的( )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蒙古
  • 27. 下图是关于行省的信息。由此可见,行省划界旨在( )

    A、便利交流 B、控制地方 C、发展交通 D、互补经济
  • 28. 话本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以白话替代文言,成为普通百姓能听懂的文学形式。这表明话本( )
    A、日益平民化 B、批判性很强 C、文学性下降 D、已达到巅峰
  • 29. 宋朝诞生了一部重要史书。该书是为了借鉴往事,有资于政治,为统治者通览一千多年以来的历史、总结成败得失提供方便。这部史书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史》 D、《齐民要术》
  • 30. 《窦娥冤》写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该作品的作者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关汉卿 D、郑光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时代特征是对一段历史整体风貌的概括,有助于宏观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能够反映盛唐时代风貌的诗句

    作者

    篇目

    诗句

    王维

    少年行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王昌龄

    少年行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李白

    侠客行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材料二 宋元时期研究资料分类表

    第一组:人物篇

    第二组:器物篇

    第三组:地图篇

    苏轼

    交子铜版

    北宋开封商业区分布图

    司马光

    罗盘针

    元朝疆域图

    忽必烈

    宣政院印

    宋元科技外传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盛唐时期的时代风貌。
    (2)、从材料二中任选至少两个素材,说明这些素材反映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32. 文体活动可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大力倡导开明政策、实施对外开放,广泛交往其周边异族少数民族或国家(地区),使唐朝体育发展出现了中国古代体育从战国至两汉以后的第三次高潮。唐朝尤以马球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更具其特色。这种运动可以通过打球来提高骑兵技术,有利于骑兵应战,具有军事实用性。

    ——整理自李金梅主编《中国马球史研究》

    材料二 文物反映的唐代到元代重要文体活动

    文物

    名称

    ①唐代打马球俑

    ②宋代蹴鞠铜镜

    ③元代杂剧陶俑

    简介

    骑手头扎幞头,左手持缰,伏身马背,双膝紧夹马身,右手似挥球杖,马在疾驰。

    铜镜背面的纹饰,呈现了青年女子在花园里踢球的情景。

    元杂居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吹笛、击节板、舞蹈等节目。

    活动的参与者

    皇室、贵族、军队

    皇室、贵族、士兵、城市市民

    杂剧演员、城市市民、乡村农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马球运动的特点,并概括促进唐朝体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唐代到元代文体活动的发展趋势。
    (3)、根据下表中史料分类标准,指出材料二中的三组文物属于哪种史料?仅凭这些文物史料来研究宋元文体活动,有何不足?

    史料类别

    释义

    一手史料

    指直接或接近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二手史料

    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 33. 历史研究中,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方法,往往能够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经济重心、城市格局、时间格局对比表

    类别

    唐朝

    宋朝

    经济重心

    城市格局

    时间格局

    唐律规定:夜晚实行宵禁(不得上街)。违反“宵禁”的叫作“犯夜”,如果“犯夜”的,处以20鞭的鞭打。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宋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唐诗发展而来的。相比于唐诗,宋诗的特点有:(一)在题材方面,宋诗写各种琐碎细事,趋向世俗化,更为平易近人,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而不像唐诗那样浪漫传奇;(二)从美学角度来看,宋诗说理较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层思考,诗味不如唐诗。

    ——整理自张炯等《中国诗歌史(上)》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个类别,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与唐代有何变化?要求:写清类别,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宋诗相比于唐诗是进步还是退步?说明理由。(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诗歌发展的因素。